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故事 > 佛教故事 > 短故事 >

《百喻经卷上》:42、估客驼死喻


    译文:
    譬如商人四处流动做买卖,恰好在路途之中,骆驼突然死了。上面所载的大多是珍宝、细软、上好的木棉布以及其他种种杂物。骆驼既然已经死了,就把皮剥了下来。商人要继续前行,就让两个徒弟留守著,吩咐道:「好生看管驼皮,不要让它受潮烂掉了。」过后天落雨了,两人愚痴如榆木脑袋,尽是用上好的木棉布覆盖在驼皮上,布都烂坏了。驼皮和布的价值,显然是很悬殊的。因为愚痴,才拿木棉布去盖骆驼皮。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不杀生,可以譬喻于白棉布:驼皮就譬喻财货:天落雨打湿烂掉了,譬喻那由于放逸而败坏了善行。不杀生的戒律,就是修得佛的法性身的绝妙的行因,然而却不能修持,只是用财货去造塔建庙,供养众僧,舍本逐末,由于放弃了基本的修持,就漂流在人、天等五道中轮回生死,不能使自身出离生死,所以修行者应当精心持不杀戒。
    这故事比喻∶学佛法的人,不去严持净戒,修定开慧,仅作造塔供僧等的财施功德,这是舍本取末的行动,是不能出离生死证到道果的。所以应当先精严地护持戒律,再修财施等善行,如两个学徒应当先护本来贵重的绸毡等货,再护骆驼皮才是。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42、估客驼死喻
    譬如估客①,遊行商贾②,会③于路中,而驼卒④死。驼上所载,多有珍宝、细软、上㲲⑤ 、种种杂物。驼既死已,即剥其皮。商主舍行⑥,坐二弟子⑦而语之言:“好看驼皮,莫使湿烂。”其后天雨,二人顽嚚⑧,尽以好㲲覆此皮上,㲲尽烂坏。皮、㲲之价,理自悬殊,以愚痴故,以㲲覆皮。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其不杀者,喻于白㲲;其驼皮者,即喻财货;天雨湿烂,喻于放逸、败坏善行。不杀戒者,即佛法身⑨最上妙因⑩,然不能修,但以财货造诸塔庙,供养众僧,舍根取末,不求其本。漂浪五道,莫能自出。
    是故行者⑪,应当精心持不杀戒。
    注释:
    ①估客:估,商估。即商贩,尊称估客,多用于行商。
    ②商贾:商人的统称。
    ③会:恰好;适逢。
    ④卒:同猝,突然。
    ⑤上㲲:细棉布。
    ⑥舍行:舍,放弃。
    ⑦弟子:他本作“子弟”。
    ⑧顽嚚:痴、愚蠢。
    ⑨法身:法性身。佛的法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常现出种种身相,种种名号,种种生死,种种方便,救度众生。
    ⑩妙因:绝妙的行因,是菩萨的大行。释典常言:妙因斯满,极果顿圆。
    ⑪行者:行者有多义。于丛林中,依其职务不同,而有多种类别。如参头行者、
    六局行者、方丈客头行者等等。于禅林,行者乃是指未出家而住于寺内帮忙杂务者。但是,若广义而言,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