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世界历史 > 美国历史 >

冷战时期苏联对欧能源外交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冷战期间,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欧洲成为美苏竞相争夺的目标。苏联方面通过各种考量将能源作为砝码以维持自己的国家利益。那么,这一时期,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形式是如何形成的?而这种外交形式又有何特点呢?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进行着冷战。欧洲在冷战中的地缘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引发苏美在欧洲的激烈博弈。苏联通过对东欧经互会国家及西欧国家的能源贸易,实现和维护着自己的国家利益。“石油因素对苏联的经济意义非常大”,“苏联石油输出战略基础是在1970年形成的”,这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两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石油危机与经济危机交织在一起,使东西方世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苏联抓住历史有利机遇,实施了石油输出战略。冷战时期苏联的能源贸易对其国内经济的拉动起了很大作用,成为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更为重要的是石油与天然气成为苏联与美国争夺欧洲及全球利益的重要战略手段。
    苏联对欧洲能源外交的形成因素
    (一)苏联丰厚的油气资源
    苏联是世界上石油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受当时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因素的影响,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苏联石油储量和产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成为西方国家情报部门猜测的对象。于是有关苏联时期的石油储量、产量,各国公布的统计资料的数据各不相同,包括苏联政府自己披露的能源储备、产量的资料。1970年苏联石油部长访问美国时,曾声称其储量与产量之间的比例大约为25比1,那就意味着储量是87、5亿吨,这个数字估计包括苏联地质学家所区分的四大类中的前三类,即已探明的、半探明的、有希望探明的。
    此外,苏联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也是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和出口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苏联石油的产量增长速度和许多重要产品的绝对增长额都开始超过美国。“在1951~1960年间,苏联的石油(包括凝析油)产量增加了1.1亿吨,而美国在同一时期石油增产了8100万吨。”1961年“苏联的石油产量已超过委内瑞拉,仅次于美国,1975年超过了美国”。1986年苏联石油开采量56.12亿吨,出口量23.43亿吨。1989年石油开采量55.22亿吨,出口量22.37亿吨。苏联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仅在其国民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也成为其能源外交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油气资源成为苏联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武器。
    (二)欧洲能源对苏联的依赖性
    欧洲对苏联能源有极大的依赖性,进入工业时代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一直是世界能源消费大户,但它们的能源自给率却不高。西欧1983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2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5%,天然气储量为43.24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5%。东欧经互会成员国保加利亚1955年的石油产量仅为15万吨,1980年的石油产量达到45万吨。波兰1955年的石油产量仅为15万吨。1980年的石油产量达到45万吨。匈牙利1955年的石油产量仅为160万吨,1980年的石油产量达到300万吨。在自身能源匮乏的情况下,西欧不得不将目光放到全球能源市场,通过与中东、挪威、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来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基于历史、地缘政治和经济互补性等方面的考虑,与苏联的能源贸易是西欧国家优先发展的方向。而对东欧经互会国家来说,由于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对峙,东欧的经互会国家只能依靠苏联的石油及天然气的供应,来满足国内能源消费的需要。同样出于冷战的需要,苏联通过低于世界石油市场的油价,达到控制东欧经互会国家的目的。
    (三)冷战国际环境因素
    “石油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其他任何原材料都无法企及的。”二战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体系,美国成了战后唯一的经济大国。美国对外经济战略是建立经济霸权,而欧洲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对美国整体外交战略都是至关重要的。出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需要,欧洲成为美苏角逐的重要区域。苏联对外经济战略更多地服从于寻求国家安全战略,但鉴于自身的实力,只能借助于能源资源的优势,推行能源外交。
    苏联的能源外交深深地打上了冷战的印记,美国因素成为冷战时期苏联出台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苏联对西欧的能源政策主要是与美国角逐欧洲能源市场,利用油气资源离间美欧之间的关系,在西欧推行“能源一体化”以突破美国的经济制裁。而苏联对经互会国家能源外交的宗旨,离不开意识形态方面的意图,对社会主义阵营内不同国家的政策都服从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整个社会主义都要为苏联与美国的对抗或缓和的总政策服务。苏联意在东欧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地缘政治环境,建立东欧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军事,继而在东欧确立更加密切的意识形态的一致性。
    苏联对欧洲能源外交的特点
    (一)能源贸易以欧洲为主
    从欧洲地缘政治格局来看,二战结束后,欧洲成为美苏政治军事博弈的热点地区。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其实施的基本目的包括防止中西欧发生革命,从而有利于苏联势力的发展;在援助中西欧经济的同时,促进改组中西欧国际经济结构使之成为符合美国经济利益和美国自由国际主义理想的比较统一的市场。面对美国发起的冷战攻势,以苏联为核心的经互会成立。东欧成为苏联与美国对抗的缓冲地带,苏联通过石油武器,运用能源外交手段与美国在欧洲进行地缘政治的博弈,极力维护其在欧洲的影响与地位。
    从苏联的地理位置来看,其横跨欧亚两洲更多地受到欧洲文明的影响,它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欧洲国家。另外,欧洲是苏联能源销售的传统市场,从运输路线来看,早期俄罗斯帝国的巴库油田,比另一个石油供应地――美国离欧洲要近,俄罗斯的石油通过黑海源源不断地流向欧洲。
    向欧洲输出石油,对于冷战中的苏联来说是政治与经济的双赢。由此可见,冷战时期苏联的能源外交与其整体外交战略具有一致性。20世纪70年代以后,因冷战局势的缓和,苏联石油输出的重心从东欧经互会国家向西欧转向。能源外交的政治色彩向赚取更多的硬通货经济利益演变。
    (二)能源经济以政治利益为主
    苏联时期石油贸易由国家操控,这样石油贸易为国家利益及为对外战略利益服务的宗旨极为明显。
    从经济利益来看,苏联政府多次表示,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活动,如同在国际经济生活的其他部门一样,一贯遵循同所有国家发展互利贸易的方针。实际上对西方的石油销售是苏联取得硬通货的一项最大来源。1973年“赎罪战争”发生。阿拉伯石油禁运,石油危机爆发。当国际石油价格达到创纪录的高度时,正是高油价产生的高收益支撑着苏联与美国搞军备竞赛,这种竞争几乎达到了与美国相抗衡的地步。石油经济政治化的特点,使苏联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这也酿成了苏联时期经济结构畸形的致命弱点。
    从对外战略来看,苏联为回应美国对其推行的“遏制”政策,运用能源武器与美国进行博弈。苏联挖掘能源潜力,供应东欧各国日益增加的能源需要,东欧经互会国家长期以来一直以低于国际油价很多的价格获得苏联的石油。运用能源外交,苏联向经互会成员国推进经济一体化,其目的是抑制经互会成员国的离心倾向。
    冷战时期,苏联能源外交主要着眼于政治利益,但这并不排斥其因需要而适时调整能源政策。苏联分配给经互会国家和西方国家的石油出口数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经济需要,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也取决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总的政治形势。当冷战形势对其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时,苏联便将其全部剩余石油分配给东欧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西方冷战缓和,苏联便转而加强发展同西方特别是同美国的石油贸易,以至于削减对东欧的石油出口。
    苏联石油贸易经济功能政治化的特点既维护了其国家利益,也使石油贸易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局限性。与东欧经互会国家的石油贸易,是以牺牲经济利益换取政治利益的,这不能不说是特殊的国际形势,石油公司为维护苏联对外战略利益而不得不付出“代价”。
    (三)能源外交以博弈为主
    在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中,苏联的石油公司与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进行着合作与博弈,总体上博弈多于合作,博弈的实质是地缘政治的较量。从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方面来看,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控制意味着取得了一个缓冲地带,以防西方国家可能的进攻。为扩大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影响,苏联把经互会国家视为其推进世界革命的忠实伙伴。出于东西方对峙的需要,苏联时期以石油为导向的外交政策,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苏联的政治体制及制度的性质决定了苏联在确定国家目标时是以政治标准为指导的。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政策指引下,石油外交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苏联利用东西方“缓和”的有利时机加强油气外交攻势。加强东西方能源交往是赫尔辛基文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使是美国也在考虑与苏联开展油气合作,试图以经济关系促进东西方政治关系的缓和。在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背景下,苏联采取积极措施与西方能源公司合作勘探开发北极地区和含硫高的油气田。同时合资建设石油化工厂,并引进先进的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和储运等方面的技术与装备。1990年10月,美国商务部部长鲍勃·莫斯巴赫率领雪佛龙和德士等大型石油公司总裁访问苏联,达成联合勘探开发坦吉兹油田、土曼-伯朝拉盆地、楚科奇海域以及西伯利亚大型油田附近小油田的协议。在冷战结束的前夜,苏联能源外交以博弈为主的战略开始向博弈与合作并存的战略转变。
    冷战时期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即东西方意识形态博弈的政治色彩,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特点生动地证实了这一点。石油与天然气成为苏联与美国争夺欧洲及全球利益的重要战略手段,苏联将能源作为政治和经济博弈的砝码,既为特定的国际、国内条件所致,给其带来政治与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为其国家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留下了隐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