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保尔 马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6:11:29 中国民俗学网 梁保尔 马波 参加讨论
3.推动社会风气 法国1964年开展文化遗产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一无遗漏,91个保护区的4万项遗产此间登录入册。此后法国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定为“文化遗产日”,欧洲40国纷起效之。日本规定,身怀绝技的传承人每年可获200万日元的政府补贴,小学生每学期要看一次能剧,官员要以能剧、歌舞伎、狂言招待外宾。韩国“人间文化财”(1964)传承人政府每月给予100万韩元的补助,泰国(19850、菲律宾(1994)、法国(1994)也出台了相应保障措施以推动社会风气。 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从2006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为“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一年的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文化部为此特设“文化遗产日奖”(《文化部关于颁发“文化遗产日奖”的决定》2007/06/08)倡导风气。此间,还开通了国家级门户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06/06),作为全民参与共同宣传、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语平台。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1.体现原真性 “原真性”authenticity来自于希腊语和拉丁语“权威的”authoritative和“起源的”original两词,引入文化遗产领域则始于《威尼斯宪章》(1964/05)。根据英文辞典中对authenticity的original“原初的”、real“真实的”、trustworthy“可信的”3种含义以及《奈良文献》(1994/11)中的相关理解,一般认为,译为“原真性”更能准确反映英文原词的含义。 相关文献有两个。第一,1964年5月威尼斯“第2届国际历史古迹的建筑师与技师大会”通过《国际古迹和遗址保护宪章》(简称《威尼斯宪章》)首次提出,要使文化遗产“以充分完备的原真性传承下去”,不仅要保护“最早的状态”(the underlying state),而且要保护“所有时期的正当贡献”(the valid contributions of all periods),“不能改变布局和装饰”,“要保护古迹周围环境”等,表达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概念内涵,即“最初的状态”与“当时的环境”。第二,1994年11月日本奈良“与世界遗产公约有关的原真性国际专家会议”形成《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献》(简称《奈良文献》)第13款指出,“想要多方位地评价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其先决条件是认识和理解遗产产生之初及其随后形成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意义和信息来源。原真性包括: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质、利用与作用、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有关‘原真性’翔实信息的获得和利用,需要充分地了解一项具体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层面的价值”,“不同的文化和社会都包含着特定的形式和手段,它们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构成了某项遗产”⑥。 我们认为,《奈良文献》提到的是所有“有形或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也就是说《奈良文献》同样适用于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威尼斯宪章》提出文化遗产传承要包括“最早状态”、“布局和装饰”、“周围环境”在内的“充分完备的原真性”,《奈良文献》又把原真性明确诠释为“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质、利用与作用、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以及“独特的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层面的价值”。这两个被奉为圭臬的经典文献无疑也是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所作的最透彻的脚注。“原真性”是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最常见通常也是最有争议的话题,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提及的比如古城本土居民大量外迁、商业氛围加重、古城空间结构改变、城市功能转化等环境变迁使丽江大研古镇纳西文化原真性蒸发殆尽,民间音乐歌舞《白沙细乐》、《丽水金沙》、《木府古宴秀》的原生形态不敌商业红粉的“生态入侵”而徒余空壳甚至于蜕变为伪民俗⑦,诸如此类的文化失真案例相当典型。 2.避免碎片化 这实际上是在讨论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表现得“充分完备”的整体性问题,即一经开发,其产品形态要展现遗产“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质、利用与作用、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的和谐与完美。我们举一个见诸报端的案例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