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漫谈史学论文的写作

    清代桐城派散文家主张“言有物”、“言有序”,其集大成者姚鼐在致友人秦小岘的信中说:“鼐尝谓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词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惜抱轩文集》卷六)在《述庵文钞序》中又说:“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惜抱轩文集》卷四)从姚氏所论可以看出:词章(或文章)在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之重要,说三分天下有其一并不为过。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谈论史与文的关系时强调:“夫史所载者事也,史必藉文而传,良史莫不工文。”(《文史通义·史德》)其意是说,史以载事,史以文传,有作为的史学家没有不花大力气“工文”的。当代史学工作者也要千方百计从古今中外的史学美文经典中吸取营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工文”的“良史”。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笔
     迄今为止,史学界仍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史学论文必须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只有板着面孔进行经院式的说教,才能显示学问的严肃和精深。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历史著作就别开生面,清新活泼,引人入胜。他们的作品既可作为理论经典来读,又可作为史学经典来读,还可作为美文经典来读,使人在接受理论启迪的同时,感悟其文采魅力。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历史学家,胜似历史学家。他们研究19世纪世界历史特别是德国和法国历史的创获,是当时职业历史学家望尘莫及的。他们的史学力作得以超越时空,不胫而走,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都有一副好文笔。
     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笔,要特别留心他们“炼意”和“炼句”的功夫,力争从他们的每篇著述中发现几处经典表述。65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期号召全党改进文风,“下苦功”学习语言,并指出学习途径之一是“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学习外国语言的“新鲜东西”,首选自然是各国的名家名著。对于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熟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特别是他们的史学著作。
     (二)学习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的文笔
    古往今来,喜欢读司马迁《史记》的人数不胜数,只要展卷披览,就会爱不释手。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司马迁撰文善于剪裁史料,特别是从“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的史料中“择其言尤雅者”,用典型史料支撑立意和布局,寓论断于史料之中,夹叙夹议(叙可理解为史料,议可理解为论断),水乳交融,彰显文章的特点和亮点,是一个重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4月27日,当代中国研究所举办国史讲座第37讲,由我所资深研究员田居俭做题为“史学工作者要有一副好文笔——漫谈史学论文的写作”的学术报告,本刊摘要发表。
     司马迁不仅是纪传体史书的开创者,而且是当代人治当代史的先行者,对今天研究当代史的人更有启发。为了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建议大家读点《史记》,因为不作专门研究,可以不考虑版本,也不必全读。《史记》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可以优先选读《本纪》、《世家》、《列传》三类中的若干篇或段。《史记》是用古代汉语撰写,读一遍未必全懂,不妨借助工具书反复阅读,锲而不舍,必有收获。
     (三)学习现代史学大师翦伯赞的文笔
     翦伯赞是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他的著述立论扎实、析理透彻,文华而不失真,美词而不害意。他在著述中对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处理恰到好处:以形象思维丰富逻辑思维,以逻辑思维深化形象思维。所以,他的文字表述如行云流水,清新亮丽,不枝不蔓,干净利落。他从事史学著述用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国人通用的现代汉语,对于和他生活年代并不遥远的当代人来说,容易心领神会,直接受益。建议大家选读一点他的论著,如《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三卷本),《中国史纲》第一、二册,《历史哲学教程》等。
     (四)磨炼一副博采众长的好文笔
     良史工文,博采众长,磨炼一副好文笔,这是历代史学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怎样才能实现这个追求呢?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里提出的一个主张是切实可行的,他说:“前人说,多读、多作、多改。今易一字,为‘多读、少作、多改。’”。“多读”,就是不厌其多地研读他人的作品,特别是史学美文经典,像蜜蜂从数以百万计的花朵中采集花粉酿蜜那样。“少作”,则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多一些精品意识,写一篇是一篇,不贪多凑数。“多改”,就是惜墨如金,反复修正,尽量将文中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掉,做到“篇无剩句,句无剩字”。而实现“两多一少”的关键,就是多写短文。因为文章由短拉长易,由长缩短难。短文必须言之有物,拒绝“注水”,容不得半句空话和废话。这样的文章,才能谈得上精美,才有文采可言。文采的要素很多,最重要的莫过于“简洁”和“飞动”。所谓“简洁”,就是剪裁的功夫。所谓“飞动”,就是要使文章感动人。
    根据自己多年的切身体会,我以为,史学工作者要有一副好文笔,为文就要力求“三精”,即精确、精练和精彩。精确是概念、判断、推理准确,不模棱两可,不似是而非;精练是材料取舍得当,与观点水乳交融,不拖泥带水,不画蛇添足;精彩是行文释义奇巧,语法修辞考究,不矫揉造作,不以词害意。能做到这“三精”,文章自然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文了。为了磨炼一副好文笔,必须在文章的谋篇立意(特别是大小标题与开头、结尾)和遣词造句上下功夫。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能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必须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前人撰文特别讲究开头,主张开头要有吸引力,能使人欲罢不能。结尾也很重要,这是一篇文章能否给人留下长久记忆的关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