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神性:兆祸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4:11:49 新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既然龙的神性是人们的想象、寄托、赋予和认为,那么就既可以让它“征瑞”,也可以让它“兆祸”。——这倒也符合辩证法,其根据是现实的验证和历史的、道德的评价。 相传夏朝末年,有两条龙来到王庭,自称是“褒之二君”。夏后通过占卜得“漦而藏之吉”。于是,待龙离开后,就将龙遗留的“漦”即口水和唾沫,装在木匣子里收藏起来。这个木匣子一直传到周厉王末年,厉王打开观看,一不小心,使龙漦洒流于庭,无法清除,眼看着化为一只“玄鼋”即黑色的鳖,爬到王府里去了。一个童妾恰巧碰上了这只鳖,于是受孕,到周宣王的时候生下来一个女子,这个女子便是以“烽火戏诸侯”而祸亡周朝的褒姒。史家评论说,“周之幽、厉,皆悖乱逆天,故有龙鼋之怪”。这个传说最早见于《国语·郑语》,当是比较早的关于龙具备“兆祸”神性的记述。 据《墨子·非攻》篇载称:古时三苗地区曾经大乱,“天命殛之”。于是,“日妖宵出,龙生于庙,犬哭于市”。有学者研究后指出,导致“三苗大乱”的原因,很可能是一次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变。动物对地震等自然灾变比较敏感,往往在灾变发生之前就表现出异于常态的行为。所谓狗在大街上哭嚎,龙,当然是其模糊集合对象鱼、鳄、蛇等,在庙堂上出现等,就是这样的动物前兆。如此看来,龙具备“兆祸”的神性,倒和科学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相吻合了。 然而,更多的情形则与自然灾变无关。如《汉书》记汉惠帝二年正月某日,“有两龙见于兰陵廷东温陵井中”,“龙贵象而困于庶人井中,像诸侯将有幽执之祸”。后来果然“吕太后幽杀三赵王,诸吕亦终诛灭”。京房《易传》中也有“有德遭害,厥妖龙见井中”和“行刑暴恶,黑龙从井出”之说。这些说法,无疑是建立在历史评价和道德评判基础上的附会。 说到自然灾变,人们会联想到公元1976年,即中国农历的戊辰龙年。这一年,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唐山大地震,几十万人丧生;几位国家领导人,也在这一年相继去世。是龙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吗?非也。这只能视作一种巧合。我们可以上推,1964年,1952年,1940年,都是龙年,也没有发生什么了不得的大灾大难。 龙兆祸的神性,在民间传说中多有表现。《一统志》载,某村民得一白鳝,打算烹而食之,有老人对他讲:这是湘江里的龙,不可杀食,否则祸及一方。此人不听,认为老人是胡说,自己照食不误。结果第二天,“一村俱陷”。《北梦琐言》载,某地燃芦荻烧死一龙,只有龙角不化,村民就将其作为宝贝收藏起来。后来一位姓高的官儿出价强取,有人便说,姓高的要招祸了,怎么可以强取不祥之物呢?不久,高果然被诛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巫女济世 海神妈祖(3)
- 下一篇:从一首诗看“梁祝”传说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