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书:序《神话与历史》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05 商务印书馆网站 王敦书 参加讨论
小时候,喜欢听大人讲神话故事,尤其是希腊神话,因为它特别绚丽多彩,引人入胜。及长,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听胡钟达师讲授世界古代史,他对《荷马史诗》讲得非常生动,全班同学都为之神往。但是,我真正对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进行研究,那是三十年后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开设世界古代史和古希腊史课程,特别是1983年在希腊雅典研修访学之际。回国后,先后发表《荷马史诗和特洛伊战争》和《古希腊“英雄时代”辨析》两篇文章,从此与希腊神话和爱琴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神话的本质和希腊神话的重要地位做出了极其精辟的经典性的论述。他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在对神话做出总的阐明后,他进一步说:“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此外,他还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而希腊艺术和史诗“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113~114页) 然而,马克思的论述只是一些原则性的指示,要真正了解希腊神话是如何“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的,或者从另一方面说,希腊神话所包含的“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那就需要学者们对希腊神话进行认真而具体的研究来得出了。不同领域的学者,在研究希腊神话时其侧重面和采撷点会略有不同。譬如,神话学家也许更着重于追索考订神话的源流发展,以及对神话的内容与寓意的解读和诠释。社会学家、民俗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可能偏向于注重其中反映的远古社会生活和民情风俗习惯。宗教学家会集中于探求神话所包含的宗教思想与崇拜仪式。文学家则寄情于欣赏口头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和史诗创作的艺术特征与风格。而历史学家却倾注于从中寻求历史往事的蛛丝马迹和真实因素。 早在上世纪前半叶,希腊神话故事就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前辈文化名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功不可没。他们的作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得到了修订和再版。例如,楚图南译德国斯威布著《希腊神话和传说》(上、下卷),该书对希腊神话做了全面、系统和详细的叙述。周作人对托名为公元前2世纪希腊学者阿波罗多洛斯的作品Bibliotheca(周译《希腊神话》,或译《书库》、《书藏》、《文库》)及Epitome(周译《节本》,或译《神话摘要》)进行了翻译,并加上注解,深见功力。卢剑波则将Cottrell撰写的The Bull of Minos(《米诺的公牛》)译成中文,取名《爱琴文明探源》。该书生动地介绍了谢里曼和伊文思发现爱琴文明的经过,带有史话色彩。但是,这些多为翻译之作,主要是对希腊神话内容的介绍和说明。从史学界来说,将希腊神话传说和希腊远古历史以及考古发现材料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全面和深入研究的佳作尚不多见,专著更为缺乏。令人高兴的是,商务印书馆即将出版王以欣博士所著《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博士论文《英雄神话与上古希腊历史》的修订本)一书,这是一部能填补我国本领域学术空白的力作。 该书实际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论,包括第1~3章,从整体上对英雄与英雄崇拜、英雄史诗与“英雄时代”,以及神话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各个学派进行系统的考察。第二部分是专论,包括第4~12章,具体地对希腊神话中最为重要并具典型意义的若干英雄传说,按地区、人物和事件分别展开个案剖析。例如,关于忒拜地区卡德谟斯、俄狄浦斯和忒拜战争的传说;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关于阿提卡地区雅典早期诸王、雅典土生神话和忒修斯的传说;关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赫拉克勒斯子孙回归的传说,等等。 该书的优点和特色,可以说是既扎实严谨又开拓创新。所谓扎实严谨,就是指作者广泛而丰富地搜集、研究和使用了古代希腊的原始文献,以及现代考古发现的最新资料;同时又大量参阅国际学者的有关专著与学术论文,尽量吸取前人和当代的研究成果,充分考虑各家的不同见解,力求叙事立论字字句句都有根据和出处,不作空论和妄加猜测。这一点从全书正文内的注释和书末的参考书目皆可看出。所谓开拓创新,就是指作者视野开阔,采取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将历史学、考古学、神话学、语言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融会贯通,在扎实严谨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独立思考,通过宏观的整体综合和微观的具体分析,剥开希腊英雄传说的神秘外衣,揭示其中包含的历史真实因素、社会生活信息、精神文化涵义和社会政治功能。这里仅举一例。特洛伊战争乃举世瞩目的千古之谜,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讨论的热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在第7、8章中对特洛伊战争的历史真实性和神话学研究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缜密的探究,提出了自己的颇为精辟的看法和意见,成一家之言,堪与国际学者媲美。 王以欣君原为南开大学物理系1985年本科毕业生,但他热爱古代希腊的历史与文化,决心改弦易辙,另起炉灶,踏上新的文化征途。198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成为世界上古中古史专业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1年毕业留系任教,讲授世界上古史、古代希腊的神话与宗教、古希腊青铜时代的历史与文化等多门课程,并参加我名下的希腊神话与爱琴文明的国家社科研究项目。1998年,他再接再厉精益求精,经过考试攻读古希腊罗马史研究方向的在职博士生。2001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在著名的爱希莫连古典博物馆访学一年,潜心研究希腊的英雄传说和远古历史,更利用波德利安图书馆之极佳条件,广泛搜集有关资料。返国后继续埋首书城,废寝忘食地刻苦钻研和专心写作,终于2004年荣获历史学博土学位。在此之前,他已出版《寻找迷宫——神话、考古和米诺文明》专著一部,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和《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发表《克诺索斯“迷宫”与克里特的“王权”》等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一书是王以欣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修订本,更是他磨剑十五年,苦心孤诣地探索希腊神话与爱琴文明的结晶和成果。同时,我们应感谢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使这部纯学术性的专著得以及时问世。 敦书已达古稀之龄,在从教50年之际,告老退休。回首前尘往事,历经坎坷,艰苦备尝,不胜感慨。幸赖改革开放,拨乱反正,1979年后始得正式从事世界古代史和古希腊罗马史教学研究工作。孟子曰:“君子有三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书也不才,乏善可陈。然忠诚教育事业,献身史学研究,当今国内希腊史后起之秀,大半皆出自鄙人门下,至足乐也! 2003年5月,中国世界上古史前辈大师林志纯(笔名日知)先生,以93岁的高龄,亲笔为拙著《贻书堂史集》题词二则: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出自《论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大学》) 勉励敦书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创新前进。我当遵循林老的训导,与王以欣博士和读者诸君共勉。 王敦书 2005年9月10日教师节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孙建君]燕赵大地的“文化植被”
- 下一篇:[宋德金]东北地域文化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