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丙安]中国民俗文物学的创新与开拓(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3:11:58 民俗学博客·丙安小屋20 乌丙安 参加讨论
4、民俗文物分类体系的创新。学科概论中的学科分类是建立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为世界上的事物异常复杂,尽管物以类聚的原则是对的,但是分类的标准却是多种多样的,难以简单划分的,民俗文物存在于纷纭繁杂的民众生活中,对它的分类尤其如此。作为新兴学科出现的民俗文物学,并没有现成的为民俗文物可以借用套用的分类办法,而是亟需创造一整套适合民俗文物自身的科学分类方法。本书作者责无旁贷,自然挑起了这个重担。因为本学科处于初创阶段,并不是当下就可以立即把分类体系做完,当务之急需要首先找准本学科的分类原则。所以,作者把这一章叫做《民俗文物的分类问题》,以便明确本学科的分类应当首先解决一些有关分类的问题。于是作者花费了更多的笔墨先提出了一般分类的中外历史经验和国际通行的分类法。接下来作者又列举了和民俗文物相关的学科专业的分类法以便借鉴参考,诸如民俗学的分类,民间文学中的民间故事分类,民间美术的几种分类,文物学中的几种文物分类等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此,作者分析了当前民俗文物分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指明了民俗文物分类的关键,最后提出了新的切实可行的民俗文物多层级分类法原则和方案。他认为“作为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学科,民俗文物暨民间物质文化的分类,在目前尚不可能具备像动物界或植物界那样的既体现着分类、有体现着划分的门、纲、目、属、种的科学系统,但建立一个结构合理、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的分类系统,无疑是人们所希望的。”⑤在这里鲜明地表明了作者创建本学科分类系统的积极态度。他针对民俗文物的全部对象概括说:“在社会生活中大致有着生产、生活、祭祀和友谊等方面的用途,据此便可以分列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祭祀用品和游艺道具等大类。”⑥针对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可以考虑将其逐级分为多种类别,即:在大类之下按其行业的形态进行第二层的分类,例如在‘生产工具’类别之下,可以列出农具、猎具、渔具、纺织工具、印染工具等等;在第二级的类别之下按其名称进行第三层的分类,例如在‘纺织工具’的类别之下,可以列出纺车、线车、织机、木梭等;在第三级的类别之下再按其产地或其他因素进行第四层的分类,例如在‘织机’类别之下,可以列出南京云锦织机、崇明土布织机、贵州侗族织机等。”⑦最后作者推出了他创制的民俗文物暨民间物质文化的分类层级梯次:“第一层级:功能形态特征分类(6大类);第二层级:功能形态特征次分类;第三层级:品名(用途、材料、技术);第四层级:地域(民族)。”⑧这正是作者在民俗文物学建立中的重大创新成果,它的出现必将为该学科的未来发展开拓出一望无边的千姿百态、繁花似锦、充满生机的学术视野和科学领域。 5、民俗文物学方法论及其科学作业实践的创新与开拓。这是本书作者在一本概论中独具特色的大手笔、大制作,如果没有丰富厚实的民俗文物工作实践,是万万不可能撰写出占有全书下编244页共分四章的篇幅来。作者用如此规模的浓墨重彩解读民俗文物学的所有调查研究工作的作业规程和方法,标志了该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本身绝不是一门形而上学的只属于认识论范畴的学问;而是一门既有专业理论体系的引领和统率,又有十分广泛应用价值的工作实践层面的应用学科。它的全部作业体系其实是属于实践论范畴的学问。把该学科的工作实践突出出来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和开拓。 众所周知,民俗学的田野调查长期以来不大关注民俗文物,只采录民俗事象,这是一种不大规范的作业法;文物学的调查作业长期以来很少关注民俗文物,只热衷于收集历史文物的值钱古董,也不是名副其实的作业法。本书详尽地解析了民俗文物的调查、征集、认定、鉴定、保管和展示等系列方法和规范的程序,已经构成了系统完整的方法论体系,这在一个新兴学科的初建阶段,当然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创新和突破性的开拓。读者只要看过了本书下编第六、第七和第八三章的分析解说,就会感受到一个民俗文物工作实践的清晰到不能再清晰的作业线路图呈现在面前。这里有怎样做民俗文物的调查准备,人员怎样组织配备,调查方法和要点,怎样计划征集文物,怎样做文物甄选和现场处理,民俗文物怎样认定,怎样进行价值鉴定,怎样保护,怎样管理,怎样陈列、展览和展示等等,叙述得细致入微,面面俱到。可以说,民俗文物概论体系中民俗文物工作方法及作业实践的规范指导所占的比重,充分标志了该学科的应用性质和实践特色。这将决定民俗文物学的学科定位及其发展前景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与认同。 总之,作为民俗学人我读了这部民俗文物学的创新之作,确实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学习收获自不必说;只就人文学科蓬勃发展的当下形势而言,本书的问世,必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为中国民俗文物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正如我在本文开始时的比喻那样,它犹如一朵鲜红的早春木棉花抢先开放在文化书林的残冬花枝上,使民俗文化、民俗文物界读者为之眼亮,感受到一种报春的文化清新和芳香!。 春来了!我建议民俗文化学的青年学子和辛勤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工作第一线的朋友们,都能人手一册地读一读这本创新的好书——《中国民俗文物概论》,和我分享这报春的文化清新和芳香! 注: ①本段落中的所有引文均引自《中国民俗文物概论》(徐艺乙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年12月初版)引言部分第3页。 ②同上书上编第4页。 ③同上书第41页。 ④同上书引言部分地8页。 ⑤⑥同上书第163页。 ⑦同上书第164页。 ⑧同上书第164-165页。 (2008年2月11日、戊子年正月初五)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刘宗迪]中国古代神话谱·序言
- 下一篇:[陶立璠]犬与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