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随着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顺利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已有39个项目成为世界级非遗,占世界非遗名录的1/10。自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短短十几年间,我国的非遗保护已从滥觞走向成熟,在国际规则和目标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经验”,成为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国”,受到国际社会瞩目。
    由上至下,战略安排
    党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是我国迅速成长为“非遗大国”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为非遗保护制定了系列文化战略,由上至下、由快而缓、由表及里,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
    自2005开始,我国启动了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国大普查,成系统、分门类对非遗项目进行登记和保存。长达5年的普查工作深入到传统村落和社区,基本摸清了散落于民间的非遗“家底”。据统计,参与这次普查的工作人员达50万人次,走访民间艺人115万人次,拍摄图片477万张,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9万多件,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近87万项。这种全面、快速的抢救,使很多濒临灭绝的活态遗产得以批量保护。
    之后,保护工作进入平稳而有序的阶段。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初步形成。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文化机构设立了保护非遗的专门部门,21个省在文化厅都有非遗处。非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大量展开:建立非遗资源档案,对区域非遗项目整理、研究、出版和利用,建立非遗数据库,深度、系统地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2011年公布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我国非遗保护事业的里程碑;从此,我国的非遗保护有了法律的保驾护航。
    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近些年,针对很多非遗项目因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而传承困难的窘境,政府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恢复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理念,力求让非遗真正做到“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2016年,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牵头,在新疆哈密设立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请国内知名设计公司和美术类的顶尖高校为传统哈密刺绣设计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产品,然后推向市场。其中,带有哈密刺绣的发烧友耳机热卖,瞬间售罄,之后大批订单让维吾尔绣娘们忙得不亦乐乎。在2016年的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上,青海省果洛州近200种特色文化创意手工艺品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参观和购买,最终成交额达2.3万元。
    “整体性保护”的理念,与国际上《公约》中的“社区”概念相一致,都强调让保护对象在其产生的环境中生存,提倡非遗项目和特定环境一起保护。我国目前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就是木偶戏表演者与社区民众广泛参与,从而培育出木偶戏生存土壤的范例。因人们娱乐方式的转变,加之木偶戏表演技法复杂,所以年轻人学习、传承意愿大幅下降,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而福建泉州提线木偶剧团、漳州布袋木偶剧团、晋江掌中木偶剧团,秉持“整体性保护”的理念,采用“百场木偶进校园”、举办“国际木偶节”等方式,让木偶“进课堂、进校园、进社区”,让年轻人对木偶戏感兴趣,并将木偶戏艺术融入到当地民俗与节庆活动当中,有效改善了木偶戏的生存环境,促进了其保护传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