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暗含"五丁开山"故事 五丁桥由此得名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3:11:11 华西都市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桥名由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年李白的名诗《蜀道难》,让世人记住了蜀地“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窘境。重要的是,《蜀道难》里,也暗含了一个极为悲壮的“五丁开山”故事。 四川地方志里多有这样的记载:古蜀时期,蜀王锐意改革,想打通前往中原的道路。可北上路途艰险,崇山峻岭,豺狼出没,虎豹当道,蛇蝎恶毒,瘴气剧毒,危机四伏,谁敢担此重任?五位壮士挺身而出,自愿开路。他们在五丁桥头摆下烛台,喝下乡亲们捧上的壮行酒,高唱战歌挥泪北上。然后,五位壮士率数万大军,数千能工巧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铲除毒虫,开垦荒土,疏通河道,兴修水利,所到之处民众拥戴,蜀北大地一片繁荣昌盛。 后来,五丁进入秦岭深山老林中,峻岭高耸入云端,飞鸟不敢展翅,苍鹰扭头离去,老虎和豹子吼声如雷,众人脸色突变,双手颤抖不止。五位壮士中的老大“雷”大吼一声,手持巨斧率先冲上山去,好一阵昏天黑地,虎豹们纷纷逃亡荒漠……兽患平息了,壮士们也终于把通往中原的坦途开通了。 从成都市北门进入市区,由五块石通往一环路,自白马寺前行百余米,架在府河上的这座桥就是大名鼎鼎的“五丁桥”。它北接五丁路,南接北较场西路,横跨武都路。这里在1936年建过简易的木桥,当时叫王爷庙桥。建国后在1960年改建为砖砌拱桥,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是近年来新开东城根街北延线时新建的。 自古以来,成都城北方向就是对外交流的重要出口,也是成都迎接北方宾朋的重要通道。清代的中央官员从北京来成都,都是从陕西入川,沿“官道”(今川陕路)从成都北门入城。明清时期,成都北门叫大安门,又叫迎恩门,而五丁桥是北大门进出城的必经之路,各类农副产品在这里聚集。 相传“五丁开山”时,五丁力士还专门去西蜀开明王爱妃的故乡武都(金甘肃西和县南,一说绵竹市北之紫岩山)担土至成都,为其营建规模宏大的墓冢,后世将其称为“武担山”(地址大约在今天成都军区大院内)。 三国时期,武担山更因刘备在此登基而为人熟知。武担山现位于江汉路成都军区大院内(在清代为北较场,是驻扎军队的营房和练兵演武的大操场),但它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高约20米、宽40米、长100余米的小土丘,六角七层的宝塔屹立在上,为成都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为了打破四川军阀完全统治四川的局面,决定在成都建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也就是过去的黄埔军官学校)成都分校,并将建校地址选在了与五丁桥相邻的北较场。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蒋介石飞来成都住在北较场。成都地下党员计划暗杀他,方案是用迫击炮炸掉蒋住的房子,但因情报无法确定蒋住的具体位置,计划流产。当年12月成都解放前夕,蒋介石从北较场的黄埔楼逃到凤凰山机场,飞往台湾。 作为抗战期间成都重要的防空疏散要道,五丁桥见证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的抗战史。1935年,成都对旧的大城墙进行了最后一次维修,主要是为了战事到来时的防御。在抗日战争开始之后,旧城墙又被开了几处豁口,以便城内居民“跑警报”。新中国成立之后,成都的城墙陆续拆除。五丁桥南边、北较场西北角的老城墙,长约百米,是在原来的遗址上重建修复的,很完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