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璠]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6:11:14 中国民俗网 2017-6-21 11:05 陶立璠 参加讨论
其次,构成学科的要件和理论框架。民俗学的理论框架包含完整的体系。如基础理论(概念、对象、特征、分类、方法论)、应用研究(应用民俗学)、民俗学史和资料学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往往借助于多学科的支持,利用已养成的学科理论。如“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可以利用民间文艺学和语言学的理论指导进行保护;“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可以利用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理论指导进行保护。实践证明以往的学科积累,完全可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由此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充其量是民俗学的应用研究而已,而保护工作则是理论的实践。从目前发表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和著作中,也可窥见许多内容处于工作层面。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保护理念、原则与方法;申报文本的制作等,都只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远没有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至于学科史研究更是空白。学科要件的缺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论自然显得苍白。 其三,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兴未艾。工作伊始就有众多的民俗学研究者介入其中。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讲,中国的民俗学者是先知先觉者。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许多学者就投入中国民间文艺的抢救保护工作之中。他们用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完成《十套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这一工程被誉为“文化长城”,写入民间文化抢救保护的史册。从抢救民间文化的角度讲,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至少争取到20多年的时间。民间文艺抢救工作中的许多项目,今天已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跨世纪的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中,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仪式、节庆,传统手工艺中的许多项目,其文本、录音、影像,也已进入保护数据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认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而言,抢救工作主要是民间文艺和民俗学者承担的。对民间文化为什么保护,保护什么,怎样保护,早就积累了丰富的学养和经验。所以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开时,政府依靠各学科的专家(包括民俗学者),帮助制定工作方案,拟定普查手册,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各个申报项目的认定,申报文本的制作,也大都是由民间文艺学家和民俗学家承担的;在保护工作实施阶段,除帮助制定保护规划外,民俗学家们又一再强调传承人和传承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没有民俗学理论指导和专家们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很难进行的。 其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民俗学研究不断深入。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引进的概念,但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便与世界各国的保护工作同步进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为中国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民俗学田野作业方法被广泛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之工作中,民俗学理论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切入点,引起各门学科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攻读硕士学位还是博士学位,许多年轻学子都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个案或专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了民俗学研究的用武之地,取得丰硕的成果。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学研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岳永逸]“非遗”的雾霾
- 下一篇:[梁保尔 马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