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罗马缘何能发展成帝国?


    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几乎每年都有新书问世,相关论文更是多得难以计数。这并不奇怪,毕竟,罗马帝国给现代西方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法律、宗教、政治和文化遗产,更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可是,为什么不可以在痴迷于罗马帝国衰亡的同时,探讨一下它何以能够崛起?
    大约在西元前9-8世纪,意大利半岛中部偏西处兴起了一个叫“罗马”的蕞尔小国。它逐步发展壮大,用军事行动和政治手腕逐渐降服了整个意大利,进而征服了希腊半岛的马其顿王国和西亚的塞琉古王国,最后更吞并了埃及、北非沿岸、现西班牙、法国以及不列颠大部、莱茵河上游和多瑙河下游地区,形成一个疆域空前的大帝国。在古代世界,罗马帝国疆域之广大,只有远在东亚的秦汉帝国可比。
    事实上,从西元前2世纪至西历5世纪,罗马人一直是西亚地中海世界的历史主角。罗马帝国的国祚也不算短,如果以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为起点,西罗马帝国存在了近七百年;如果把拜占庭视为罗马在东方的延续,则帝国的生存时间更长达一千六百年。与希腊半岛兴起的斯巴达人、雅典人和马其顿人的帝国相比,罗马人的成绩好得多,是唯一一个把整个地中海世界统一起来并长期维的古代民族。这种政治成就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罗马人很早就整合了其近邻诸拉丁部落这一优势上。问题是,罗马人最初为何能如此成功地整合周边民族?根本原因还得到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去找。
    从气候和土壤条件来看,虽然意大利半岛四分之三的地方是丘陵,但山脚下通常是较为平坦的土地,且气候一年四季都相对温湿,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罗马的发祥地更是台伯河下游的拉丁姆平原,这里土壤相当肥沃,很早就有人类在这里定期或不定期居住,形成了较大的聚落。不仅如此,罗马北边不远处还有南欧最大的平原波河平原。该平原面积达到4.5万平方公里,为意大利总面积的六分之一。自罗马往南,则有富饶的坎帕尼亚平原,虽小于波河平原,面积也相当可观。在古代条件下,这些平原上都能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故而罗马兴起后很快成为其扩张对象。一旦这些地区成为罗马政治体的一部分,其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资源又必然大大超过罗马本身。
    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与希腊半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那里,数百上千个城邦或部落分布在一个广大的区域,虽然发展了文化上的一致性,却因散裂的地理格局,很难进行真正的政治整合。事实上,希腊半岛的可耕地多为狭小贫瘠的小块谷地。这里不仅土地狭小,气候也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干燥少雨,暴热天气连连,而在植物休眠的冬季,却又多雨甚至暴雨。这里不仅总体降雨量很小,降雨分布也很不均匀,要么接连数月甚至一年无雨或几乎无雨,要么暴雨成灾。甚至在不同年份和地区,降雨量也有极大差别。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地区降雨量可达400毫米(试比较: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降雨量约在800-1100之间;现北京、伦敦降雨量在550-600之间),而有“粮仓”美誉的贴撒利平原,年均降雨量竟可低至55毫米。另一个“粮仓”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阿卡地亚地区情况类似。
    罗马的幸运不仅仅在于气候温湿,土地肥腴,其地理位置对于意大利的整合来说也极有利。罗马原本就是富饶的拉丁姆平原的一部分,罗马人与周边拉丁部族又是近亲,所以罗马乍兴之时,很容易与其结成紧密的政治共同体。事实上,罗马人很早就与周边的拉丁部族就结成了政治同盟关系。正是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意大利的政治一体化,而政治一体化所采取的最符合逻辑的形式,便是以拉丁人为核心,与其他部族形成政治军事同盟关系。
    早期罗马地理位置之所以优越,也在于其所发祥的台伯河下游渡口地带与地中海的直线距离既非太近,也非太远,大约26公里;沿河航行则大约33公里。在历史早期,这样的距离可以说恰到好处 -- 远则足以抵御海盗侵袭,近则因距海仅30来公里,出海航行也相当便利。此外,台伯河本身也很值得注意。它虽短于波河,却是意大利半岛最长的河流,由北而南横贯半岛中部很大一片区域,十分有利于初兴的罗马向外发展。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罗马还是意大利半岛的交通枢纽。有论者说:“在贯通意大利为数不多的道路中,最方便的一条道路经过罗马。这条道路穿越西部人口稠密区,成为意大利的主要交通干线。像伦敦和巴黎一样,罗马所处位置不仅保证横渡畅通无阻,而且能控制沿河的航行……沿台伯河的谷地向内地上行,一些易于通行的山口使同一条道路不断延伸到(意大利)中部地区”。罗马人要控制这些交通要道,再扩张到整个意大利,都十分方便。
    但以上讲的只是对意大利这个有限区域进行整合的有利条件。同样重要的是,意大利本身处于对整个地中海世界进行整合的优越位置。有论者说:“这个地区没有成为东西地中海水域之间的障碍,恰恰相反,它在两者之间提供了一条联系的纽带,东西水域的航船均在那里出入。”狭长的意大利不仅自北向南突伸到地中海中,也刚好位于长形的地中海世界中间位置,既不偏东也不偏西。相比之下,同属地中海世界的希腊半岛过于局促于东北角,埃及被限制在东南角,西班牙太过偏西,而迦太基则隅于北非沙漠的边缘。
    不仅如此,意大利的长统靴形状也为那里的人们提供了一条仅次于希腊的欧洲最长海岸线。这里每59平方英里土地就有1英里长的海岸线,而在西班牙,145平方英里才有1英里长的海岸线。这意味着,意大利的居民不仅是典型的农人,也能是追风逐浪至整个地中海世界的航海者。早在西元前3世纪下半叶,在跟善于航海的迦太基人角逐中,先前主要活动于陆上的罗马人短时间内就发展起了强大的海军,与迦太基海军在西西里、科西嘉、北非打了多次大型海战。及至奥古斯都时代,罗马更建立了常备海军,以保证航运安全和帝国各地之间畅通无阻。此时的地中海实已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总而言之,对于地中海世界的政治、文化整合而言,罗马本身及其所在意大利半岛都是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位置适中的一个天然核心区。正是因了这些自然和地理优势,罗马国家才得以逐步降服意大利,后来更征服了地中海世界东部,甚至从托勒密王朝的希腊人手中夺得埃及,自此罗马凭借畅通的海道和庞大的船队,又多出一个庞大的人力物力基地。
    凡此种种,庶几能够解释为何之前已经表现不菲的埃及人、腓尼基人、雅典人、斯巴达人和马其顿人未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地中海世界大帝国,罗马人却做到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