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近代史 >

秦晖:真正的大国崛起是什么?


    我们现在讨论大国崛起,本国人民到底会得到一些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我要说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在一定的体制中,一个国家的强大当然会使它的国民能够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得到好处,必须或者只能在这个国家,在领土上处于大扩张时期。
    什么是现代意义的大国?古奥斯曼、古罗马、古中国?都不是。英国是吗?是。但英国本来是个资源少,人口不多的弱国,稍微知道欧洲历史的都知道,英国可曾是人人可欺的。
    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改变了既往的规则。
    过去,不仅仅是古中国,其他地方也是以“陆地文明”为主的,本土的资源和人口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关键。在东方,古中国一直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在欧亚大陆交界处,却先后有古希腊、古罗马、古阿拉伯帝国。尤其是当年伊斯兰文明的阿拉伯帝国,不但地盘大,而且兴盛时间长。向东,曾和大唐帝国有过短暂的交锋,但无论是大唐向西,还是阿拉伯向东,都兴趣不大。因为中亚地区气候、资源、地理等,都不是很吸引人的。
    因为地理的因素,阿拉伯帝国和古中国接触有限,直接的帝国冲突更少,但是和西方则是打了若干次。不过,后来它们也和古中国的大明和大清一样,玩起了闭关锁国——当伊斯兰文明的奥斯曼帝国攻克君士坦丁堡后,伊斯兰文明达到了一个极其强盛的高峰,却也彻底封闭了东西方贸易渠道。
    欧洲诸国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被逼下海的,要不,没啥背景的哥伦布为何可以一而再地忽悠到西欧各国的王室贵族出钱出力。
    当美洲新大陆发现以后,世界的规则改变了,自此,本土的资源和人口不再是国家强盛的关键,新大陆的资源如同游戏的外挂,而获取外挂的金手指是海军和商船:这就造就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这些本土面积很少的世界强国。而中国、西亚的伊斯兰文明的国家都落后了,世界的强弱之势,从此改变。
    因为海洋太大了,要想跨越它,不是单凭人力就能行的,所以海洋文明有一个极大的特点:那就是它的思维是外向的、合作的。这就造成了科技及金融的快速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没啥秘密,唯在思维,东方的日本快速崛起,就在于与海洋文明思维的接轨。
    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这些欧洲国家的资金、科技、社会发展逐渐超过了东方的中国和中亚的伊斯兰文明。而原本就落后的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则悲惨的被灭绝了——美洲大陆成为欧洲人的后花园,现在的南美洲,基本都以葡语为主,而北美,则基本是英法后裔,尤其是以英国后裔以为主的美国,更是后来者居上,成为海洋文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在英法争霸的过程中,美国作为法国全球战略中打击英国的一个棋子,最终却取代了英法,成为世界霸主,这恐怕是法国当年没有想到的。
    与美国同时崛起的还有俄国,同样被西方远远甩下的俄国有一个伟大的首领——彼得大帝,他没有像古中国和伊斯兰文明的君主一样固步自封,而是去西方学习了海洋文明和科学技术——在出海通道问题上,日思夜想,经常要大打出手的最突出选手,就是我们的北方邻居俄罗斯。为了获得通向大洋的道路,为了获得不冻港,为了成为一个海洋国家,它迁都、侵略、吞并、欺诈、合作,用尽了手段。你去看看圣彼得堡的历史、塞瓦斯托波尔的历史、塔林的历史、大连的历史,血泪斑斑,都和它有关。
    当1840年大清的国门被敲开的时候,面对的是已经发展到蒸气机时代的大英帝国。陆地文明时代的全球第一强国,到了海洋文明时代面对全球第一强国不堪一击——虽然大清帝国的GDP曾一度占到世界的一半。
    当地球瓜分完毕的时候,英国、法国这些传统海上强国的发展就慢了下来,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统一后的德国咄咄逼人。世界又开始了变化。
    当地理大发现的外挂失效之后,海军和商船队的金钥匙也就不那么耀眼了,科技成为最强竞争力。谁在科学技术上面攀登的高一点,拿下技术的高端,谁就有一点优势,此时,农业时代的资源、人口、国土,重新变的重要了——前提是观念的更新,拥有海洋文明世界观。
    德国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而英法这些地球资源垄断者压制德国,最终战争爆发了。而最大的得益者是美国和俄国——典型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尽管英国和法国打赢了一战,但是代价巨大。美国和俄国这两个国土广阔、科技领先的国家,开始呈现出潜力。
    一战让美国和大英帝国平起平坐,二战则彻底将大英帝国打成了二流国家。当欧洲被打烂的时候,独享资源和市场的殖民地也就自然失去了。在自由贸易的幌子之下,英国、法国、荷兰这些曾领风骚一时的海洋强国失去了领土资源人口,往日的荣光一去不返。
    美国趁机获得了欧洲的人才科技。而真正使美国远远超越其他国家的是冷战。
    技术除了要资金,还要需求,当美苏争霸之时,美国凭借着对全球贸易的控制权和货币权获取财富,危机刺激需求,最终发展出远远超越其他国家的高端技术。苏联也同样发展了仅次于美国的高端技术,只是代价太大,经济失调,最终解体。
    冷战的另外两个受害者是英国和法国:借冷战之名,美国彻底清除了英法在全球的势力,独霸除了苏东和中国之外的整个地球。——此时的德国已经被钳制住,倒是投靠在美国羽翼下的日本重新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狂言要买下美国,结果被美国爹搞了一下,至今没醒过神来——要知道,日本至今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美国严格的监控。
    除了美国,冷战的另一大受益国是中国,如同英法争霸的收益国美国一样。中国在乱世中保留了国土、人口、资源,差的只是科技——我们早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从1949年开始,就没放松过对科学技术的攀岩,只要爬快一点,从百年耻辱到超级大国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
    一句话,说成为全球真正强国为时尚早,但是中国已经在成为强国的道路上了。
    大家都知道,古往今来有很多的大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帝国,动不动就是横跨欧亚非的,金戈铁马,历史上很多这样的故事。但是电视剧《大国崛起》并没有选择这些历史上的大国。我的理解,是这个电视剧它是想把大国崛起置于一个近现代化的视野中来考察,因此古代的这些军事大国它并没有放入这个视野中。
    也就是说,在近现代视野中,有些大国究竟算不算大国,是值得研究的。比如说就在近代化的开端时期,就在欧亚非这三大洲,当时就崛起过一个很大的大国,奥斯曼帝国。我们知道,伊斯兰文明的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过程,几乎和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是同时的,而且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拜占廷,在传统的欧洲史学中一直被认为是中世纪结束、近代开始的两大标志。
    大家知道,现在的历史书,把中世纪和近代理解为社会形态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所以我们把它的分界线定在英国革命。但是按照欧洲的传统观念,他们当时没有这个社会形态演变的概念,在欧洲传统史学中,所谓中世纪指的就是拜占廷被土耳其人攻陷以前。拜占廷的陷落和新大陆的发现,是近代的开始,是中世纪的结束。也就是说,这个事件是非常重大的,而且自从1453年拜占廷陷落,一直到十七世纪奥斯曼帝国扩张最厉害的时候,一直打到维也纳城下,可以说占领了整个西亚、北非和东南欧的很大一片地方,形成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可以说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的海上霸权,和奥斯曼的陆上霸权,是同时存在的两个东西。
    但是在《大国崛起》这部系列片中谈到了西、葡、荷,而没有谈土耳其。按照我的理解,这是因为编者认为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在本质上和前近代的这些军事帝国的扩张没有什么两样,也就是说它基本上是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的那样一种传统军事帝国的类型,而没有西、葡、荷这些国家,他们崛起的那种所谓的近代意义。
    为什么说奥斯曼帝国是一个传统的大国,而后来崛起的西、葡、荷这些国家是近代的大国呢?我认为主要就是两个不同。一个在于立国之“制”对世界、后世的影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对现代性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的建立所体现的意义。但是更重要的,我们知道评价一个制度的好坏,关键还是老百姓从中所得到的,首先在于这种大国崛起中国与民的关系,当然首先是指和本国人民的关系。很多人说在西方列强崛起的过程中,被征服者、被侵略者受到了很大的痛苦,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当然是深有体会。但是在传统军事帝国的夸张中,这种情况也非常严重,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点并不是近代和传统的区别。近代殖民扩张有很多横行霸道的事实,古代的军事帝国扩张,这种事实一点也不少,包括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强权政治自古以来就有,不是近代才有的。
    但是近代的区别在于什么地方呢?第一就是我刚才说的制度背景,第二就是这个制度给人民带来的关系,首先是指给本国人民带来的关系——殖民征服对被征服地区的痛苦,是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讨论大国崛起,本国人民到底会得到一些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我要说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在一定的体制中,一个国家的强大当然会使它的国民能够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得到好处,必须或者只能在这个国家,在领土上处于大扩张时期。历史上我们看到很多例子,那就是这一种以国民为本位的制度安排下,国家扩张国民能够得到好处,国家停止扩张国民仍然能够得到好处。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所谓大国的兴衰,就绝不仅仅是版图的大小、武力的强弱,最本质的是老百姓的权利、福利、利益能够得到多大的增进。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大国崛起》这部片子中列的大国就挺有意思。比如说很多议论者提出《大国崛起》中讲的这些国家,有一些无论从武力讲,还是从国家的版图讲,你很难说它是大国,比如荷兰。荷兰的本土一直是小国。有人说西班牙和葡萄牙本土也很小,但是它有很庞大的殖民地,可是即使在这个意义上,荷兰也很难算得上一个大国,荷兰虽然进行过海外扩张,但是老实说规模很有限。
    荷兰历史上真正有意义的殖民地,就是荷属中印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印尼,当然历史上它也占领过一些地方,但是能够稳定占领的,只有一些很小的地方,而且没有一些太大意义的,比如说荷属安的列斯、荷属圭亚那等几个无足轻重的小不点。虽然我们说荷兰有海上霸权,但是主要是指商业霸权,就打仗而言荷兰人其实很不行。
    关于这一点中国人深有体会,因为当年就是我们中国人,而且不是清军,而是被清军赶到海里的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人。郑成功就是一支海上商团,以海上商业势力为基础的这么一支武力。郑成功的军队当时算不算强大呢?我们知道其实并不算强,他在大陆上站不住脚,老实说他能够在大陆站得住脚,就不会去打台湾,他当时之所以进军台湾,就是因为在大陆上跟清朝的作战受到重大的挫败,基地只剩下金门、厦门,而且这两个地方已经是岌岌可危。但是这么一支军队,在大陆上屡战屡败的军队,就在海上把荷兰打败了。
    荷兰在东亚败给郑成功,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
    今天的纽约,最早的名字是叫新阿姆斯特丹,也是因为荷兰打败了,很快变成了纽约。荷兰如果说是大国,这不是在军事意义上说的,更不是在领土人口意义上。甚至荷兰人都没有很强的祖国意识,荷兰移民跑到一个地方,往往就没有多少的祖国观念。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跑到非洲去的这些荷兰人,他们跑到非洲去之后不久,就自称自己是“非洲人”,语言是“非洲语”,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实际上是荷兰裔南非人,别人把他们叫做“布尔人”。中国养羊业有“布尔山羊”,是很有名的品种,就是这些“布尔人”培养出来的。
    这些人从来不说自己是荷兰人,到了南非后不久就脱离母国独立建国了,而且很团结,给英国干过很多次仗,最后英国花了大力气才打败他们。但是说起来也很奇怪,虽然他们被打败了,而且布尔国家也从此灭亡了,但是布尔人在英属的南非,仍然可以说是当家作主,英裔南非人反而一直是势力比较小。
    这里我要插一句话,我们现在的一些历史书把“英布战争”解释为英国和荷兰争夺南非的帝国主义战争,我觉得这个提法有一点莫名其妙,可以说是英国争夺南非,但是荷兰并没有来争夺南非,是有一帮荷兰人,但这些荷兰人根本不承认是荷兰国籍的。
    所以,无论从本土还是从势力范围而言,荷兰都称不上是大国。我们凭什么说荷兰是大国呢?但是毫无疑问,荷兰当时无疑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国家,而且直到现在,应该说还是这样。不仅荷兰人创造的一些制度,比如说股份公司、联省共和等制度对后世有巨大影响,其商业势力无远弗届。而且它的文化影响力也曾经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传播,以至于日本兰学曾长期成为西学和一切近代知识的代称。
    而且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人对蛮夷的翻译,往往是被认为用比较贬义的词,但是到了近代就有了一些好词出现,像英国、美国、德国等等都是一些比较褒义的译法,有些人说其实在明代就有比较褒义的提法,就是指荷兰。我要说荷兰这个译法,在当时的中国并不流行,你只要看看明史,明史中并没有把今天的荷兰称为荷兰,而是叫做什么红毛国,真正称荷兰的就是当时的日本人,还有后来的清朝人,清政府曾经跟荷兰联手打郑成功。荷兰人当时是郑成功的敌人,但是是清朝的盟友,因此清朝从日本人那里把荷兰,这个听起来很美的一个名字,荷花、兰花,引进了汉语中,但是明朝人都没有这么说的,明史中也没有荷兰这个名字。
    我在这里主要是讲荷兰在当时世界的影响,以至于在日本就把荷兰当做西方的代名词。现在按照大国崛起的说法,荷兰的霸权早就结束了。但是荷兰的霸权虽然早就已经结束,今天的荷兰仍然是一个富裕、文明的国家,仍然让世人称羡,而荷兰人的国家与民族自豪感一点也不亚于当年。
    还有一些国家很有趣,比如说瑞典。
    瑞典很有意思,瑞典在十七、十八世纪之交,军事、政治势力曾经非常强大,当时在欧洲可能仅次于英国,和俄罗斯不相上下,曾经几次将俄罗斯打败。它在这一段时间,曾经打败过欧洲的很多强国,包括俄国、波兰、丹麦和德国的很多大诸侯,大家知道当时德国并没有统一,当时德国有一些诸侯是比较强大的,比如说奥地利、普鲁斯等等。
    那时候波罗的海被称为瑞典湖,因为整个波罗的海是被瑞典征服的。瑞典军队曾经直逼莫斯科,变波兰为它的附庸,干预奥地利的王位继承,曾经横扫欧亚,和彼得大帝决战于乌克兰的波尔塔瓦,但最后瑞典在这里被打败了,国王没有逃回瑞典,最后是逃到土耳其了,这个地方离土耳其很近,他们的军队因为扩张离瑞典本土已经非常远了。
    波尔塔瓦战役终结了瑞典的军事霸权,但是在波尔塔瓦之前,瑞典的军事政治势力很大,可以说是一个大国,而且是一个强国。但是当时瑞典在世界人民中根本没有什么地位,可是1708年波尔塔瓦战败,国王逃奔土耳其,战后签订的和约使瑞典丧师失地,霸权彻底崩溃,而且从此再没有恢复。瑞典在世界文明的地位,这之后才真正的崛起,战败之后的瑞典废除了专制制度,开始了瑞典历史上著名的“自由时代”,建立了其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均居欧洲前列的现代社会制度。
    在这个制度的依托下,瑞典没有任何殖民地,也谈不上有什么势力范围。现在有人说所有的西方强国都是靠掠夺殖民地起家的,这里我要说对殖民地的掠夺的确在资本原始积累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应该说这不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很多近代工业化国家并没有殖民地,包括德国在内,瑞典当然也是。瑞典没有任何殖民地,也没有什么势力范围,但是瑞典的工业化后来居上,他的人均产值和收入现在甚至超过英美,是世界最高之列。瑞典的文化我就不用说了,诺贝尔奖就是由瑞典来评的,在世界的各个学科诺贝尔奖几乎都是最高奖,除了数学。
    今天的瑞典人有没有人怀念波尔塔瓦战败之前的伟大国王的光荣呢?当然也有,但很少。今天瑞典人的光荣和自豪,岂是当年的臣民可以比较的。所以我说只要一个国家的国民能够真正的站起来,国家强大他们是站立的,即使在国家所谓衰落时期,瑞典和荷兰可以说作为霸权而言,他们后来都衰落了,但是他们的国民仍然是有尊严的。
    当然,经过海洋文明洗礼后的现代社会制度,国家强大会带来国民的尊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过去的专制制度不是这样的,国强反而民更辱,这种事情,自己去看历史就行了,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我想,这就是“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的最大区别,也是最大进步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