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刘建芝]当代文化建设的困难和可能性(2)


    我们身边有无数例子,导向庶民视角的历史叙述。在日本,现代化的一个大型建设是兴建新机场。东京的成田机场在一九六六年宣布动工,一直受到当地农民的抵抗;农民面对政府的换地高价,毫不动容。成田机场农民斗争中,出了很多农民诗人、哲学家。有一位说,土地不是田地,田地可被分割成一块一块,被拥有、被交易,但这是非常不对的。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只有泥土,泥土里有我们祖先的汗水,有我们祖先的记忆,我们不能让泥土被混凝土覆盖,变成机场跑道,我们要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斗争坚持了几十年,今天,日本政府正式放弃了成田机场的扩建。在泰国,有一个城市贫民、渔民、农民组成的“穷人议会”,他们说,很多有钱人是非常不光彩的,我们穷,但有尊严,我们不以贫穷为耻辱,但是要结束压迫穷人的不公社会制度。
    在现在的全球脉络里,因应着严峻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食物危机、生态危机。民间运动提出的文化重建,较多强调地球与人类的存亡,已非一国之事;主张以妇女、农民、原住民、少数族裔等弱势、边缘群体的位置为基础,揭露和扭转当代主流的资本全球化、资源掠夺全球化、社会和生态灾难全球化的弱肉强食的强者逻辑,复兴和扩大底层、庶民中仍零碎存在的不计较付出、奉献的文化价值,弘扬互助经济、村社经济、睦邻关系、敬老扶幼、爱护自然等实践,重新让人看到希望所在,重新让人实践这种人的价值。
    王晓明老师说了一句很朴素的话,但是我觉得说这句话是多么的难。他说,人剥削人是不该存在的。这句话非常简单,但是可能这种情怀、这种价值观,对于现在拥抱主流社会价值的许多人来说,已经久违了。但我还是希望,人剥削人不该存在这种最基本的信念,能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叙述与文化重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