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故事 > 民间故事 >

扬州马监巷名称来由:与明朝马政制度有关

核心提示 
    农历马年将至,其实,扬州有很多带“马”字的地名。比如,市区有马神庙、马监井、马坊巷;高邮有马棚;宝应有白马湖;江都有嘶马;仪征有马集……说起扬州带“马”字的地名不可谓不多。
    扬州“马”地名不少
    马乡在大刘庄四间屋一带
    还有一个月就是农历马年,有关马年的话题被人们挂在了嘴边,甚至连被广大网友调侃的“马上体”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殊不知,扬州也是一座和马有着密切关联的城市,很多地方甚至至今还留有带“马”字的地名——比如马监巷、马坊巷、马神庙、马摆渡、下马桥、洗马桥、大马桥……扬州含“马”字的地名真不少。
    据了解,扬州“双东”的马监巷,就是明代专门管马而设的机构。马在当时非常重要,特设机构专门管理马匹的使用与生存发展;有管马的机构也就有专门放牧马群的马乡,马乡地方广阔,一马平川,为的是方便练马、养马;其地有多家养马专业户,他们被指定专门养马。地点在七里甸西大刘庄四间屋一带,上年纪的人仍称此地为马乡。
    扬州有专门贩马、租马和用马的马坊巷。在南门外,有马摆渡。扬州用“马”命名的桥也不少,止马桥在东关薛家巷前,因明朝正德皇帝驾过此桥,为此立碑,文武百官必须于桥前下马下轿过桥,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后来改朝换代,人们以同音名改为芝麻桥。至于洗马桥,则与明朝大将常遇春有关。
    马监巷
    与明朝的马政制度有关
    中国剪纸博物馆在马监巷南端。说起马监巷,当然也与马脱不了干系。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开始实行官牧,在民间推行养马政策。扬州的这条马监巷就和关于马的制度有关,明代曾在这条巷子里设过牧马监署。
    史料记载,南宋隆兴时曾在扬州设过马监,《宋大城图》中明确标注着马监巷,当时的马监巷在今南门遗址的北侧,在江隆大厦这一块地方。明初,边关戎事不断,更需大量的马匹,因而明王室对马匹特别重视。从洪武、永乐年间开始,围绕着“官牧”和“民牧”,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马政制度。《明史》记载,洪武六年(1373年)开始实行官牧,设太仆寺、牧监、牧群等部门督理国家马匹牧养与使用事宜。洪武七年(1374)设有5个牧监,下辖98群马。此后陆续增设,至二十三年(1390年)增加到包括江都、仪真、六合、天长在内的14个牧监,并建立衙署。《嘉靖维扬志》记载,江都的牧马监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建立了。
    永乐初年,官牧全面改为民牧。在依“丁田”(人力物力)派养制的基础上又推行减赋优惠。弘治六年(1493年),明政府又推行“免粮”(税粮)养马制,扬州府每200亩领养公马1匹,每300亩领养母马一匹,都享受优免田赋的待遇。
    永乐以后,马政逐渐衰败,官养、民养马匹逐渐难以满足军需、官用,只得开设马市,以其他货物换取马匹。当时马匹官控,马市官设,马匹出售要洗干净才有好卖相。今离马监巷不远的湾子街上的马市口、洗马桥;东关街上的马坊巷、大草巷、小草巷都与马有关,是留在地名上的遗迹。一直到清代,全国官设马市才逐渐废止。
    江都嘶马
    岳飞在此大胜金兵
    实际上,扬州和“马”字有关的地名,不仅局限于扬州市区,在宝应、高邮、江都、仪征等县市都有很多带“马”字的地名,比如,宝应有白马湖、马墩、马厂、驻马街;高邮有马棚;江都有嘶马;仪征有马集等。
    在这些带“马”的地名中,当数嘶马的名气最大,据说与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有关。据史料记载,南宋时金兀术率部南下进犯,宋高宗赵构迁都杭州。当时,岳飞驻守郭家村,岳飞利用遍地皆沙的地势,在战马尾巴上系上树枝,在每家门前的树上倒吊一只羊,后腿悬空倒挂,前蹄松开,紧挨着前蹄置一面大鼓,一声号令,骏马飞奔,嘶鸣之声震天,树枝激起沙尘,郭家村上空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悬于树上的羊前蹄击鼓,声震四方,分明千军万马铺天盖地而来。如此声势,吓得兀术心惊胆裂,岳家军和百姓乘胜出击,金兵丢盔弃甲,抱头鼠窜。此役,岳家军大获全胜,百姓为纪念这场战争,将郭家村改为“嘶马”。从此,嘶马的名气和岳家军一起声名远播,即便如今,人们一提起嘶马,耳畔犹如骤闻萧萧马鸣。
    【市民建议】
    可将“五马”作为古巷游卖点
    教场的对面,过去有一座很有名气的庙宇——马神庙。昨天,记者前往探望,如今,马神庙成了一家企业的宿舍,早已破败不堪,早无往日之繁华。
    根据史料记载,因明代在扬州设牧马监,祀马神在这里,故称马神庙。据老人们介绍,马神庙内供奉着关帝神像及红白二马,即关羽的赤兔马和赵构的白马。清乾隆年间,马神庙内办过扬州营义学。民国以后,这里先后成为江都县民众教育馆、城中小学、江都县立中学。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江都县简易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马神庙故址初为苏北行署文教处办公地,后改建为苏北图书馆,馆内曾设书场。著名的评话艺人王少堂、康重华等均在这里表演过。许多老扬州回忆起马神庙内的图书馆仍记忆犹新。
    如今,东关街和东圈门的古城旅游景点已成为扬州旅游的热点。此前,不少老扬州建议将扬州的马监巷、马坊巷、马神庙、洗马桥和马市口等“五马”连成一线,作为扬州古街巷游的一大卖点,充分体现扬州的“马文化”,扩大扬州古巷游的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