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刘锡诚]在民间文学的园地里(3)


    2002年,冯骥才先生发动了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继而国家文化部于2003年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接轨,改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始进入中国官方文件和学坛。民间文学以及民俗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繁荣时机,同时,也向民间文学学科和民俗学学科提出了挑战和问题。譬如,文化理念的转换与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学或民俗学在观念上的异同,历史观与价值观的一致性与矛盾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命运,保护政策与保护实践,等等。这些,对于向来龟缩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的中国民俗学界来说,无疑都是一些新的问题,也是面临一次世纪性的考验。作为一个老民间文学工作者,我相继被聘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民协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自觉地打破了惯常的生活,走出书斋,应召参与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的编写与统稿定稿,参加了一些学术性的评审、咨询、辅导、督察工作以及相关的学术会议,也撰写了若干篇与保护的实际工作有关的或纯属理论探讨性的文章,内容主要是民间文学普查、特性、申报、保护、传承与传承人等诸方面。略有些影响的是《传承与传承人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以及《新世纪民间文学普查与保护问题》等篇什,因为这些论题与国情、与实际保护工作息息相关,而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田野经验和理论探讨做了一些思考。近期我已把近几年来所写的这些论文,仿照中国文联出版社为我出版的《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辑为一本自选集《非物质遗产:理论与实践》,或可为广大“非遗”战线的文化工作者与民间文艺专业学者们参阅与指正。在我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学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互有异同,尽管二者的要义都是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希图留住中华文化的根脉。但要使“非遗”进入中国官方的学科目录,前面的路还漫漫系其修远,还要靠政府主管者和学者们各自做更多的努力。
    在我余年的时间表上,民间文学的研究,也许还会持续一个短时间。至于还能写出什么东西来,只有上帝知道了。
    2009年元月20日于北京安外东河沿寓所
    主要著述有:
    (一)著述、翻译:
    《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选编翻译,作家出版社1958年)
    《马克思恩格斯收集的民歌》(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海防前线战士歌谣选》(采集,与路工合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苏联民间文艺学40年》(与马昌仪合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
    《高尔基与民间文学》(与林陵、水夫合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
    《小说创作漫评》(文学评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小说与现实》(文学评论文集,花城出版社1983年)
    《俄国作家论民间文学》(选编翻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印第安人的神奇故事》(与马昌仪合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
    《作家的爱与知》(文学评论文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
    《石与石神》(与马昌仪合著,学苑出版社1994年)
    《走出四合院》(随笔,群众出版社1996年)
    《河边文谭》(文学评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原始艺术》(专著,全国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专著,学苑出版社2001年)
    《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文化随笔,武汉出版社2003年)
    《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文坛旧事》(专著,武汉出版社2005年)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专著,全国社科基金课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文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非物质遗产:理论与实践》(文集,即出)
    (二)编选、主编:
    《当代女作家作品选》(上中下卷,合作编选,花城出版社1980年)
    《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丛书》(与冯牧、阎纲主编,20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中国象征词典》(与王文宝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中华民俗文丛》(与宋兆麟、马昌仪主编,20种,学苑出版社1994年)
    《世界民间故事精品》(上下册,编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灶王爷的故事》(编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
    《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集》(1937~49)(主编编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
    《中国民间故事精品文库》(与马昌仪、高聚成主编,10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主编,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
    《蝙蝠丛书》(主编,文化学著作,5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三足乌文丛》(主编,民俗学著作,10种,学苑出版社2000—2003年)
    《葫芦与象征》(与游琪主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
    《山岳与象征》(与游琪主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
    --------------------------------------------------------------------------------
    [1] 徐华龙《世界性研究课题》(评《中国原始艺术》),《光明日报》1998年10月22日。刘爱民《登上蛮荒高原的刘锡诚》,《作家报·文坛觅踪》(济南)1998年10月29日,又见《文艺界通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1998年第10期。钟敬文《我的原始艺术情结》,《文艺界通讯》1998年第10期。司马文缨(王兴仁)《人类童年呓语的颇解与诠释——读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文艺界通讯》1998年第10期。陶阳《被开垦处女地上的一棵绿树》,《文艺界通讯》1998年第10期。丁道希《混沌中的初始探索——读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文艺界通讯》1998年第10期。向云驹《原始艺术研究的可喜收获——读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文艺界通讯》1998年第10期。何西来《小小的阶梯——谈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的学术方法》,《书与人》(南京)1999年第6期。吕微《评〈中国原始艺术〉》,《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陶思炎《刘锡诚——民俗学理论家与探索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