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保罗·戈林 等]文学批评关键词


    文学批评关键词
    (以英文字头为序) 
    Glossary  of  literary  and  theoretical  terms
    1、Absence 缺省。一些当代批评家特别关注文学作品背后被缺省掉的内容。法国学者Pierre Macherey于1966年出版《文学生产的理论》一书,在他看来,作品并不是自足(self-sufficient)的,而是必然伴随着某种缺省;弗洛伊德是将某些被缺省的词语归于潜意识。按照这样的理论,作品是围绕着缺省来建构的,缺省决定着作品的最终形式。
    
    2、Affective 效果。理查兹出版于1924年的著作《文学批评原理》以及维姆萨特和伯兹里发表于1949年的论文《效果谬见》,是这一术语的两种不同来源。理查兹是在讨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时谈到“效果”;维姆萨特和伯兹里则是警惕过多注重作品效果、而不是作品本身的倾向。后来美国批评家斯坦利?费希又用“效果的文体学”(affective stylistics)取代其早期的概念“新文体学”(new stylistics),以强调特定解释群体(interpretive community)对于效果的规定性;这样,他认为文体学的侧重“便从印刷文本的空间语境转向了心灵及其经验的时间语境”。
    
    3、Alienation异化。“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始于黑格尔,本来是指“理念”在其自我发展过程中不断在对立的形式中实现自己的运动。后来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借用这一概念,提出“异化劳动”的理论,意指人的创造物反过来奴役人,使“物”成为支配性的力量。后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是在此意义上使用“异化”的概念。
    
    4、Alienation effect 间离效果。布莱希特所用的术语,德文为verfremdungseffekt,英文亦译作dislocation 或者estrangement effect。间离效果是要防止观众沉迷于“戏剧的世界”(world of the play),防止观众将戏剧幻想为真实的生活。布莱希特进而提出“史诗剧”(epic theatre)的理论,以取代“情节剧”(dramatic theatre)。巴赫金对史诗和小说的区分可以说明布莱希特的主旨,即:读者可以进入小说的世界,却无法进入史诗的世界。
    
    5、Allegorical criticism 讽喻批评,又译“寓意批评”,被视为最典型的中世纪批评类型。后来有研究者认为,讽喻批评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他所奠定的“理念论”及艺术创造的“灵感说”当中,已经包含了对于文学寓意的要求,即:要求批评去揭示文学背后所隐喻着的永恒真理甚至信仰的启示。从教父时代开始,讽喻批评始终在中世纪不断地延续,其中最主要的代表,当属克雷芒、奥利金和但丁。
    
    6、Androcentric 男性中心。女性主义批评用以描述忽视女性经验的思维定势。与之相对应的术语是“女性中心”(gynocentric)。
    
    7、(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影响的焦虑。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所使用的术语。他认为:诗人对其先驱者的态度,是一种爱与恨相交织的焦虑;因为诗人总会感到自己姗姗来迟,感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已经被前人表达过。就此,布鲁姆提出“修正”(revision)的概念,意指诗人不断在修正前人的作品,有如弗洛伊德所说的俄底浦斯情结,是通过“弑父”来颠覆对自己构成影响的某种权力。与之相应,他在《影响的焦虑》(1973)一书中还提出:所谓“准确的解释”要比错误更糟,任何阅读活动都必然带有一定的“偏见”(clinamen),因此“阅读”也许只能是“多少体现着创意或趣味的误读”。
    
    8、Aura 艺术的光晕。德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所使用的术语。他在发表于1936年的论文《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当中提出:摄影等机器复制技术,已经完全摧毁了传统艺术的神秘光晕及其神圣性,“复制的技术使被复制的对象与传统相分离”。
    
    9、Authenticity 原生态。后殖民主义批评的术语。意指原生于某种文化、而不是强加于该文化或者被该文化所汲取的因素。批评者认为,“原生态”的主张是将“土著人”及其文化框定在一成不变的族群特质之中,要求“土著人”保持其陈旧的生活方式,以作为西方人的“他者”。
    
    10、Author 作者。该术语主要与两篇重要的论文相关,一是罗兰?巴尔特发表于1977年的《作者之死》,另一是米歇尔?福柯发表于1980年的《什么是作者》。由此,“作者”的概念引出一系列复杂的讨论。罗兰?巴尔特认为:“作者……是迄今为止的社会之产物,它源于中世纪,带有英国经验主义、法国理性主义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个体信仰;它揭示了个人的——或者说的更好听一点——‘人类的’优越。”福柯也提醒人们:“作者”不等于“写作某一作品的人”,因为作者的功能可以引出不同的自我、不同的主体;“作者”的出现,是在“写作者”进入一种“将我们的社会‘个人化’的财产系统”之时。巴尔特极端地挑战“作者”的权力, 将这种权力归结为意识形态的功能。然而他的“作者之死”既意味着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任何作品,也意味着永远不可能获得最终的意义。正如巴尔特在结束其论文时所宣称的:读者的诞生必定要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也就是说,允许读者进行无限制的解释活动,就必须使文本摆脱作者的控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