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提升广州市民族事务治理社会化水平(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3:11:31 中国民族报 汪茂铸 参加讨论
二、城市民族事务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形势分析 推进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社会化,是广州市民族工作形势所需,也是科学配置社会资源、实现服务管理效能最大化的必由之路。作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沿海城市,广州市在民族事务领域有“四对矛盾”相对突出:一是亟须强化的民族团结意识与部分干部群众认识淡薄的矛盾。二是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与城市管理“碎片化”的矛盾。三是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紧缺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需求剧增的矛盾。四是民族工作任务逐年加重与民族工作部门人力不足的矛盾。 就社会力量而言,广州市有强大的社会力量调动空间,并具备五大优势:一是人力资源丰富。广州市现有社区网格2万多个,触角覆盖家家户户;有社工机构400多个、社工人员4万多人;有市级、区级民族社团14个;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二是社会力量参与热情高。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少数民族工商业主、热心的少数民族群众等群体,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三是贴近基层群众。社工人员、网格员、民族社团成员等身在群众中间,了解群众疾苦,开展工作最热心、最贴心、最有效。四是专业化程度高。在民族文化艺术、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社会调研、法律援助等方面,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懂民族语言的群众、少数民族律师、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五是吻合市场需求。广州市现有民族企业10多家、民族特色餐饮店2000余家。少数民族工商业主、行业领军代表、民族企业家等参与民族事务,有利于提升自身影响力,有利于加快解决“三个不适应”问题。 要使得上述社会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广州市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工作机制需完善。社会力量的约束性相对偏弱,如果没有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工作连续性势必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保证社区开展民族工作的普遍性和连续性。二是参与热情需要保护。义工、志愿者参与少数民族服务管理,难免会遇到影响工作热情的问题,需要在精神鼓励、物质补贴、推荐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保证他们动力不竭、热情不减。三是物质基础需保障。广州市现有市级、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社团14个,这些社团在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定期座谈联谊、开展民族文体活动等工作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但普遍存在着无场地、无经费、无专职人员的“三无”问题,导致社团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四是市场主体作用发挥需挖掘。尽管广州市在调动市场主体参与民族事务治理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但仍有更多的企业、工商户、行业群体没有参与进来,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更多的市场主体。另外,这些市场主体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途径和形式也需要不断探索和拓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