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故事 > 民间故事 >

龙湖的传奇故事(3)

苏轼《戏弟子由》讲的是苏辙的书屋,意思是苏辙书屋小到碰头的地步,其实这比喻了苏辙当时的心情。直到数百年后,苏辙的小书屋才被后人改造。明成化六年(1470年),陈州知州戴昕重修“读书屋”,建成八角琉璃亭,亭基修成船形,象征“宦海扁舟”,写照了苏辙的宦海仕途。清康熙年间,重修了苏亭,并题为“颍滨亭”。清金允宜有《苏亭莲舫》诗,其中写道:“苏湖亭外藕花浮,千载芳踪说子由。几处清歌来画舫,一行白鹭下汀州。碧桐逃暑宜中夏,绿柳摇风似旱秋。茂叔风流堪步武,每逢佳日喜来游。”
    关于苏辙读书台,淮阳民间有个传说,说是宋神宗熙宁初年,苏辙被贬到陈州府做教谕。他是大文学家,又是大政治家,哪里有心思做这个陈州教谕啊。他整日心里闷闷不乐,可也奈何不得,只有读书解闷,闲时到龙湖散心。
    一天,苏辙读《易经》解闷,心里忽然开了窍:日有升落,事有转变,自己在朝中已做了那么多年大臣,应当满足了,何必为那些办不到的事整日忧心忡忡!
    尽管他这样想,这样劝自己,但只是除除心焦,哪里能解心头之不快呢?他来到龙湖西北角,划起一只小船,正划着下意识地想到,别人看不起我,我又怎能自暴自弃?身在陈州的八卦乾天之位,以小比大,我苏子由何不在此修台读书自乐呢?于是,苏辙告诉陈州知府,说要用自己的俸禄在龙湖里建一个读书草庵。
    那时候,龙湖里大部分是水,水里也有一片片高地。苏子由在湖西北那一溜露出水面的龙脊样的地上建了一个读书庵,茅草盖顶,简陋朴素。这儿湖水无边,水碧草绿,寂静异常,确实是个读书的好去处。从此以后,苏辙公干之余,就在这里读书消愁。
    不久,苏辙的哥哥苏轼到陈州来看望弟弟,兄弟俩常常游船于莲叶蒲苇间,赋诗唱和,消愁解闷,好不痛快!
    一天,苏轼陪苏辙读书后出来散步,问道:“这读书台位于水中是何意啊?”
    苏辙回答道:“水是阴,台是阳,这叫负阴抱阳。”
    苏轼说:“这台高出水面,犹如一船。”
    苏辙立时回道:“水载舟也覆舟。宦海若舟,我这只小舟叫大海淹没了。”
    苏轼拍手笑了,摇摇头,说:“天大则才公,地厚则才久。”
    苏辙笑着说:“全在我心中呀!”
    苏轼在陈州游玩多日之后,登舟返回任所。
    苏辙送走哥哥,走进读书庵,倚柱向东南望去,水天泽国,蒲苇丛丛,心境一下子舒朗开了。路有千条,条条都能通京都,条条都能为国为民,我何不放弃官欲,俯下身去写下时事的千古诗篇呢?由是,苏辙开始以淮阳为题,写诗作赋,为陈州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
    后来历代的陈州知府,为了纪念这位文学家,都不忘读书台的修缮,一代接一代传了下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