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隋丽]试论现代传媒空间中民间故事心理补偿功能的弱化——以岫岩满族民间故事调查为例


    摘 要:作为农业文化最后的乡野牧歌,民间故事逐渐成为远去的文化记忆。本文根据对岫岩满族民间故事的田野调查,分析了在故事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文化传承空间的变迁。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传统民间故事的心理补偿功能被弱化,传承的动力受到阻碍。
    关键词:满族民间故事;心理补偿功能;变迁
    作者简介:隋丽,辽宁大学文学院
    项目名称:辽宁锡伯族文化资源保护与研究。
    

    民间故事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民间文化形态,随着农业文明的终结,逐渐走向衰落。这种衰落伴随着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的崛起,伴随着城市化历史进程中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同步进行,它的衰落也折射出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心理需求的变迁轨迹,也反映了民间故事某些社会功能的凸显与式微。
    一、调查手记:渐行渐远的乡野牧歌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背靠辽阳、海城,面向黄海,东临凤城,西接营口、盖县,南连东沟、庄河,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境内丘陵起伏,三面环山,交通比较闭塞,属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约有3个月的时间。独特的地域和气候特点孕育形成了岫岩民间故事的讲述传统。对于北方的农民而言,农闲之余,东家走走,西家串串,听听故事(这里人们把民间故事通常称为“瞎话”),谈谈邻里间的家长里短,纵论一下天下大事,成为当地最普通的生活场景。
    岫岩满族民间故事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分布较广,根据20世纪80年代的民间故事普查结果,在岫岩境内的24个乡镇中,民间故事的覆盖率达到了100%,也就是说在岫岩的每一个乡镇中都流传着满族民间故事,并且都有众多的故事能手。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涌现出了满族三老人——佟凤乙、李成明、李马氏,还有张文英等较有名气的故事家,这些宝贵的民间故事资源和民间故事家也成为学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20多年过去了,岫岩满族民间故事如今的生存状况如何?还有哪些人在讲述故事?民间故事在当代还有没有发展的空间?带着着诸多问题,2008年7月,笔者重新踏上了岫岩的土地,在曾经流淌着乡野民谣、精彩传说的山水中试图探寻岫岩满族民间故事的源头。
    在2008年7月份的田野调查中,笔者和3位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对岫岩县民间故事的讲述情况和分布情况重新进行了摸底。这次摸底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各乡镇文化站的协助来收集信息,二是实地调查与访谈,走访曾经的故事之乡。经过初步的调查,笔者认为,目前在岫岩县境内,满族民间故事的传播情况很危急,传播链甚至到了断裂的边缘。随着一些精通民间故事的老人相继去世,目前能够讲述满族民间故事的讲述者数量很少,这些讲述者分布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原先的民间故事流传的活跃区随着主要故事传承人的故去而从我们的视野中一个个消失。根据笔者此次调查结果,目前岫岩县境内,满族民间故事主要分布在11个乡镇中,约占其乡镇总数的46%,民间故事的覆盖率已经不足一半。尽管这个数据令人悲观,但是欣慰的是在岭沟乡、大营子镇和岫岩镇,几位上个世纪80年代就比较活跃的故事讲述者依然健在,这三个乡镇目前是民间故事蕴含比较丰富的地区。由于调研组进驻岫岩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到实地进行走访(调研组在岭沟、岫岩镇、哨子河镇、兴隆乡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电话联系文化站长获取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可能会遗漏一些线索,因此以上调查数据可能还不够精确,但是结合调查组的田野调查,的确感受到了岫岩满族民间故事传播中日益衰落的趋势。
    首先,从故事讲述者的人数来说,数量在急剧减少,许多在20世纪80年代活跃的故事讲述者和故事家已经离开了人世,健在的故事讲述者也多数由于年事已高,记忆力减退、生病等原因,无法再讲述故事了。一些身体情况较好的故事讲述者们平时也很少讲述故事了,只有在研究者所创造的空间和情境中才会讲述。民间故事的重要载体是故事传承人,没有了这些故事传承人,那么故事必将濒临绝灭。而如今,新的传承人有待挖掘,应该说形势非常严峻。就在调查组离开岫岩前夕,在县文化站,我们还看到一位乡文化站的老站长,他参与过8个民间故事普查工作,本人也是一位故事能手他讲的多篇故事被收入县级和市级的故事集。而当时他刚刚发现有脑血栓征兆,正准备去沈阳看病。
    调查组这次在岫岩重点采录的故事传承人张文英身体也并不好。因为得过一次脑血栓,他的记忆力已经有些退化,口齿也不十分清晰,这使他的故事讲述无法重现当年的魅力。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满族三位老故事家李马氏、李成明、佟凤乙也早已去世,身后并没有留下公认的传承人。
    其次,从故事的分布情况看,岫岩满族民间故事目前主要集中在岭沟。大营子和岫岩镇等地,分布范围急剧缩小。在笔者和当地百姓的交谈中,无论他是岫岩哪个乡镇的,几乎所有的人小时候曾听老辈人讲过的故事,在现在则听不到了。在许多地方,民间故事的讲述活动基本终止,传统民间故事传播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民间故事传播中的心理补偿功能
    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形态,它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它是一种世代传承的口头传播的民间文化形态,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空间中以人际传播为主的口头传播形式,在传播过程中传授双方进行积极的互动的世代相传的传播过程。
    民间故事传承人在民间故事传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故事传播中最为积极的信息接收者、携带者和传播者,他的主客观因素,是故事传播的关键环节。因此借鉴大众传播学的传播模式分析故事传承人的特征,会给我们分析民间故事传播衰落因素带来新的思考角度,也对民间故事功能在现代传媒语境下的变迁提供更直观的感受。
    在大众传播中,受传者的心理行为非常复杂,历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非常注重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根据德国学者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对传播过程进行了总结,指出传播过程的社会制约性,也指出了其中的心理变量,比如传授双方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社会环境、压力与约束等等。
    民间故事的传播也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尽管与大众传播过程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信息的传播都有其类似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对信息内容的发送与接收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心理因素是构成传播过程的重要部分。在民间故事传播中,对于故事内容的接受与传播是通过受传者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进行选择的,这种心理反应(或者说心理变量),体现的就是民间故事的心理补偿和调节功能。民间故事的心理补偿和调节功能是对受传者心理需求的反馈,这是民间故事的传播功能之一。当然,对民间故事传播的研究一般多从传承人,即传播者的角度来进行,但笔者认为民间故事传承人不仅是故事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积极的故事的“接受者”,“传播”与“接受”共同构成了故事的“传承”。探讨民间故事的传承,不应忽视接受心理的因素。民间故事的功能,包括传播效果和接受心理的功能性的总和。
    作为民间文化的载体,故事除了对民众具有认知的功能、习俗传承功能、道德教化的功能、娱乐休闲的功能等外,还具有心理补偿和调节功能。高尔基对此曾有过形象的描述:“在故事里,人们坐着‘飞毯’在空中飞行,穿着‘飞靴’走路,用死水和活水向死人洒一下,就会使他复活,一夜之间会把宫殿筑好。总之,故事在我们面前展开了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在那种生活里,有一种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在活动着,幻想着更美好的生活。”民间故事为民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无法企及的幸福,无法发泄的失落都可以在故事中得以实现。民间故事传播的是人类对美和善的渴望,对丑和恶的鞭挞,它具有强烈的虚幻性和夸张性,是超现实的幻想文学。在这种心理补偿和调节之中,民众获得了美的愉悦,精神的满足。
    民间故事得到传播,也和民众对故事的接触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传播学中有一个理论即“使用与满足理论”,它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受众接触媒介的过程和模式。按照卡茨等人的定义,使用与满足关注的主要是“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产生了需求(needs),这种需求又导致了人们对大众传播或其他信源的期待(expectations),这种期待引起不同类型的媒介接触(或者其他行为),其结果导致需求的满足和其他后果(可能多数是无意的)。”正如受众接触广播、电视、报纸都有一定的心理需要与满足,作为口头文学的一种传播形式,民众在接触民间故事这种民间口头媒介形式时,同样也要具有某种心理需求。这种心理的需求可能是获取知识、了解习俗、得到娱乐和休闲,也可能是寻求心灵的补偿与满足。
    因此无论是从大众传播学的传播模式,还是关于受众接触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心理的补偿与调节都是故事传播中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对岫岩四位故事家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考察中,笔者认为,心理的补偿与调节功能是他们走进故事世界的重要的心理动机之一,也是他们传讲过程中重要的精神支撑,这种心理补偿功能也是民间故事曾经繁盛的动力机制之一。当然心理补偿与调节功能的凸显,也映射出了这几位故事家多舛的命运与苦难的人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