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律:关于衡量英国衰落的标准问题——评罗宾斯坦(W. D. Rubinstain)的《资本主义文化与英国衰落》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2:11:52 爱思想 陈晓律 参加讨论
自马丁·威纳1981年出版的《工业精神与英国的衰落》获得巨大的成功后,对英国文化与英国衰落的探讨就成为英国学术界一个特殊关注的领域。在众多的探讨者中,1993年出版,1994年又再版的罗宾斯坦撰写的《资本主义文化与英国的衰落1750-1990》(W.D.Rubinstein, capitalism culture & decline in Britain,伦敦1994年版),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视野来分析这一研究领域中的若干问题,并在实际上构成了对马丁·威纳观点的一种挑战。 马丁·威纳认为英国文化是导致英国衰落的重要因素,并自80年代以来影响了一大批学者。这些把文化归结为英国衰落原因的学者认为,英国文化导致英国衰落的原因首先是英国文化反对企业家精神。这种反对集中反映在英国的教育制度上,尤其是免费的公立学校和大学,因为从维多利亚初期开始,这些机构就是英国商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地方。传统的学校主要是培养英国绅士,把赚钱看作不是一个有教养人的行为。此外,英国文化和英国教育反工业化还表现在另一方面,那就是它绝对反对城市化。他们把工业化以前的英国田园生活式的贵族看作是理想的社会状态,并认为这种土地贵族的生活远远高于都市生活。英国的上院和国教会,立法体系和教育制度也都是经济迅速发展的障碍。总的来讲,与美国和日本的教育结果不同,英国文化是反资本主义的,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公平的,它只有利于工厂主,而工人阶级则成为其牺牲品。这种观点不仅在左翼中根深蒂固,而且在英国的保守主义者中也有牢固的影响。所以,尽管整个英国社会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但它的根依然深深地扎在工业化以前的社会中,并未做好应付现代社会挑战的准备。实际上,在1990年出版的《英国文化与经济衰落》的论文集中,作为编撰者之一的罗宾斯坦就已经对上述看法进行了归类并对英国文化导致英国经济衰落的观点提出了疑问,尽管这本论文集的主题是探讨英国的文化价值、社会僵化、教育中的传统主义与英国在维多利亚以后衰落的关系。1 按罗宾斯坦的看法,英国的衰落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要一个面积相对狭小的岛国长期承担工业化国家的领袖,在面积更大的德国和美国工业化以后,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英国让出工业化国家的领头位置,其实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正常的结果。学者们在不厌其烦地引用各种数据来证明英国经济衰落的时候,数字虽然绝对准确,但他们将1850年,即英国工业最辉煌的顶点作为参照系,本身就是问题。当时英国是世界唯一的工业国,其工业制造的能力和绝对数量自然是世界第一。但到1913年,世界已经有将近一打的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尽管英国的工业表现比欧洲国家都要好,但要它依然拥有1850年的领头羊地位,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学术界广泛认为维纳比别人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不仅仅是分析经济因素,而是认为经济因素本身不足以说明问题,根本原因是英国反对工业化与都市化的价值观念。英国民族所接受的ENGLISIHNESS完全排除了工业主义。2但罗宾斯坦认为,这些看法是完全错误的,维纳使用的材料有问题,因为文学家赞美英国的田园风光,并不表明整个社会就反对工业文化,同样重要的是,英国企业家购买田产,与贵族联姻是从中世纪末就开始的事情,并非始自工业化以后。而在1870年以前,英国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竞争对手,在这样的前提下谈英国的经济表现,总有较为空泛的感觉。 罗宾斯坦认为,所有这些文化批评的标准,主要是出自一种制造业拜物教的心理。把制造业等同于整个工业,把制造业的比重看成是英国经济是否衰落的主要标志,甚至在新的信息产业出现以后,英国学术界评价英国经济的标准也依然没有变,这种状况显然是不大正常的。 罗宾斯坦进一步指出,维纳一再重复的观点,即英国本已成为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但在1870年以后它的工业和制造业优势地位开始下降,本身就是一个神话。英国从来不是一个彻底的以工业和制造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它本质上始终是(即便在工业革命的高峰)一个商业的,金融的,以服务业为经济基础的国家。就是在1815-1870年间,它最具经济优势的行业也是商业和金融业。(罗宾斯坦书,第24页)实际上,1870年以后英国工业生产水平的相对下降,是与英国工人收入的相对提高对应的,也是英国经济资源与企业家注意力向更有利可图的方向转移的结果。这完全是经济方面非常理性的行为,是英国企业精英对未来发展机遇的一种理性的认识,与英国文化,英国基本的价值观念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伦敦一直就是一个商业与贸易的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就英国的所得税比例看,现代伦敦的中产阶级在这方面的贡献一直占全国的50%,1812-1867年间,兰开夏与约克在所得税方面的比例有所上升,但在其高峰,也不过只占22%,以后有所下降,在1912年左右为19%。(罗宾斯坦书第28页)就是在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的19世纪中期,工业与制造业也只占其就业人数的40.9%。(罗宾斯坦书第33页)也就是说,以伦敦为代表的商业与金融,始终是英国经济的中心。同样,现代英国历史也一再证明,英国的发展一直得益于其文化而不是相反。英国教育的普及,与其说是将贵族式的观念传播到下层,不如说是培养了有知识技能的劳动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文化分析"只是提供了一种对英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的"解释"。 罗宾斯坦认为,文化批评的标准本身也是一个问题。一个民族当然有它的民族特性,文化或许是这种特性的集中体现形式。但这种文化如何有机地与本国的经济表现联系起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维纳把英国的文化与1870年以后的英国经济衰落联系起来,实际上是很牵强的。因为英国的文化在1870 年以后,发展的总趋向是更加理性,更加实证,而这样一种趋向会与反工业,反资本主义发生密切联系,总是一件令人难以信服的事情。更何况,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概念,对文化的定义在学者中很难得到共同的标准。如果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我们只能说,英国文化的特点是更加经验主义,更加平和,更容易妥协,更加宽容,相对缺少其他民族中的那种极端主义。这种非极端的倾向或许不利于鼓励人们疯狂工作,但也肯定不会是一种阻碍经济发展的文化。如果与世界其他民族,尤其是欧洲大陆的民族比较,我们只能认为英国文化更加同情商业活动和企业家的生活,当然也包括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如果从更加具体的经济指标分析,德国的资本主义,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资本主义一样,与英国相比,是由极小部分前工业时期的资本家主导的,而不是英国那种更尊重个人自由,主要由私人资本构成的资本主义。然而,由于德国的商业与金融等行业一直不如英国,所以德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大于英国,如1912-13,德国国内产值的44.6%为工业,服务和运输占32%,农业为23.4%。(罗宾斯坦书第55页)更为令人惊讶的是,德国在文化方面具有真正反资本主义,反自由主义和反现代性的若干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最终产生了法西斯主义;但这种十分强烈和明显的反商业文化,却一点也没有影响德国经济的表现。佛兰西斯·福山对此所做的解释是,市场取向型的威权主义政权在发展经济方面比纯粹的民主政权更为有效3,果真如此,则使得以文化标准来分析一个国家经济兴衰的立论更难以立足了。 即便是美国,其主流文化也并不赞赏资本主义,很多美国知识分子高度评价极端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的美德和长处,但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则怀有敌意。罗宾斯坦分析美国的主要大学,尤其是常春藤大学,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对资本主义更是充满敌意。这些精英大学的教师自然对华尔街的商人持不友好的态度,他们的学生,则通常是被左翼控制的,其主要标志就是反资本主义,反军国主义,反西方的价值观念--从他们的报纸和其他活动中都非常集中地体现着这一点。即便是从"雅皮"时代,到里根革命,美国主要大学反资本主义的传统也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如果这样的情况带有某种普遍性的话,那么,我们只能认为,高级文化与知识精英的态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影响是与它的经济实力相关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大,它的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也就大。于是,人们便自然地将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与它的文化联系起来。然而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实际上是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和影响的,在这些因素中,文化恰好被证明是最小的一个。 即便在文化领域,英国教育对于英国经济的表现其作用也更多是正面而不是相反。尽管很多成功的商业人士其子女不一定继承自己的事业,但这些接受过教育的下一代,却大多数进入了英国的各种著名的公司。事实上,很难想象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会把子女送到那种完全敌视自己活动的学校去接受教育。相反,由于现代教育市场的出现,人们有更大的权利对学校的教育方式进行选择,而不是学校可以任意左右人们的教育需求。至于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则是大多数到英国的各个著名公司就业。这些被英国的精英学校培养出来的"绅士",决不会是反资本主义文化的斗士,他们都是力图在新的商业活动中证明自己才华的青年精英,他们只能使自己就业的公司更加具有活力。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个英国的公司,不是以牟取最大利润为自己的宗旨,而愿意容纳那些根本不能为自己的公司创造利润的"绅士"。可惜的是,这样一种简单的道理,竟然被很多进行严肃研究的学者忽视了。 至于将经济表现与文化进行简单联系,更是一种容易误导人们曲解问题实质的研究方式。二战后,英国公司的利润的确有一个很高的增长时期,在50年代中期以前,英国公司的平均利润曾高达25.2%,而到70年代,则下降到12.1%。(罗宾斯坦书,第86页)但这种繁荣和衰退肯定与文化无关,因为在这样一个短暂的时期内,文化不可能一会儿在促进经济发展,一会儿又加速经济衰落。真实的因素应该是,工会增加工资的压力,经济发展阶段性的调整,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否适当,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当然,石油危机肯定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外部因素。笔者认为,这样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些是可以预测的,有些是不可能预测的,有些是与世界经济的总发展趋势有关的,有的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有关的,但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把它归结为文化因素--这样虚无飘渺的解释,总使人觉得若有所获,也使人实际上一无所获。 当然,"文化标准"问题,只是一个在更大范围内对当代英国的总体评价的问题。问题在于,现代英国的意义难道仅仅是一个工业国家吗?它在近现代的一系列变动使它形成了以工商业与金融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工业革命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必然产物。但现在人们似乎已不再将这些一直支持英国发展的因素加以重视,而是只看重工业,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正因为始终将英国经济的表现集中在重工业上,所以,英国衰落的实际情况被人们夸大了。因为英国的金融服务等行业的表现,似乎已经被人们从经济的范畴清除。如果从这些行业的表现看,即便在1990年,希斯罗机场依然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年输送旅客达43000000人,远远超过美国最繁忙的芝加哥机场(25600000人);英国的几家大公司,依然名列世界最大的公司行列;英国工人的生活水平到二战结束一直高于欧洲各国,而这一类的数字似乎很不愿意被经济学家作为比较的指标。(罗宾斯坦书第39页)截止1990年,英国人民的生活标准,与最富裕的美国和德国不相上下,从英国历史的角度看,1970年以来是英国经济表现最好的历史阶段。问题在于,为什么人们始终还是不愿认真对待这种客观的指标,而将"英国衰落"作为一种无可争议的前提?罗宾斯坦认为,关键还是对经济的评价标准,在几代人的眼中,只有制造业才是"正统"的事业。只有制造业才是生产性的行业,而服务业等似乎并非生产性的行业。而他在考察了英国飞机制造公司与旅游公司提供的经济数据时认为,它们都能赢利,而且获利相差无几,这种赢利在本质上对经济发展而言是没有区别的,英镑就是英镑,不是别的东西。所以,或许人们在今后不能再以纯粹的工业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而应该代之以一个新的指标,即一个国家拥有的国际性大公司的数量以及它们掌握各种核心技术的程度。 综观全书,笔者认为,罗宾斯坦著作的价值在于它开始触及到一个英国研究过程中的悖论:即人们在讨论英国衰落的时候,与那些分析英国之所以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基本因素几乎完全一样。这一悖论,也是笔者在关注这一问题时逐渐感受到的。英国近代的经济起飞是这个民族在观念,体制与人类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持续创新的最终结果而不是相反,现代世界实际上已经将英国的议会制度,法治精神,个人自由以及人权保障等等,作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价值准则,当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依然具有强大的活力时,它却反而成为了英国衰落的根源,总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事实上,如果把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真正放在同一个层面上分析,很难有学者能将自己的研究自圆其说。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对英国衰落原因的分析也是对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历史地位的评价,当然也是人类是否能够有效地继承人类那些有价值的精神遗产的重要工作。如果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划分的话,可以认为英国文化遗产中有一种是属于那种具有恒久意义的东西,或者说是构成一个社会的基本原则,如自由,民主,法治等等,这些东西至今尚无人否认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另一种是属于器物层面的,即具体的制度性安排与经济对策,如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等等,这后面的一类是需要根据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也不会有一劳永逸的时候,而目前的研究,似乎总是将后一种"文化"与前一种"文化"相互混淆,使人始终不得要领。为了避免这种混乱,以后在对英国"衰落"问题的研究中,似乎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种大而无当的"文化"标准与"文化"概念了。 (原载《世界历史》2002年5月) 注释: 1 皮特·配恩与罗宾斯坦等编撰《英国文化与经济衰落》(Peter Payne, W. D. Rubinstein, Harold James, British Culture and Economic Decline),伦敦1990年版,第59页。 2 马丁·维纳,《英国文化与英国衰落》(Martin J. Wiener, English Cultur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Industrial Spirit),企鹅丛书,剑桥1985年,第5页。 3 佛兰西斯·富山,《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