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刘景华:我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总的看法(下)


    第三阶段为近代世界,从16世纪一直到1945年。
    这是西方居于统治地位的近代世界体系逐渐形成但又很快终结的历史。这一特定意义的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16世纪,终结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毋庸讳言,近代是以西方为世界中心的,西方国家主导着近代世界文明的发展方向。
    16世纪起,在亚欧大陆西端产生的文明新因素(文化新因素、思想新因素、宗教新因素、经济新因素、政治新因素等)不断成长,壮大,它们在本地区不断战胜和取代旧因素,不断促使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还促使西欧势力不断向全世界扩张。
    西欧向世界的扩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至18世纪。那时的西欧主要借助社会制度和思想精神优势,一方面在地球上广大的陌生地域和海域探险,通过航海、贸易和殖民活动,将整个世界连成了一片,并将中南非洲沿岸、美洲大陆、大洋洲以及太平洋岛屿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另一方面,它们也发动了对亚洲和东方文明的攻击,但由于并不具备对古老帝国的绝对优势,因而这种攻击尚只停留在边远地区,只有印度等极少数国家陷入了西方人之手。与此同时,西欧从东方掠取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筑建自己的物质文明大厦;也从东方吸吮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养料,滋润正在成型的近代精神文明。
    内在的变革动力与外部的世界市场条件相结合,加速了西方社会前进的步伐,推动了社会改造和革命,也引发了科学革命和技术飞跃。18世纪—19世纪,西方世界历经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升了经济水平,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在具备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前提下,19世纪的西欧再次形成对东方古老文明的强烈冲击,同时还瓜分了非洲大陆。西方扩张的最终结果是导致了全世界的整体化,19世纪—20世纪之交,以西方为核心结成了近代世界体系,也可称之为西方世界体系。
    在西方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有瓜分世界过程中西方列强相互之间的矛盾,也有西方同非西方的矛盾,还有西方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因此,在形成西方世界体系的同时,也引发了世界性的矛盾和冲突。非西方地区对西方侵略和扩张的反抗贯穿于这个强权时代的始终,苏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将以西方为核心的世界体系切开了一道缺口,而由列强纷争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则是西方世界体系矛盾和冲突的最高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宣告了西方对世界统治地位的丧失,除美国外的几乎所有西方列强都遭到了战争的重创,东欧和东亚出现了与西方完全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亚洲、非洲各民族国家的独立浪潮也由此开始,以西方为核心的那个特定的近代世界体系走向崩溃。因此,1945年可以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下限年代。
    从历史发展的内涵说,近代世界是工业文明时代。从16世纪开始成长的新因素,导致了工业革命发生;工业革命使西方世界具有了其他地区无可比拟亦难以抗拒的绝对优势。工业革命将人类导入一种全新的生活状态,工业化和近代化成为社会潮流,人类社会发生飞跃性的质的变化,整个世界的面貌开始彻底改变。但是,在接受来自西方的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世界绝大部分地区成了西方工业国家的依附者和从属物。近代历史,在西方可以其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张的16世纪为起点;在非西方地区,则可以受到西方冲击、被动卷入以西方为核心的世界体系的时间为开端。譬如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中国从此被卷入西方世界体系,这一事件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从历史的另一面看,非西方地区在受到西方冲击而遭受无尽苦难的同时,也被动或主动接受来自于西方的器物文明和思想精髓,有的还力图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本土化改造,从而开始了艰难曲折的近代化进程。所谓艰难,是因为它们在走向近代化时还须破除本国既有历史传统的桎梏,清理其深厚而又顽固的积淀;所谓曲折,则是因为它们的近代化进程常常被西方势力的不断侵扰而扭曲、中断或反复。而非西方国家近代历史的终结,当以它们取得政治独立、摆脱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支配为标志。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下限,从此中国以崭新的面目迈进了现代社会。
    第四阶段即是1945年以来的现代世界。
    之所以认为20世纪前期的整体世界仍属近代,1945年以后的整体世界才叫现代世界,是因为这两个整体世界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不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二十年里,由于东欧东亚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也由于一大批亚非国家摆脱西方殖民统治而走向独立,以西方为核心的世界体系彻底崩溃。这个时段的世界格局,实际上由三大块构成:一是西方世界;二是社会主义阵营;三是亚非拉美独立的民族国家。在西方世界,中心已从西欧转移到美国;在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则是群龙之首。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东西方对立和冷战,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世界的争夺。作为第三种国际力量,第三世界的逐渐崛起以及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已不再为大国强国所小视。东西方冷战随着1989年以后的苏东剧变而骤然结束,世界进入了多极化时代。
    冷战时代东西方对峙对抗,双方的直接交往较少,个别国家如中国还被西方世界置于孤立隔绝状态。冷战结束后,多极化世界内部仍然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尽管如此,1945年以来世界的整体性是无可否认的,全球各部分已无法分割隔离,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在经济上各个国家(即这个整体世界的各有机部分)有富有穷,虽然在国际舞台上各国发出的声音有强有弱,但它们的法理地位是一样的,是谁也不依附谁的,因此这个整体世界是各国在名义上基本平等的世界。这就是1945年后的整体世界与1945年前的整体世界在本质上的最大不同。虽然西方国家在现代世界占有极大优势,甚至还在许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已不再是这个整体世界的统治者。那种西方人主宰世界、统治世界的历史已经成为过时状态,只能归入近代历史的范畴,它和现代世界格格不入。1945年前,世界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这是旧有世界体系内部各种矛盾所导致的;而现代世界的主题无疑是“和平与发展”,这是当今时代潮流所推动的。在和平的呼声中,任何企图统治他人的霸权行径都要遭到国际社会的抨击和反对。而人类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
    20世纪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尤其到了20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信息时代的到来,因此,信息文明是现代世界的突出特征。信息文明使地球各个地方之间几乎变为零距离,世界成为真正的“地球村”。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为后发国家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会。这个跨越能够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它可以省去第一次工业化进程的许多摸索,直接从信息产业入手来发展信息主导的经济。抓住这一机遇,发展中国家中也开始形成强势力量(如金砖五国),从而打破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减弱其主导地位,使这个整体世界的内部发展更趋一致。在另一端,近些年西方经济和社会世态频频出现窘境,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开始凸显西方制度的缺陷与颓势,以及社会的惰性。不过,在当前这种貌似公平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 还是有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分享应有的资源,有可能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要在这个整体世界内部彻底消除不平衡状态,任重道远。
    当世界发展到21世纪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引起了更为普遍的重视。倡导生态文明不但成为全社会的呼声,而且开始成为政府的行动准则。可以相信,努力建设美丽家园、美好世界,一定会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当然,上述四分法仅是作者近几年来对文明世界发展体系的一个思考,本书的写作基本循着这一思路进行。在时段上并非截然划分,不强求绝对一致,历史不可能按照一成不变的时间表发展,世界历史行程的实际也表明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