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研究动态(2017年第4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作者:孔敬
     
    本期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研究动态主要聚焦于以具体民族地区为实例,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的研究。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来明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6期)一文中,以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从多民族杂居视域下探索该地区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 并结合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宣传力度、资源保护与旅游产品开发四个方面。(一) 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主要是针对旅游资源开发而言,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 交通网络格局的优化。其二, 食宿问题的有效解决。(二) 加大民族旅游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想要旅游产业得到发展则需要媒体的推广与宣传, 将多种媒体的力量进行整合, 为贵州省少数民族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条件。其一,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应该前期做好布局与优化工作, 让本地区历史遗迹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开展旅游资源宣传,使得该地区旅游资源被更多人熟知。其二,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充分与互联网媒体有效融合, 规避信息传播闭塞现象,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民族旅游资源以互联网传播的方式拓展其传播深度与广度, 让本地区民族旅游特色走向全国。其三, 还可以召开生态文明论坛, 邀请世界各国政要参加, 在各国媒体的相继报道当中将当地少数民族旅游独特的风情传递到世界的广大舞台之上。(三) 快速开发的同时注重资源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保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资源保护, 避免由于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对本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四) 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当中的一个关键性内容, 旅游产品能够为本地区带来旅游收益。可以建立产品规模化发展途径, 以工厂的方式进行旅游产品规模化生产, 满足旅游消费者大规模的消费需求, 但依旧需要注重本民族特色的展现, 避免粗制滥造, 从而影响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实效。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许从付、安徽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刘晓鹰在《西部地区民族村寨旅游业内涵式发展的战略举措——基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村寨旅游的内涵式发展实践,对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和城镇化发展问题,具有启发意义。由于各方面原因,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发展村寨旅游时,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要素保障不完备、管理机制不健全、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但阿坝州民族村寨旅游也有诸多优势,例如拥有极具价值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政府的合理引导和政策支持,有效整合资金资源确保精品旅游村寨建设,阿坝州在发展村寨旅游上具有后发优势。此外,西部大开发为阿坝州发展村寨旅游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入境旅游的繁荣, 为阿坝州发展村寨旅游提供了客源条件,阿坝州距离成都市等大城市距离较近, 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阿坝州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因此, 阿坝州民族村寨旅游业必须立足于内涵式发展战略。作者提出了促进阿坝州民族村寨旅游业内涵式发展的战略举措,具体包括:1.准确定位, 科学发展。在村寨旅游发展中应因地制宜, 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 像汶川、理县、茂县应充分利用距离中心城市近、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配套设施完善等条件, 走城市拉动型道路, 发展成为中心城市居民村寨旅游、短程旅游的目的地。九寨沟、松潘等县应依托核心景区, 走景区带动型发展道路。2.打造精品, 提升品质。以精品旅游村寨为窗口, 展示民族民风民情, 围绕建筑、音乐、服饰、婚俗、节庆等文化元素, 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着力开发参与式旅游产品。3.加强过程管理, 夯实村寨旅游基础。进一步完善水、电、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 提升精品旅游村寨建筑风貌民族特色, 切实改善旅游环境。通过各种渠道吸纳资金, 灵活运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村寨旅游发展。4.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手段, 强化营销, 拓宽市场渠道。利用网络媒介, 宣传阿坝州精品旅游村寨的旅游产品和线路。5.建立农牧民群众自觉参与的激励机制。农牧民是民族村寨旅游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农牧民群众的主动性直接决定着民族村寨旅游的成败, 因此, 必须建立农牧民群众自觉参与的激励机制。
    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璐在《“旅游+”视域下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路径探析——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7期)一文中,阐述了道真县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该县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发挥"旅游+"对其它产业的融合、催化和集成作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对道真县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成效以及存在问题的总结分析,作者提出了道真自治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一) 结合实际, 进一步编制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一是要立足道真实际, 进一步编制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二是进一步做好通乡、通村、通组公路规划, 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三是瞄准重庆市人口密度大、夏季炎热的特点,把道真建设成重庆市的后花园, 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避暑养生。(二) 用好用足优惠政策, 整合资源和资金抱团发展。一是加快旅游公路、游客接待中心、乡村旅游接待点、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要抓紧景区建设;三是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 着力构建方便、快捷、舒心的旅游服务体系;四是要建设仡佬族特色养生饮食和风情购物街区, 满足游客购物需求。五是推动“旅游+服务业”, 强化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四) 充分发挥“旅游+”对其他产业的融合、催化和集成作用, 确保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推动旅游与农业、生态、文化、信息、城镇、扶贫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以农文旅一体化为主线, 做好旅游业态, 把农业园区做成景区, 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把发展旅游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让更多农民成为旅游项目的业主。全力打造省级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和仡佬文化旅游体验区, 加快构建全季节体验、全过程消费、全产业融合、全方位服务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着力推进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 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