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大胆使用直升机运载小规模空降兵进行穿插迂回,取得了显赫战果。 中东战争是指1948年起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多次战争,也称阿以战争。中东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连接处,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法对中东的控制日渐消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这一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因此,中东战争不仅是阿、以的对抗,也同时具有美、苏争斗的性质。到80年代止,中东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已进行了5次,除第一次外,各次都使用了空降兵部队,空降作战成为中东战争中的主要作战样式。 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的空降作战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7月26日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0月29日英、法、以色列为重新控制运河,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向埃及发动了武装入侵,战争爆发。首先,以色列向西奈半岛发动进攻,接着英、法参战,攻占塞得港和富阿德港,至11月6日午夜,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英、法、以同意停火撤军,战争结束。在9天战争中,英、法、以都进行了空降作战。以色列作战情况: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当时在西奈半岛作战的以军S-58直升机。 以使用了12个旅分4路发起进攻。北路为第1、11、27步兵旅,指向北部海岸公路;中路为第4、10步兵旅和第7装甲旅,担任西奈半岛中部作战;南路为第202空降旅;另沙姆沙伊赫一路为第9步兵旅。南路首先发起进攻。10月29日16时,以色列第202空降旅的1个营,在西奈半岛的米特拉山隘空降,以此揭开战争序幕。使用C-47型运输机20架,伞降495人,跳伞高度为450米。伞降时有10架战斗机护航。由于埃军毫无防备,空降兵着陆时没有受到任何阻碍,当即占领了米特拉山隘的东端。21时,又由9架运输机空投了8辆吉普车、6门106毫米无座力炮、2门120毫米迫击炮以及弹药、水、医疗器材等。与此同时,集结在以、埃边境的第202空降旅其他人员约3000人,乘汽车从地面向米特拉山隘开进。途中只经小规模战斗,于30日22时30分进到米特拉山隘与空降营会合,行程250公里。米特拉山隘全长30公里,东端为海坦谷地,西端为米特拉谷地,中部为碟状台地。海坦谷地长6公里,宽50米,两侧为悬崖峭壁,地势险峻。以空降兵占领米特拉山隘东端后,埃军曾派出3辆汽车到空降场侦察,遭到以空降兵伏击,1辆被击毁,其他回到沙特报告情况。10月30日9时,埃军派出了1个步兵营向米特拉山隘开进,遭到以军炮火拦阻,双方形成对峙。10月31日12时,以空降旅从地面进入后,力量增强,派出1个营向西端进行攻击,企图占领整个山隘,在埃军的猛烈还击下,以军伤亡158人,被迫退回,米特拉山隘从此由双方控制各占一端。11月2日中午,以军空降第202旅又以两个连在西奈半岛南部的托尔地区空降,同时1个空降营从地面经苏德尔角南下,支援空降连,当天占领了托尔。当时,担任攻占沙姆沙伊赫的第9步兵旅在经过140公里的上坡沙漠地带时,进展缓慢,至11月2日13时只前进了100公里,并要停13小时后才能继续前进,而在苏伊士运河方向上,以军已进到距东岸15-16公里处。以军总参谋部担心第9旅进展太慢,会影响整个行动,遂将已占领米特拉山隘的空降部队赶到托尔。在第202空降旅的策应下,以军11个旅侵入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英、法作战情况: 以色列向埃及开战后,英、法空军于10月31日19时轰炸了埃及的铁路、防空武器阵地和兵营,11月1日至3日,舰载飞机轰炸了阿拉伯沙漠机场,炸毁埃军飞机260余架,11月5日拂晓又轰炸了塞得港和富阿德港的防御阵地,11月5日18时20分开始进行空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