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世界历史 > 美国历史 >

冷战时期苏联对欧能源外交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在欧洲展开激烈争夺,苏联和欧洲的外交方式主要是以能源为媒介,所以,能源成为苏联争取国家利益的重要砝码。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苏联对西欧的能源外交,一个则是对经互会成员国的能源外交。本文将为读者简单介绍一下冷战期间苏联对欧能源外交的基本情况和历史。 (一)苏联对西欧的能源外交
    苏联与西欧国家石油贸易关系经历了艰辛而曲折的历程。二战结束后,苏联与西欧几乎断绝了贸易往来,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与西欧间的石油贸易才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初期,两种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在国际经济实践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时期取代了“冷战”时期。“东西方经济联系的发展形成了物质实质,仿佛成为一种缓和的基础。”苏联国家石油公司积极寻找国外市场有两个明显的动机。第一个动机纯属经济方面,第二个动机在某些程度上有其经济的一面,但带有政治色彩。从经济方面来说,苏联企图在所有能赚取硬通货的国家寻找石油出口机会,克里姆林宫要求石油商千方百计尽可能获取更多的外国硬通货,购买工业化所需要的机器。苏联要恢复其19世纪西方国家重要石油供应商的角色,它要获得买主,尤其是获得原来是华盛顿的买主。这是苏联石油战略的宗旨,是为其整体外交战略服务的。
    为了促进石油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苏联政府对西欧许多国家的油船、油库和销售设施进行投资。在石油出口方面,以“俄国石油产品”(R.O.P)这一商标出售石油。苏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向西欧国家提供石油和石油产品、天然气,并从西欧国家进口各种工业部门所需的成套设备。1979年苏联日产石油1180万桶,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除满足其本土和东欧国家外,每天有100万桶可出口到西欧换取外汇。苏联同欧洲发达国家的贸易总额逐年增长,“1970年为47亿卢布,1982年为377亿卢布,1983年为380亿卢布”。
    在欧洲国家中,意大利是苏联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最大买主,原因在于苏联石油价格远远低于意大利在其他地方获得的石油价格。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意大利国家碳氢化合物公司先是小量进口苏联石油,然后则逐步增加了对苏联石油供应的依赖。为了鼓励这种发展,苏联对意大利的出口石油提供了优惠条件。1963年11月全苏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联合公司同意大利国家碳氢化合物公司(1992年之前的称呼)签订了新的大型协定,“规定在1964~1970年间苏联供应2500万吨石油,同时由苏联外贸单位买进相当数量的意大利机器和设备”。根据此协定,苏联对意大利出口石油1198万吨,1970年对意大利出口石油1019.4万吨,而苏联则进口意大利的钢管和汽车。
    苏联还发展了与法国的能源外交,与法国的能源关系发展的背景为:法国生产设备的企业主多年来一直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力求增加苏联石油的进口量,以便能够在苏联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商品。由于过去进口石油总是造成收支逆差,现在法国宁可进口既不必用外汇支付、同时又可以保证法国设备获得必要市场的苏联石油。于是,1966年5月,全苏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联合公司同法国国家石油公司,联合石油总公司,签定了第一个为期五年的协定。协定规定“到60年代末,供应法国700万吨石油。法国一家私营企业乌尔本石油公司每年购买50万吨苏联石油并不包括在内”。根据此协定,1967年苏联向法国输出石油294.8万吨,1971年增长到453.9万吨。
    苏联与西欧国家能源外交的结果,对于苏联来说既收获了经济利益也收获了政治利益。1960年苏联共向西方国家出口1800万吨石油和石油产品,而1955年只有380万吨。1960年苏联供应的石油,占不包括北美洲在内的西方国家的石油消费总量的6%,占西欧国家的消费总量的9%,其中占意大利的20%,占芬兰的70%,占西德的6%,占希腊的56%,占冰岛的92%,占挪威的8%。
    到20世纪60年代末,欧洲一些国家和一系列发展中国家都靠苏联供应的石油来满足本国的部分需要。石油和石油产品成了苏联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互利贸易关系的商品之一,石油美元成为苏联外汇的主要来源。在政治上,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走到了危险的核战争边缘。面对美苏关系的紧张形势,苏联借发展与西欧的能源关系来抵制美国对其的政治遏制。
    对于西欧国家来说,在与苏联的能源贸易中获得的利益也是双重的。一方面,意大利、西德等西欧非产油国不仅获得低价而且相对稳定的石油供应,降低单纯依靠海湾石油的危险,另一方面亦获得了工业品市场,如钢管市场,钢管是石油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苏联与西欧国家的能源外交实际上是互利的,贸易双方各自收获了经济与政治利益。苏联利用对西欧的能源外交,推行“能源一体化”、“缓和物质化”以突破西方对苏联的经济制裁。
    (二)苏联对经互会成员国的能源外交
    东欧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是1949年1月在斯大林主持下创立的。赫鲁晓夫加强了这个组织,并且将其作为提高会员国团结一致精神的工具。勃列日涅夫时期,经互会是促进东欧经济一体化的一种有效手段。苏联与经互会国家的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在苏联宪法中有所体现,其中第30条规定:“苏联作为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国际主义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和巩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与合作、同志式的相互支持,积极地参加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社会主义劳动分工。”为加强与经互会国家的关系,1971年在经互会第23次特别会议决议的基础上,又通过了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综合纲要。综合纲要的通过标志着苏联与经互会国家的经济合作已转入较为高级的一体化阶段。
    苏联对经互会国家的石油外交,其政治意义更胜于经济意义。从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方面来看,二战后对东欧的控制意味着取得了一个缓冲地带,以防西方国家的进攻。从扩大意识形态影响方面来看,苏联把东欧视为一起推进世界革命过程的共产党国家的先锋队。另外,苏联对经互会国家的能源出口主要着眼于政治方略。苏联分配给经互会国家和西方国家的石油出口数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经济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政治发展的总体趋势。出于国家政治安全考虑,出于冷战的国际政治背景,苏联是经互会国家能源需求的最主要供应国。苏联通过向经互会国家输出石油,把经互会成员国紧紧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苏联与经互会国家石油交易中,后者是处于变动的地位,原因在于经互会成员国一般来说能源资源比较匮乏。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些国家的石油天然气几乎全部从苏联进口。“在1976年至1980年间,经互会国家从苏联进口了37800万吨石油、9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在满足东欧国家能源需求方面,苏联的作用格外重要,除罗马尼亚外,苏联提供的石油满足了东欧国家几乎全部石油消费量。油气出口加强了苏联在东欧的政治影响力。
    1苏联与保加利亚的石油贸易。
    在所有东欧盟国中保加利亚是苏联最忠实和最富有合作精神的国家,保加利亚与苏联的关系比较平稳。从保加利亚方面来看,保加利亚人对俄国人的厌恶肯定不像对任何毗邻国家的人特别是土耳其人、希腊人和南斯拉夫人那样厉害。另外,保加利亚共产党是巴尔干半岛历史最长、力量最强大的党。该党领导认为,保加利亚的前途在于成为苏联忠实的但享自主权的盟国。从苏联方面来看,在地缘政治方面,保加利亚是巴尔干半岛上的社会主义前哨,与北约组织的两个成员国希腊和土耳其毗邻,它对苏联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在经济方面,作为除阿尔巴尼亚以外东欧最不发达的国家,保加利亚明显地比其他国家更需要经济援助。保加利亚是个能源资源贫乏的国家,石油产量比较低。为平衡能源资源与能源消费上的差距,保加利亚只能进口石油。1970年其进口石油1650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60%),到1980年增加到4100万吨。这其中苏联出口到保加利亚的石油,1967年为452.7万吨,1971年上升到795.9万吨。苏联对保加利亚的石油出口量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通过石油输出使保加利亚与苏联保持了经济和军事上的密切一体化。
    2苏联与波兰的石油贸易。
    波兰是苏联的忠实盟友,但不是俯首帖耳的盟友。称波兰为忠实盟友,是指波兰政治上支持苏联在国际政治活动方面的一切倡议,在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上是苏联坚定可靠的盟友,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很少或根本没有提过什么问题。在国家层面,通过由苏联发起的一系列双边经济关系和多边联盟,波兰已经充分参与了一体化进程。称波兰对苏联不俯首帖耳,原因在于它与苏联的能源外交不是贯彻始终的。
    苏联与波兰的经济关系中,石油为主要媒介,苏联一直是波兰石油的供应者。苏联对波兰的石油输出1967年为553.2万吨,1971年为955万吨。但在与苏联的双边经济关系中,要苏联长期提供石油是有困难的。为从西欧的石油贸易中换取更多的硬通货,苏联压缩了对东欧兄弟国家的石油输出数量,并且在1975年初提高了石油价格。1975年以前,经互会国家互相贸易价格基本上按前五年世界市场平均价格确定其后五年的价格。1975年世界市场石油和其他原料大幅度涨价后,苏联在同一年召开的经互会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强行通过了两项措施:一是违反协定提前一年从1975年提高石油、石油制品及其他原料和工业品的价格;--是修改经互会原来的定价办法,决定今后按前五年世界市场平均浮动价格确定每一年的价格。根据这个修改协定,苏联供应的石油和石油制品价格一下子提高了130%,天然气提高60%。面对苏联石油价格的提高,波兰不得不转向西方的石油市场,与西方的石油贸易额大量增加。
    3苏联与匈牙利的石油贸易。
    在东欧匈牙利也是个缺乏石油资源的国家。在匈牙利与苏联的外交关系方面,经历了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使苏联对匈牙利的能源外交蒙上了政治色彩。在匈牙利问题上苏联与美国地缘政治博弈非常激烈。所以,在对匈牙利关系上苏联是比较谨慎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1964~1968年,东欧出现了苏联控制放松的状态,这时匈牙利领导集团主要致力于推行“新方针”的改革政策。在外交政策方面,表现出乐意接受波恩提出的建议,而向西方靠拢。但到1968~1969年,苏匈关系发生了变化。两国关系处于从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执政以来最密切的阶段。从1969年后,苏匈关系又从合作关系向使苏联伤脑筋的关系转变。苏联对匈牙利的石油贸易就是在苏匈关系的一波三折中进行着。匈牙利的石油产量:1960年仅为2000万吨,1970年为3000万吨,1980年为4500万吨。匈牙利的能源进口量为国内消费量的37%,1980年为国内消费量的50%。在其进口的能源中,除从罗马尼亚每年进口部分天然气之外,大部分要从苏联进口,苏联对匈牙利的石油输出“1970年为475.9万吨,1975年达到650万吨,1980年达到1200万吨”。苏联在世界石油危机时期提高石油价格,由于匈牙利能源对苏联供应的依赖,所以它所受的影响最为严重。20世纪70年代后,匈牙利为应对能源危机,便急于同西方建立经济关系,匈牙利的转向及经互会的离心倾向是莫斯科所不愿看到的。
    在与经互会的能源外交中,出于政治利益和地缘政治的需要,苏联的石油输出往往是牺牲经济利益的。经互会国家进口苏联石油的价格一直是低于当时世界石油市场价格。1975年初,世界石油价格比1974年秋高4倍,而在1974年至1975年苏联售给东欧的各种石油产品的单价实际只增长了87%。低廉的售油价格使苏联同经互会贸易获得的利润减少,这种以低价与经互会国家的能源贸易“政治方针优于经济方针的贸易预先决定了其财政上的损失”。但另一方面,低于世界石油价格的石油贸易,使苏联掌握了支配弱小盟国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力量,这种力量既是经济上的又是政治上的。它会把经互会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推进,成为苏联控制东欧的得力工具。20世纪80年代后,罗马尼亚因为油气供应问题在经济上明显地向苏联靠拢。油气合作成为苏联与东欧经济关系的重要黏合剂,苏联油气项目建设需要东欧的劳动力、技术和设备,而东欧国家经济落后和资源短缺的局限性,使之牢牢地绑在苏联与美国对峙的战车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