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刘藏岩]瓯绣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摘要:瓯绣作为具有千年历史传统的古代名绣,虽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却难以改变濒临灭绝的困境。调查显示:瓯绣面临着公众认知度低,定位空间狭小,从业人员培训周期长、人数少,传承方式单一等诸多发展难题。建立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动力,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为辅动力的“三力并举”机制可成为破解瓯绣传承危机的新路径。
    关键词:瓯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
    

    刺绣又名“针绣”“扎花”,在古代被称为“黹”。据《周礼·春官·司服》记载,周王的冕服中有“衣”,据郑玄注即黹衣,就是刺绣的服饰。据《尚书》记载,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到了周代,亦有“绣绩共职”的记载,凡绣都须画了再刺之。
    《绣谱》是我国刺绣史上的第一部专著,由清道光元年(1821年)的女刺绣工艺家丁佩撰写。1919年由沈寿口述、张誊整理的《雪宦绣谱》,是我国历史上阐述刺绣艺术实践的另一部重要专著。以上专著侧重于刺绣针法技术上的研究,同类别的还有1930年朱启钤的《丝绣笔记》、1941年张华璂与许频韵合著的《刺绣术》、1957朱凤编著的《中国刺绣技法研究》等。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大量较多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和地方民间刺绣艺术的著作,其中,以台湾的金韺兰、刘良佑1995年所撰写的《中国传统刺绣针法之研究》较具代表性。
    刺绣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长期男耕女织分工下出现的手工艺文化。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的刺绣产品生产,如上海的顾绣、北京的京绣、苏州的苏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湖南的湘绣、河南的卞绣、山东的鲁绣、湖北的汉绣,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刺绣,如苗绣、侗绣、瑶绣、土家绣等。其中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秀。而原产于温州瓯江两岸的瓯绣位次排列仅次于四大名绣,被称为中国“中国五大名绣”之一。
    道光末期(1853年),温州就开始有专业绣铺。传统瓯绣由于具有构图精巧、色彩绚丽、运针灵活善变、排线平齐匀薄、针法严谨、绣理分明等特点,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宝贵遗产。但由于种种原因,瓯绣面临着人散艺绝的危机。
    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属性。罗正副(2008年)指出,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归根结底是使之有效地得到保存、延续、继承,并传之久远,惠泽后代。李雪则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应建立在相信文化内在选择机制的前提下适当引导,这样才能给文化最大的发展空间。李于昆(2005年)对文化传承的多种途径进行了研究。郑一民(2008年)、王大为(2007年)、伍振(2008年)、刘锡诚(2006年)、马岩芳(2009年)、祁庆富(2006年)等探讨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价值与保护策略。刘海燕(2013年)提出“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会市为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宣传;通过信息咨询、发送资料、举办展览、专题展演、进行座谈等形式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对策措施。陈中权(2012年)认为“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和产业化”是“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非物质文化保护对策。陈明艳(2009年)等探究了通过把瓯绣艺术融入现代高档服饰,提升瓯绣商用价值,促进温州瓯绣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对于瓯绣的传承和保护,王小明、杨军明(2012年)指出:“瓯绣一直就有产业化的传统。但近年来生产规模缩小,产品良莠不齐,市场萎缩。瓯绣从业人员收入微薄,人才传承出现断层,处境艰难。”尽管当地政府和传承人尝试了多种拯救途径,但收效甚微。关于刺绣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很多,值得本研究参阅和借鉴。在众多文献中,关于刺绣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也有很多文献提出了从政府、市场化角度实施保护的策略,但这些建议多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而探讨通过机制设计原理,充分利用机制要素的“激励相容”原则,通过机制要素之间的博弈及力量均衡,实施开发设计自动力可持续发展保护机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还较少见。
    一、瓯绣保护、传承及发展现状调查
    为全面了解瓯绣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传承危机,本文作者于2012年6月28日至2012年7月8日期间组织学生对普通公众进行了走访调查,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收集有效调查问卷样本293份,本文作者并且组织学生对温州瓯绣研究所所长、原温州瓯绣厂厂长、瓯绣专卖店经营者、瓯绣大师、瓯绣传承人等人次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笔录近20万字,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公众认知度低,保护前景不容乐观
    公众对瓯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较低(34%),由于调查是在瓯绣发源地——温州进行,这个调查结论说明问题实际上更加严重。公众对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是保护和开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前提。缺少公众认知的瓯绣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前景都不容乐观。
    2.瓯绣定位空间狭小,市场规模受限
    瓯绣在传统发展中,产品用途主要定位在服饰用品、馈赠礼品和家庭普通装饰用品等较狭小领域。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审美观念、消费理念的改变,瓯绣用于服饰用品的市场需求逐渐萎缩,购买用途则主要集中在了馈赠礼品和家庭装饰用品上。但由于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商品种类的异彩纷呈,馈赠礼品和家庭饰品的选择空间也在无限扩大,瓯绣在市场竞争中的份额不断受到挤压。需求的减少,直接导致市场规模的萎缩。
    3.培训周期长,从业人员少
    瓯绣作为一种手工技艺具有非常复杂的技术要求,初学者需要10-12个月时间才能基本掌握,技法纯熟需要5-15年时间,还要看学习者是否有天分和悟性。这对于习惯使用按键操纵机器、讲究便捷高效的现代人,可以说是一个很难适应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市场需求小、绣品售价低、绣工待遇低,职业发展前景不理想也成为求职者远离瓯绣行业的重要原因。
    4.传承方式单一,缺少系统教学
    瓯绣的发展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手工类传统文化一样,主要采用家族继承、师徒传授、手工制作、家庭作坊等方式,教学也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当从业人员急剧减少、只采用口口相传、缺少文字记录和系统教学的情况下,瓯绣将随着老艺人的退休和去世,艺种濒危、技艺失传。
    二、瓯绣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对策分析
    在瓯绣很难借助自身条件和功能实现良性发展的困境下,借助人为机制推动其进入新的生态循环系统就成为必要和必然选择。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机制设计理论起源于赫尔维茨的开创性工作。它所讨论的一般问题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社会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设计以及怎样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使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
    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简单地说,假定人们都会按照博弈论所设计的方式行动,并且按照社会选择理论对各种情形都设定一个社会目标的话,当我们要实现某个社会经济目标时,就可以通过对博弈主体关系的设计、博弈形式的选取,使得这个博弈的解就是那个预期的目标,或者落在目标集合里,或者无限接近于它。机制设计理论的原理告诉我们:可以在不对博弈主体施加外力干预下进行机制设计,完全借助机制自身产生的效能解决现实棘手问题。
    借助机制设计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包括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博弈主体的瓯绣保护传承和发展机制——“三力并举”自动力机制。即在对瓯绣的保护中,不对传承人、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提出超道德要求,而是通过设计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动力、以政府和部分社会群体为辅动力的三方推动机制,完全借助机制产生的内生动力,实现对瓯绣的市场化保护。“三力并举”自动力机制中,以利益驱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机制主动力,该动力也是机制良性自动运行的最终推动力;地方政府作为机制设计的主导者,负责机制运行前期的资源投入和激发;第三种推力来自于媒体、高校、博物馆等社会性组织。
    在自然竞争状态下濒于灭绝的传统瓯绣文化已不具备自动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状态的功能。因此,政府在瓯绣自动力保护机制中必须起主导作用,担负起机制设计和早期机制激发的重大责任,当主动力机制(商业模式创新的市场机制)得到激发和正常运转后,政府使命则基本完成,可减少资源投入。在主动力、政府动力之外,以媒体、高校、博物馆等组成的第三方推力也不可或缺,该部分机制要素在社会使命和责任感驱动下加入瓯绣自动力可持续保护机制中实施推动。它们在瓯绣保护中担任着扩大宣传、提供理论指导、培育支持者和购买者等作用,其辅助推动力在“三力并举”机制中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动力,以政府和社会保护为辅动力的三力并举非物质文化保护机制,是一种自动力机制、长效机制,是在减少公共资源投入情况下,唯一能保证瓯绣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