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梁保尔 马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7)


    注释:
    ①见乌丙安《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上)》,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②另见《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10/21)。另据世界大自然基金统计,全世界70个国家中有3.5亿土著人居住在20%的地表面积和85%的保护区内。热带雨林中生存着50%的土著人和80%的生物物种。世界6000种文化中土著文化占4500种。9个国家集中了60%的世界语言,而其中6个国家是生物多样性中心。世界12个生物多样性巨型中心有10个位于地方语言最多的国家。可见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有密切联系。所以UNESCO将每年的5月21日确定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对话和发展日”表示对这一现象的重视(见文尾参考文献[18])。
    ③见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④见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⑤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页。
    ⑥见张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1)。
    ⑦见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⑧见潘妙贤.丽江赏古乐载:《南方日报》,1997-5-27。
    ⑨见邹启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6。
    ⑩见刘魁立.端午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11)见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王晓晓,张朝枝.遗产旅游真实性理解差异与遗产地管理[J].旅游科学,2007(1):13-15.
    [2]张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1):1-8.
    [3]梁保尔.城市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开发[J].旅游科学,2007(4):24-30.
    [4]吴忠才.旅游活动中文化的真实性与表演性研究[J].旅游科学,2002(2):12-18.
    [5]陈勇.遗产旅游与遗产原真性——概念分析与理论引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21-24.
    [6]田美蓉,保继刚.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评判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2-19.
    [7]李旭东,张金岭,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1-6.
    [8]周亚庆,吴茂英,周永广,竺燕红.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比较[M].旅游学刊,2007(6):42-48.
    [9]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5.
    [10]张成渝.《世界遗产公约》中两个重要概念的解析与引中—论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29-137.
    [11]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2-68.
    [12]徐嵩龄.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3]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14]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15]邹启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6.
    [16]编写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1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18]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19]刘红缨,等.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0]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1]程尽能,译.遗产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22]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3]周文林.宣科与纳西古乐[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
    [24]刘魁立.端午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5]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本文原载《旅游科学》2008年2期,第7~14页,附图等参见纸质媒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