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老照片 > 年代写真 >

赣南采茶戏的美丽传奇(组图)


    
《龙女与花瓶》剧照之一
《龙女与花瓶》剧照之二
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等都是采茶戏中常用的舞蹈动作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剧作家,曾泽昌先生这一辈子都和采茶戏联系在一起。正如他自己说的,“采茶戏几乎是我学业和事业的全部。”
    10月初,我走进了曾泽昌先生在赣州的家。在他的书房里,我和他聊起了他毕生热爱的事业――采茶戏。
    风土 由来
    据传,赣南地区的客家先民们,为求生存,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山上垦荒种茶,常常一边采茶一边唱着采茶歌。
    “采茶歌是采茶戏的胚胎,”曾泽昌说,“由采茶歌发展成的采茶灯是采茶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但还不是戏。直到江西安远九龙山的茶农把由群舞形式的采茶灯改为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为主的采茶灯对唱形式,并通过这三个人物载歌载舞上山采茶,茶童手摇纸扇、插科打诨、调节气氛,传递出一种劳动的欢快情绪,这才形成了有人物、有事件、有情节、有时间、有地点的笫一个原始的赣南采茶传统戏――《姐妹摘茶》。”
    曾泽昌告诉我,赣南采茶戏来源于民间,它反映的事件大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琐事,如补皮鞋、捡菌子、磨豆腐、打猪草、盘花生等等。当然其中会贯穿爱情、人情、亲情等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纠葛纷争和较量,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人间喜剧。“喜剧风格是采茶戏的主要特征,哪怕是悲剧也用喜剧手段演出,从而使悲剧显得更加健康有力。”曾泽昌说。
    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舞蹈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摹拟动物形象。其中单袖筒、矮子步和摹拟动物动作,均为丑角刻画人物所用。
    曾泽昌说,“以丑角为中心的布局结构,是赣南采茶戏的主要文学特征,其它一些结构特征都是从属于这一特征的文学特征。”故有“三角成剧,小丑当家”、“三脚成班,两小当家”之称。《大劝夫》、《上广东》、《卖杂货》、《四姐反情》,虽然号称“四大金刚”,每个戏都能演一个晚上,但都不超过三个演员。《四姐反情》只有两个角色,竟然可以演三四个小时,让观众乐不可支、百看不厌。
    以前有很多戏班子一年四季经常到乡下,走村串寨给山区的乡亲们表演。由于采茶戏人物少、布景简单,与其它戏曲相比,更具有随遇而安的旺盛生命力,所以特别容易在山区流行。
    因此,赣南采茶戏在民间,不单单在赣南地区流传,还在闽、粤、湘等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地区相继流传开来,竞相传演,蔚然成风。
    赣南有俗语云:“三崽(女演员)挂牌登台,场场爆满喝彩”和“宁可饿餐饭,也要去听三句板(一种曲牌)”。
    创作 甘苦
    曾泽昌就读的赣南行政区文化艺术专科学校,是一所专门为赣南采茶戏培养人才的专科学校,设有演员、编导、音乐和舞美四个专业。“当时给我们编导班上课的老师,虽然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老师,但他们都是对采茶戏有爱好,而且在剧团工作过的专业文化人士,”曾泽昌说,“原赣南剧协主席,现年82岁高龄的高宣兰老先生,曾担任我们艺校的教导主任,并兼任我们的编剧理论课。他不仅教理论知识,还不断安排我们去看戏。他常说,要写好采茶戏,首先要学会看传统戏,学会辨别传统戏中的糟粕与精华。”
    “我们当年看戏可不是轻松休闲。看完戏,老师要我们分析人物、结构,发表意见,写戏评。尤其是看未曾加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老师要求我们对老艺人演出的戏都要烂熟于心,这样改编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曾泽昌告诉我,原来赣南采茶戏的传统戏,都是由艺人口传身授的,没有文字剧本,即便用文字记录下来,也很难看出该戏妙在何处,只有看老艺人的演出才能领悟剧中的奥妙之所在。
    1969年,刚刚调到赣南采茶剧团担任编剧的曾泽昌,在剧团的资料室中,几乎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合眼,创作了他第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小戏――《重要一环》。
    “演出效果非常好,赣州地区18个县市的剧团,都纷纷争相上演,连外地区、外省都曾来信索要剧本。你知道吗,写完这个戏的那天早晨我竟然蹲在厕所里就睡着了。”曾泽昌想起当年的创作,边说边哈哈大笑起来。
    他说,创作,是一种在痛苦挣扎中寻找快乐的工作。
    “前世造了恶,今世搞创作,常受夹板气,皆因婆婆多,好时睡不着,坏时敲脑壳。”这虽然是过去编剧界朋友中自嘲的几句顺口溜,却也活画出了编剧的艰辛。
    作为一个剧作者,有艰辛,更多的是欢乐。
    1982年,一个魔术表演队来到信丰县安西乡表演节目,其中有一个《花瓶装姑娘》的魔术节目,吸引了许多男女老少。曾泽昌就和导演、演员们商量,能否构思一个故事,把这个魔术融入到剧情中去,既让观众看到了戏,又欣赏到魔术表演。
    几个月后,由他编剧的大型神话采茶戏――《龙女与花瓶》在赣南地区的城镇工矿乡村巡回演出,效果出奇的好。“当时,我们只要在城镇或者村中心,随便张贴一个小广告,晚上就有很多人过来看戏。我觉得这场戏的票房收入可与采茶戏的品牌剧目《茶童哥》相媲美。”
    “鲤鱼见水尾才摆,花见蜜蜂吐芬芳,龙宫水寒人间暖,海珍爱的是黑郎。”“龙女”海珍娓娓动听的唱腔,让观众听得如醉如痴,掌声起伏不断。
    担忧 著书
    忆往昔,曾泽昌不禁感慨:“那时候,老乡看采茶戏,都是自己掏钱买票。现在,都搞‘送戏下乡’,补贴演出,还不见得有当年演出的火爆,当然原因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剧本不受老乡们的欢迎。”
    1990年,时任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编剧的曾泽昌,开始琢磨起了采茶戏的理论研究。
    “你的戏剧创作搞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转行搞理论研究呢?”我问道。曾泽昌笑着告诉我,赣南采茶戏艺术,是赣南客家人中普通的劳动群众对待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在舞台上尽情宣泄的一种民间综合艺术。
    “这种综合艺术发展到今天,要想继续繁荣发展,没有理论支持,是不行的。而在这之前,采茶戏的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事实也证明,虽然写了不少戏,但却有人说不像采茶戏,看着没味道。”
    什么样的戏才算是采茶戏呢,赣南采茶戏文学剧本的题材、主题、人物、结构、语言、情节等,又有什么特征?“这就是我要研究的东西。”曾泽昌说。
    1993年,他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近20万言的理论专著《赣南客家采茶戏剧作艺术概论》,在其中对赣南采茶戏做了详细的研究和阐述。几经周折,历时十年,《赣南采茶戏剧作艺术概论》终于在2004年10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此时,适逢第十九届世界客家恳亲会在赣州召开,书刚送往会场,就赢得了客家友人的青睐。此书不仅填补了赣南采茶戏的理论空白,还为赣南采茶戏的繁荣、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去年,赣南采茶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非常重视对采茶戏后续人才的培养,专门定向出资培养赣南采茶戏表演的专业人才。听到这个消息后,曾泽昌非常高兴,可还是隐隐有点担心。“现在演员人才是有了,可编导人才还是缺乏。”
    现在,曾泽昌虽已退休,但他仍旧笔耕不辍。“几个月前,江西省艺术研究所又约我写《赣南采茶戏史论》和《赣南采茶传统戏汇编》两部书,因此我又在收集整理一些资料。”他笑着说,“退休了,还能一直为采茶戏做些事情,很开心。”(曾晓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