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能否被称为战役 四渡赤水是否真是“神来之笔”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1:11:54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普遍的观点认为,四渡赤水一战中毛泽东功绩卓然,以至于后来这场战斗被奉为主席的“神来之笔”。不过,关于这场战役一直存在两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一个是四渡赤水能否被称为战役,另一个则是四渡赤水是否真是“神来之笔”。 长期以来,为了突出毛泽东的功绩,把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之战极力拔高。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争论较大的主要是两个问题: 一是“四渡赤水”能不能称为战役?有的学者说四渡赤水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战役,四渡赤水各有各的决策过程,属于一个时间段内的多次作战行动。刘晶芳、刘振清:《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述评》,《党的文献》2005年第1期。有的学者还提出,战役应具备五个条件:(一)有一定的战略目的;(二)有统一的作战计划;(三)有一定方向上的行动;(四)在一定时间内行动;(五)包括若干次战斗。而四渡赤水只符合第五个条件,因此四渡赤水只能说是长征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不能称为战役。元江:《“四渡赤水”不宜称作战役》,《南开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二是“四渡赤水”是不是“神来之笔”?有的学者认为并不都是“神来之笔”,因为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有四个失误:战略行动上,不适当地强调进攻;渡江战略方针的制定实施,一开头就遇到了麻烦;一次关键性战斗受挫(土城青岗坡之战),使红军一度丧失主动权;以己之短,击彼之长如鲁班场战斗。元江:《试论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中的失误及其原因》,《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有的学者还说,四渡赤水的前三次与第四次的指挥风格与作战结果截然不同,真正由毛泽东指挥并体现其风格和精髓的应该是第四次渡赤水,即奇袭贵阳,因此对四渡赤水不能一概而论。刘晶芳、刘振清:《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述评》,《党的文献》2005年第1期。 对于红军在四渡赤水中的某些失误甚至失败的原因,有的学者也作了分析,认为是对战略退却的现实缺乏足够的理解;未能始终如一地发挥运动战的特长;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对困难认识不足,等等。元江:《试论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中的失误及其原因》,《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有的学者还说,土城之战和一渡赤水仍是“左”倾影响在军事上的惯性表现,遵义会议在组织上、军事指挥上转变的不完全性。徐波:《对四渡赤水前后红军军事转折问题的再研究》,《军事历史》1994年第4期。有的学者还提出,对于四渡赤水战役的意义应给予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评价:四渡赤水的胜利证明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确能挽救危急中的红军;同时,四渡赤水的部分失利也说明了新的中央领导同样是人,而并非后人所说的是“如神”。赵晓石:《生机与危机同在,希望与考验并存,再探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 我也认为,四渡赤水只是连续的几个战斗,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战役,因此不应再称为战役。至于对四渡赤水的评价,应该客观,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不应该过多地溢美、拔高。把“四渡赤水”说成“真如神”,是20世纪60年代个人崇拜的产物。 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对那些个人崇拜的东西不应该再继续下去。 本文摘自《中央党校教授讲党史(上)》,作者:郭德宏,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