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 要:2015年9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中国·成都 2015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中国、波兰、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文化官员和学者围绕“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主题,对“现代化”、“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遗产教育”和“传承人培养”等概念或实践展开讨论,达成了非遗的传承与再创造之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现代教育应用于非遗传承具有必要性等一系列共识,并由此形成“对非遗概念的再界定”、“对‘公约’的再思考”和“对保护的跨界交流”等三大值得非遗保护者、研究者和传承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的亮点。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中国成都;会议综述
    

    现代化早已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并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形成强力冲击。为了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维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 2015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于2015年9月11日至12日在成都市举行。来自中国、波兰、马达加斯加、喀麦隆、塞内加尔、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伊朗、印度尼西亚、秘鲁、突尼斯、韩国、加蓬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文化官员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论坛开幕式上,文化部非遗司马盛德副司长、四川省文化厅郑晓幸厅长以及马达加斯加文化和手工业部布里吉特·拉萨莫里纳部长都表示,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共同方向,文化多样性的维系则是人类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本次论坛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研究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本次论坛旨在从宏观层面探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规律,并在“以人为本”的世界话语中确定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需要的非遗保护目标,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助力。具体来说,本次论坛还在主题下分设了三个议题:“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以及“现代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养”。
    一、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无法超脱的发展之路,而作为现代化核心的工业化、城市化则在社会文明化的进程中逐渐蚕食着来自祖先的创造基础,迫使人们在自我迷失的状态中不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集合身份。在国际视野中,非遗保护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人类社会的进步则有赖于对古老传统的借鉴与利用,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再创造。因此,本次论坛的第一个分议题就是“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在大部分与会学者看来,现代化的一个核心命题便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却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手段中以消磨文化多样性为代价的人类行为。面对原本异彩纷呈而今却日益趋同的世界文化,来自中国、中国台湾、喀麦隆以及澳大利亚的七位学者通过自己的调查、思考与研究,对“现代化”、“文化多样性”以及“非遗”的复杂关系作出了理论阐释。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吕品田研究员看来,非遗保护是塑造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基础,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实质则是维护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非遗保护需要审视一切阻碍文化多样性的不利因素,从而破除经济主义(工业化)的“迷信”,以实现“向善”的现代化。南京大学徐艺乙教授则认为在文字记录的“雅”体系与非文字行为的“俗”体系中,非遗主要是口传身授的“俗”文化,而创新与继承是两个处于同等地位的发展标尺,但继承更为重要。因为面对现代生活的急速变化,只有在全面继承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当下保护是为了将来不再保护”的设想。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在其“文化礼物论”中认为,文化本身是流动的,它不会因为“公约”的存在而失去跨界交流的生命力,而非遗本应是一种礼物性的公共资源,对它的保护必须建立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之上,而不仅仅局限于名录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户晓辉研究员在其报告中指出文化多样性至少有两种表现形式——基于文化现象的多样性和基于实践原则的多样性,而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正处于从权利社会过渡到义务社会、从情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的复杂过程中,而文化多样性所反映的文化平等也非简单的“文化相对主义”,而是带有人类共同价值观的行为准则。来自喀麦隆文化和艺术部的娜黛日·迪亚娜·雷克帕·朱梅希协调员则认为,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两个可以互补的人类行为,因而在保护非遗的同时进行产业开发不仅是提升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维护本国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一种手段。除此之外,悉尼大学的卢瑞芳教授和台北艺术大学的江韶莹教授则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表达了文化多样性对民族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总之,来自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文化官员与专家学者通过各自的亲身实践与理性分析,在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复杂语境中,表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维系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这一共识,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化并非文化多样性的终结者,相反却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实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不过,尽管大家极力表述现代化对世界文化多样性造成的威胁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存在,但对于如何将工业生产下的标准化趋势加以扭转,却表述地较为模糊,即便如高丙中教授所言,文化在交往中可以丰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但这种礼物性流动如果失去了自我传统,其结果只能是“涵化”的趋同。而来自喀麦隆的朱梅希协调员所提倡的文化产业模式,与我国广泛推行的“生产性保护”如出一辙,但现实告诉我们,能于产业化进程中得到发展性维系的非遗项目却大多集中在手工技艺与表演歌唱中。因此,吕品田研究员对破除经济主义“迷信”以实现“向善”现代化的论述可能才是我们追求的大方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