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凤荣:“自信”在苏联成败中的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2:11:23 爱思想 左凤荣 参加讨论
从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看,走在世界前列的是那些率先建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国家,对于后起的俄日等国而言,如何对待先发国家,如何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之路,是其能否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条件。俄国作为一个后起国家,学习并赶超西方,曾是其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此过程中,俄国既有成功经验,更有失败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本来是在落后的俄国建立起来的,但苏共长期固步自封,导致苏联最终发生严重危机,国家解体。 欧化改革之路难行 相对于西欧各国,俄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当西欧已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之时,俄国却在大力发展农奴制度,俄国流行的一句谚语清楚地说明了农奴的处境:“他们的灵魂属于上帝,脑袋属于沙皇,后背属于主人。”这种落后的制度严重制约了俄国的发展与进步,俄国的落后往往在与强国的战争中表现出来,战争的失利促使俄国进行变革。 俄国本是一个内陆国家,要打开通往外界的通道,不得不与强邻争战。为了打开波罗的海出海口,获得俄国商品进入西方的捷径,1700年2月,俄国发动了对北方强国瑞典的战争。当时俄国与萨克森、丹麦结成了反瑞典的“北方同盟”,沙皇彼得在外国军官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支3.2万人的大军。俄军对纳尔瓦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围困,但由于武器落后、弹药不足,士兵缺乏战斗经验,俄军无力攻占纳尔瓦。1700年11月19日,瑞典军队在国王查理十二世的率领下向俄军阵地发起突然袭击,瑞典军队只用了半个小时便突入了俄军阵地,俄军溃不成军,贵族军官们望风而逃。此役俄军共损失17000人,79名军官被俘,大炮全都落入了瑞典人的手中。 战场上的惨败,促使彼得进行改革,正是在与瑞典进行战争期间,彼得进行了以西欧先进国家为榜样的改革,引进技术,开办工厂,发展教育和科学,学习欧洲开放的风气。在改革中日渐强大起来的俄国终于打败了瑞典,1709年6月,俄军取得波尔塔瓦大捷。在庆功宴上,彼得邀请被俘的瑞典人参加,他举起酒杯说:“我为教我们打胜仗的人们的健康干杯!”他把自己的宝剑赠给瑞典的雷恩斯科尔德元帅,以向他表示敬意。正是这种虚心学习的精神,使俄国在彼得统治时期逐渐强大起来,1720年7月,俄国人踏上了瑞典的国土,彻底摧毁了瑞典海军和瑞典沿岸的军事设施。1721年9月10日,战败的瑞典终于同意割让部分领土,双方签订了《尼什塔特和约》,持续21年的北方战争以俄国获胜而结束。瑞典把在波罗的海东岸各省以及一部分芬兰领土和波罗的海的一些重要岛屿全部割让给了俄国。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濒海的强国,使它与西欧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了,也为俄国争夺欧洲霸权奠定了基础,从而改变了欧洲的政治面貌。 俄国尽管在欧洲属于落后国家,但它从未自卑,只要有机会,就不断向外扩张,甚至挑战欧洲强权。俄国也从未停止改革,不断从欧洲各地招募人才。当欧洲流行“开明君主专制”之时,沙皇叶卡捷琳娜也效仿,她推崇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也表示要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叶卡捷琳娜把伏尔泰等人的著作当成床头必备之书,甚至与伏尔泰、狄德罗、达兰贝尔等法国启蒙思想家通信。她出16000卢布买下了穷困的狄德罗的图书,并宣布在狄德罗去世前,他可以继续使用这些图书,每年狄德罗还能得到一万银币。狄德罗的寓所成了俄国收罗人才的职业介绍所,一批文学家、艺术家、工匠、建筑师和工程师纷纷登门了解情况,并要求到圣彼得堡工作,人们把叶卡捷琳娜看成是文学与艺术的保护人、一个乐于行善的人间圣母。但叶卡捷琳娜根本就不想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对西方的学习也只停留在“船坚炮利”上。 19世纪,在如何对待俄国传统,要不要学习西方的问题上,在知识界出现了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激烈论争。斯拉夫派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最合乎俄罗斯民族性的统治形式,他们完全否定西方的政治制度;西方派则认为,俄国要发展,必须学习西方,建立合乎常识与正义的法律与权利秩序。作为统治者,沙皇不肯放弃专制统治,学习西方的重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是政治制度。俄国的改革基本上都是被动的,是在与西方国家进行正面接触,在战场上进行较量失败后进行的。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人被英法打败,促使俄国开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1861年农奴制被废除,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独立的司法制度和地方自治也逐渐建立起来了。1905年日俄战争的失败,迫使俄国进行了更深刻的改革,改革扩大到政治领域,开放了党禁,召开了选举产生的国家杜马,但沙皇仍保有最后决定权。1906年以后,在斯托雷平改革的推动下,传统村社开始解体,农村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从19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俄国“经济史上的黄金时代”,俄国生产的小麦、大麦、黑麦和燕麦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土豆的产量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牲畜(牛、马、山羊、绵羊)头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到1914年已逼近美国水平,猪的头数在美国、德国和英国之后居世界第四位。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随后出现的十月革命,打断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社会主义制度天然优越论下苏联的发展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根据列宁的理论,苏维埃政权是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形式,即立法者同时也是掌握行政权力者。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通过的党纲规定:“无产阶级的、或苏维埃式的民主,把正是受资本主义压迫的阶级,无产者和贫农—半无产者,即居民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群众性组织,变为由地方到中央、由下至上的整个国家机关永久的和唯一的基础。因而,苏维埃国家也就实现了广泛的无处可与之比拟的地方和区域自治,没有任何一个政权机关是由上级任命的。党的任务就是不倦地切实地全部实现这种高级类型的民主,这种民主为了正确地行使自己的职能要求不断地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组织性和主动性。”②“俄国共产党的任务就在于吸引日益众多的劳动群众来运用民主权利和自由,并扩大劳动群众运用民主权利和自由的物质条件。”③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俄共(布)努力在苏维埃中实现自己的纲领,在苏维埃中建立自己的党团,把自己最坚定忠实的党员提拔到所有苏维埃工作的岗位上,同时又强调,“无论如何不应当把党组织的职能和国家机关的即苏维埃的职能混淆起来。这种混淆会带来极危险的后果,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党应当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的范围内来贯彻自己的决定。党努力领导苏维埃的工作,但不是代替苏维埃”④。这一时期苏维埃机关还能够独立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能,党主要抓党本身的建设工作和确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并不包揽国家机构的职能。但是,随着其他政党被取缔,干部由党组织任命,党不仅在方针、政策上起领导作用,还逐渐代替政府行使行政职权。 列宁所设想的“议行合一”体制,是以普选制和群众普遍参加管理为基础的高效运作的体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变成了党决定一切、民众没有民主权利的体制。到了斯大林统治时期,这一趋势更加强了,后来发展到与斯大林意见不同者都遭到了残酷的清洗与镇压,酒后说几句对领导人不满的话、偷听西方电台、上班迟到,都会被送入劳改营。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完全背离了苏共最初向民众的承诺,其特征是党政合一、党国不分、领袖至上,民众除了完成计划外没有任何政治经济权利。苏共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与《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那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相距甚远,与人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理想毫不相干。苏联人民一直生活在日月消费品短缺、住房紧张、粮食不足的社会之中,为了美好的未来,人们只能牺牲现在。 然而,苏联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并不妨碍苏共对自身所建立制度的自信。按照苏共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主义是继资本主义之后建立的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因此,苏联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未来,资本主义日益没落,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斗争在不断增强,资本主义最终会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1927年十月革命10周年之际,苏联的宣传口号便是:“把全世界引向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世界性的十月万岁!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个十年使资本主义走向了坟墓,第二个十年将埋葬资本主义。”在苏共的宣传中,资本主义社会被描绘成一片漆黑,矛盾重重,苏共的代表大会不断重复“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在继续加深”(直到苏共二十七大才停止)。正因为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长处,苏共在与西方发达国家交往中,也只是引进些技术(巴统组织对苏联实行禁运,限制其引进高科技),购买粮食,对于西方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概排斥。正因为如此,苏联的历次改革因缺少参照物,只是在计划经济的圈子里打转,改的只是计划数量多还是少、中央权力大还是地方权大等问题,不可能触动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这严重阻碍了苏联的发展与进步。最后,苏联自己发生了严重的制度危机。 苏联军事实力的增长,更增强了其制度自信 1929年斯大林抛弃列宁所倡导的新经济政策,实行“大转变”,国家发展的重心完全转到了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上。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和经营权,禁止私人拥有生产资料,苏联经济完全纳入到国家计划之中,连集体农庄何时播种和收割都得听命于上级的计划,集体农庄按国家的要求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哪怕农民因此挨饿(1932~1933年间曾饿死500~700万人)。苏联利用国家的行政权力,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用斯大林的话说,苏联要用十年、二十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50年、100年所走过的道路。苏联于1936年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到1938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依靠国家的力量,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有利时机,以疯狂的速度建立大型企业,1929~1941年间,苏联共建立了近9000家大企业,平均每年建600~700家,其中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是食品加工和纺织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机器制造、金属加工等重工业企业。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比1900~1913年一战前的俄国高1~2倍。⑥与1913年相比,1940年的工业总产值增长6.7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长12.4倍,而消费品生产只增长了3.6倍。⑦民众为了国家的强大做出了巨大牺牲,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相比,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在社会经济落后、无法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情况下,苏共的宣传部门动用一切力量去激发民众的政治热情、爱国情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依靠精神的力量,特别是民众的自我牺牲精神来保证国家的强大。 1945年苏联取得了卫国战争的最终胜利,战争也改变了苏联人。在战争中,红军战士一直打到柏林,许多人被德国掳去当劳工,他们看到的西方世界与苏共所宣传的完全不同:那里的民众生活比苏联富得多,基本没有城乡差别。战争结束后,他们强烈希望国家进行改革,从档案资料中看到,许多人认为由于苏联与美国结成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美国要求苏联解散集体农庄,给农民以土地和自由,苏共准备改变政策。这是民众的愿望,斯大林并没有顺应民意进行改革。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更让斯大林自信,他说:“获得胜利的是我们的苏维埃社会制度,苏维埃社会制度在战火中胜利地经住了考验,并证明它具有充分的生命力。……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苏维埃制度是比任何一种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优越的社会组织形式。”⑧战争中斯大林主要用民族主义情感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他没有解释为什么美、英、中也是胜利者,更不会说美国给了苏联多少租借物资。为了维护斯大林模式,苏共在战后又掀起了一轮轮大批判运动,其核心是全盘否定资产阶级文化,在科学和文化政策上大反所谓“世界主义”。苏联甚至还把斯大林模式推广到东欧,错过了最好的改革时机。 斯大林去世之时,苏联已是危机四伏,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苏共开始进行改革。首先停止了无理镇压,许多人从集中营里回来了,加大了轻工业品的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了农民的税收,扩大了农民的自留地,思想领域也开始“解冻”,反对个人崇拜。这一切激发了民众的热情,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959年世界上第一艘原子能破冰船“列宁号”下水、1959年苏联宇宙飞船到达月球、1961年4月12日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苏联的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开采、航空业、铁路和铁路机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成就大大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也让赫鲁晓夫更坚信社会主义能够战胜资本主义,他要“埋葬”资本主义。苏联制订了“赶超”美国的宏伟计划,宣布要在1980年建成共产主义。1960年1月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的报告中说:“正在取代腐朽资本主义社会的是一种新的、公正的社会,这种社会能为每一个劳动者保证平等条件和一切福利。在这种新社会的大道上开满了自由、平等、富裕和和平的美丽花朵,它的胜利的进军是阻止不住的。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赫鲁晓夫的儿子说,在与肯尼迪会谈时,“父亲向美国总统证明,过不了多久,苏联就会把美国远远抛在后面,资本家将会哀求着允许他们进入社会主义,什么条件都行。”⑨正是由于赫鲁晓夫的盲目自信,他的改革也只是修修补补,并未触动苏联体制的根本问题,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学习主要停留在引种玉米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军事战略力量的平衡。于是,苏联开始推行进攻战略,到处插手,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制度。苏共更加自信,资本主义的灭亡似乎指日可待,为了推进世界革命,苏联于1979年底侵入阿富汗。勃列日涅夫的好大喜功、盲目自信,使苏联由盛转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才逐渐认识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取代不了资本主义,他试图通过改革拯救苏联,但苏联已经积重难返。 苏联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失败了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是20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在这场竞争中,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败给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苏联东欧地区的国家都放弃了社会主义,转而进行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榜样的改革。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他们坚信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没有人愿意再回到苏联时代去。作为苏共的继承者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其纲领、目标和活动方式,与社会民主党已没有多大差别。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认为:“苏共丧失政权的最主要原因是,在长期一党专政的制度下,实行了‘三垄断’:垄断真理的意识形态制度,垄断权力的政治法律制度,垄断资源与经济利益的经济制度。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制,导致稍有不同于官方的意见,就会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就动用专政工具整肃、镇压,或投入监狱,或关进疯人院,或驱逐出国、剥夺公民权利;垄断了权力,使得苏共及其领导人的权力凌驾于政府和法律之上,出现了一个脱离人民的官僚特权阶级;垄断了资源和经济利益,使得社会经济生活缺乏活力,大量资源被用于军事工业,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对苏共的不满日益增加。而在苏联那样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往往会把对既得利益集团腐败专制的不满情绪转化为民族矛盾,一旦累积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就将导致民族动乱、国家分裂。”⑩ 苏共之所以长期坚持这种垄断一切的政策,不给民众政治经济权利,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坚信苏共决定一切才是社会主义。苏共领导人自认为他们所做的就是民众需要的,代替人民思考和决定一切,不相信民众自己有判断是非和选择的能力。管理人员由苏共组织部门挑选任命,造成民众与国家政权的分离,民众只是社会主义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国家仍是镇压人民的工具,苏联的法律基本是治民不治官,民众不能有私有财产,不能有思想自由,不能自由发表意见。商品短缺、排队购物成了苏联的最大特色,而到了一定级别的官员则有特供制,无短缺之忧。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接近美国的37%,人民生活实际上只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几近于零,苏联一个单位国民收入消耗的电、燃料、钢铁和其他资源是工业发达国家的1.5~2倍。这种社会主义违背了人类进步的历史潮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失败是必然的。 在苏联崛起的过程中,苏共一直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危机和苏联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但几十年过去了,与西方相比,苏联的国家强大了,人民却贫穷了。人们发现,苏共给他们描绘的美好蓝图只是海市蜃楼。当幻想破灭之时,苏联社会便发生了经济、政治、社会、精神的全面危机。为了摆脱危机,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改革,但民众已失去了耐心,群众的激进情绪给戈尔巴乔夫施加了重重压力,迫使其改革越来越激进,到1990年只好再转向,从完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向总统制、多党制、三权分立和市场经济转轨,“8·19事变”和地方分离主义打断了这一进程,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苏联的历史至此结束。 余论 在谈到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时,俄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麦德维杰夫说:“时至今日,我们才开始懂得,衡量社会主义进步性的主要标准既不是劳动生产率,也不是生产规模,而是社会主义所能给予的现实的人道主义、人的发展条件和机会、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苏联的教训警示人们,社会主义制度并不具备天然的优越性,只有充分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尊重民众的自主选择,不断顺应环境的变化进行改革,社会主义才有生命力,才会最终超越资本主义,拒绝与现代性相关的世界基本趋势保持一致,其后果是严重的。 当今的俄罗斯,经过20年艰难的转型,现在已经走上了发展的正轨。苏联时期那些好的做法,如:公费医疗制度、义务教育制度、为困难家庭提供住房、鼓励生育等好的政策基本保持下来了,革除了官员不被选举和监督、没有宪法保障的自由、人治大于法治等弊端,找到了一条把本国特点与世界发展潮流相结合的俄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俄国民众从近10年国家的迅速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尽管俄国社会还存在许多问题,但俄国不会再发生大的动荡,更不会发生制度的更迭。 【注释】 ①Зубов А.Б.(под.ред.)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XX век,1894~1939,с. 218. ②③④《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一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531~532页,第533页,第57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 ⑥Тимошина Т.М.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Москва.2000.с.267. ⑦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5卷,周邦新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51页。 ⑧中央编译局:《斯大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75页。 ⑨[俄]谢·赫鲁晓夫:《导弹与危机—儿子眼中的赫鲁晓夫》,郭家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442页。 ⑩赵灵敏:“‘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相信共产主义’—专访俄罗斯共产党总书记久加诺夫”,《南风窗》,2009年第24期,第33页。 Тимошина Т.М. Экономческая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с.354. [俄]罗伊·麦德维杰夫:《俄罗斯向何处去—俄罗斯能搞社会主义吗?》,关贵海、王晓玉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第234页。【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责编/边文锋 来源: 人民论坛(总第407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