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吴秀杰]多元化博物馆视野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5)


    四、简短的讨论
    德国的博物馆历史悠久、类别纷杂、数量众多,而且目前正处于调整转型时期,对其做出总体的概括和评价实非易举。本文仅攫取一些与民族学、民俗学博物馆的相关信息,做初步的讨论。
    正如2006年的统计数字所显示的那样,在德国各类博物馆中,数量最多的是民俗学、乡土文化类的博物馆。这类博物馆虽然数量众多,但往往规模很小,它们或者展示本土过去的日常生活,或者集中于某个主题,不做面面俱到的收藏。当地居民是它们的主要诉求对象。它们的存在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也依赖于各种地方性的协会和群团在捐助与道义上的支持。在专职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志愿者义务参与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不仅强化了地方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也为这类博物馆的存在解决了很多实际上的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下而上的动力是建立民俗学、乡土文化博物馆的重要条件之一。只有在普通大众有参与的愿望和热情的前提下,这类博物馆才有真正的意义。博物馆不是象牙塔,而是整个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可以指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很快消失的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会在博物馆当中得以永久保留,因为物品只有被赋予现实性的意义才是真正的存在。即使是古董,只要与参观者见面,就不可避免地被参观者所诠释,并成为当下意义世界中的一部分。
    目前,适应全球化潮流的文化需求,德国大型的民族学博物馆强调通俗性、公众性,致力于向普通参观者介绍世界各地的文化。这类普及性的文化知识传播非常重要,但是,同时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事实是,在这样的“科普”活动中,难免对陌生文化进行简单化、类型化的解说。当然这会完全背离几十年来民族学家力图以本土的眼光和逻辑来解释某个特定文化的目标和努力。被通俗化了的民族学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猎奇者看世界的窗口、文化与族群成见的制造地,由此给跨文化沟通带来的障碍和隔阂,可能是很多博物馆文化工作者和文化政策制定者所始料不及的。
    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也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因为物品的搜集、保管和展出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正如“黑森公园”所显示的那样,三十多年博物馆的建设从来没有间断,而且还会持续下去。在讨论建设博物馆时,我们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设想,才可以避免竭泽而渔、事倍功半的情况发生。在德国“露天博物馆”工作研讨组发起成立的会议上,与会者确立了第一次研讨会的题目:“2030年的露天博物馆——通向未来之路”。他们深知,没有前瞻性的策略,现在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因此,他们不仅邀请业内人士发表看法,也要邀请来自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文化政策决策部门的专家来共商未来大计。
    总之,如何使博物馆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发挥出最优化的作用,是一个非常有必要进行充分讨论的问题。在沉浸于良好的愿望和宏伟的设想之余,我们切不可忘记一个来自民间的、智慧而朴素的提醒:“欲速则不达。”
    (本文刊于《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6期,注释和表格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