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研究(6)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7:11:52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赵映诚 参加讨论
从这种“和谐”观念出发,于是谓谏为忠。做臣子的不能不忠,而忠的体现是谏,谏和忠形成了辩证的统一。《晏子春秋》中,记载有晏子和齐景公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问题。晏婴认为,君臣之间的和谐绝不是同一,绝不是唯君是从,而是相反,“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晏婴是齐景公的谏臣,“忠”和“谏”在他那里达到了最完美的统一。由于晏子的才干和能言善谏,而得齐国三代国君重用,于是大夫梁丘据不解地问:“晏子事三君,君不同心,而子俱从焉,仁人固多心乎?”晏子说:“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11](P366)这里的一心,就是“忠”,忠与谏的和谐统一,应该说是构成谏官制度及其得以延伸的重要思想基础。 |
- 上一篇:梁氏父子与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
- 下一篇:齐鲁文化的整合与中华文化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