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刘悦笛]当代哈佛汉学家的“中国观”(2)


    然而,在《哈佛看中国》当中的绝大多数的受访问者,却显露出对于中国的多元化的理解,这意味着,中国的文化和学术是一种“复数”的综合性存在而非“单数”的统一性存在。这种“多元化的意识”,是笔者在阅读相关部分的最深切感受。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田晓菲教授在《文化的传承需要世界眼光》的访谈当中,就直接声明:传统中国文化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的东西,她非常反对那种认定中国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传统说法,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充满了矛盾的价值观的文化。在这个意义上,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做着不同的贡献,无论是欧立德(Mark C .Elliott)教授从拒绝“满族被完全汉化”的角度出发对于满族史的考察,还是柯文(Paul A . C ohen)教授对于中国文化的“区域性”分殊与差异的关注,都显露出这种多元意识甚至是边缘意识。这也就是黄万盛教授所强调的“文明对话”的观点,他认为,中华民俗起码有四个价值资源,比自由、平等和民主更为重要:“安全”是存在,“公益”是社会结构,“信赖”是伦理原则,“学习”才是超越的存在。从比较的视角来看,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副主任薛龙(RonaldSuleski)教授甚至在《植根于传统的文化创新》的访谈中认为,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是更为接近的,这是因为,它们同样是宽松、开放、多样并且多变。虽然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很多差别,但是相比较日本而言,中国文化更接近美国文化。
    “复合整体性”的中国政治与历史
    其次,《哈佛看中国》让我们通过哈佛视角看到了“复合整体性”的中国政治与历史。正如著名中国史学家包弼德(Peter K . Bol)在《在细微处观察中国历史》的访谈中所认为的那样,现在所用的中国是“China”的意思,而不是中央国家的意思,20世纪“China”的意义已经不同于古代“China”的涵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历史的变动性,政治体制也由此呈现出一种复合型的结构。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主任、美国著名东亚问题专家傅高义(EzraF .V ogel)坚持认为,外来观者质疑中国发展道路是“姓资”还是“姓社”仍有争议,但主义只是意识形态问题,只要中国坚持公有制就不必强调姓资姓社问题,我们都知道,这场资社论争恰恰成为过中国改革开放的瓶颈。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事务教授托尼·赛奇更多看到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统一性,他认为,中国社会目前的急切任务是找到一种“黏合剂”,就像基督教、天主教发挥同样作用那样,但是中国这个非宗教的国家仍需要找到使得整个社会“整合”起来的东西。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华琛(Jam esL .W atson)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看待中国的政治和历史。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的国家政府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经过了“帝国时期”、“民国时期”、“毛泽东时期”和“改革以来”的不同阶段,但是却保持了民众对于“中国人”的身份和统一的中国文化的“认同”。从空间上来看,中国地大物博、广袤多样,这被华琛生动地比喻为一床五光十色的“百衲被”。当然,这种时间与空间结构是相互融合的,美国汉学家们既看到了中国政治与文化的复合性,又将它们视为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前院长约瑟夫·奈(JosephS.N ye)的观点最为引人注目,他在《中国的软实力与对外交往》的访谈当中,盛赞了中国在文化上、政策上抑或价值观念上正在形成巨大的“软实力”的吸引力,这是顺应了从早期军工时代靠“硬实力”向后工业时代靠“软实力”治理的模式的转轨。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的发展只靠“软实力”就足矣了,关键是有效结合硬软实力从而形成一种“智能实力”,这对于中国和平崛起时代打“软实力”这张牌的路线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复调发展式”的中国经济与社会
    最后,《哈佛看中国》让我们通过哈佛视角看到了“复调发展式”的中国经济与社会。这种“复调式”的发展,首先就在于与外部的关系,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处于“全球多元发展”的境遇当中。世界著名国际经济问题专家理查德·库珀(R ichardN . Cooper)就认为,经济问题并不是“彼与此”的关系,而是“并且”的关系,所以,在这种相关密切关联和互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体所发生的事情将影响到世界各地。库珀教授对于中国的建议是,面对危机要尽量,但是并不是过于谨慎地藉“越管越多”来避免危机,通过危机还可以改善中国的监管体制。但更多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还是关注中国近期的发展,他们都称赞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转型,连续30年取得了年均9.8%的增长率,与此同时还避免了前苏联与东欧社会的政治风波。
    总而言之,张冠梓主编的《哈佛看中国》对于呈现当代活跃的哈佛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所提出的当下“中国观”,具有两种功能:一个功能就是“按图索骥”,通过他们提供的路线图,读者可以自己找到相关的研究线索;另一个功能则是“画龙点睛”,通过与他们直接面对面的对谈,读者可以从哈佛教授的娓娓道来当中把握到“中国观”的精髓所在。这便是《哈佛看中国》访谈录的主要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