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电影院与民国时期青岛的都市民俗(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5:11:32 中国民俗学网 刘磊 参加讨论
3.青岛的日本:新市区与小鲍岛地带 1914年,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后,继续向北向东扩展城市的建设。沿着中山路北段的延长部分,出现了馆陶路、堂邑路、市场路、聊城路、临清路等商业辐射地带。1922年,尽管中国收回了青岛,但实际的经济命脉仍掌握在日本人手中,日本移民也在源源不断增加。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一空间内几乎没有中国人居住,也没有中国商店,满街都是日本商店、日文广告和穿着和服、木屐的日本人,和服店、理发店、美容院、妓院、舞厅、和式饭店遍布全街,一到夜晚霓虹灯闪烁,恍若置身日本。该空间内的电影院也免不了浓厚的日本色彩,无论电影院的建筑设计还是放映的影片都十分清楚的说明它们服务的对象是日本人。位于中山路212号的中国戏院,在第一次日占时期被改建为乐乐座,主要放映日本无声电影或小型日本戏剧;日本人三浦林三于1917年在市场三路(原32号)建立青岛第一家专业电影院——电气馆,影院面积不大,二楼设有榻榻米,专放日本影片;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三浦林三又分别在锦州路、李村路开办了东洋剧场、映画场两家电影院,两家电影院的面积都比较大,设备先进,装修豪华,其中映画场能容纳观众一千多人,曾号称“华北第一”。和电气馆一样,东洋剧场和映画场几乎也只放映日本电影,并且不配有中文字幕和说明。 4.城市中的乡村:台东与台西 东镇“仿佛到了中国较大的乡村一样。这里很少摩登的式样。有不少的短衣破鞋的男子,与乱拢着髻仍然穿着旧式衣裤的女人。小孩子光着屁股在街上打架……两个穿红裤子蓝布褂的女人,明明是乡间的农妇,可是满脸厚涂着铅粉、胭脂,向街上时用搜索的眼光找人……”1933年《青岛指南》介绍称“中山路福禄寿大戏院在台东镇二号路建了分院”,1941年,云门一路又一座叫慈光的电影院建立,慈光电影院开办条件非常差,而放映的影片都是十多年前的影片。西大森是当时西镇的娱乐中心,耍把式、变戏法、说书、唱戏等演艺界“下九流”的流浪艺人也喜欢在此“抢摊”,最盛时的福禄寿曾联合到西镇南村路上的五福大戏院放映电影,每日两场,头等二角、二等一角,而当时中山路上的福禄寿是头等七角、二等四角,安徽路上的明星电影院是头等一元、二等六角、三等四角。 5.机械世界中的短暂欢愉:四方、沧口一带 四方、沧口一带是青岛的主要工业区,居住人口80%以上是工人,“在这一带所见到的便是短衣谜扣的壮年男子,梳辫剪发的花布衣裳的姑娘,煤灰,马路上的尘土,并且可以听到各种机件的声音”直到四十年代中期才出现第一家电影院——真光电影院。抗日战争结束后,青岛大部分电影院开始推行对号入座、分场放映的制度,而此时的真光电影院仍随意入出、循环放映,并且票价不分等级,统一售价,主要放映国产影片,观众较多。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青岛电影院的城市空间分布呈现以下特点:首先,不同的地理空间存在明显的社会等级倾向,这与上海电影院的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上海首轮、二轮外片电影院多在市中心的英美法租界里,而国片影院和三轮影院则多在东部,即日本租界和华人聚居地,“四轮”影院则位于石库门居住区和工厂区。尽管对青岛的电影院的分级很少会看到像上海电影院“轮”次分级,但电影院所坐落的城市空间本身就象征着消费等级和身份的差别,所谓“富人的中山路,穷人的西大森”。其次,电影院空间根植于殖民文化当中,青岛自1898年城市建置到1922年回归中国,先后处于德、日殖民者的单独占领和控制之下,这不同于上海、天津等地的租界与华界并存的情况,无论是德占时期的欧人居住区和还是日占时期的日本人居住区,其电影院都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和种族主义。 二、电影院与市民娱乐生活的互动关系 1.电影在青岛的传入与市民接受 电影传入中国之初,由于两次放映事故,在宫廷内部遭到全面的禁止,从而为电影在平民中的传播创造了机会。在许多城市的游乐场、茶馆、戏园等娱乐场所中,电影作为一种西洋“杂耍”,多穿插于焰火、杂技等节目中,或者在戏曲与戏曲中放映,起到“插科打诨”“旺场”“点缀”以供娱乐观众的作用。这与当时电影在欧美的传播具有一致性,电影在欧美国家并不是一种可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它的放映活动很多时候并不固定在建筑中,而是依靠马戏团、游乐场等巡回演出方式进行。中国早期的电影观众,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观看戏曲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凑热闹”的过程中,知晓并接受电影的存在。如电影在济南的传入(1905),“日前来一电光活动影戏,(六月)初十晚间,假山陕会馆演之”,“请人往观,概不取资”,“往观者人山人海,率皆喝彩。向后聚人愈多,恐其滋事,遂即歇止”,“嗣在闻善茶园开演多日,究以价昂,观者无几。现又禀准巡警局宪,在吕祖庙前搭棚开演,每座减为京钱六百文,已剧印广告遍送矣”。但是青岛的市民并没有像同时期的济南、上海、北京的市民一样接触到电影,尽管在时间上,电影在这些城市的传入几乎是同步的。一方面,“华洋分治”的种族隔离政策使中国人不可能到欧人居住区的亨利王子大饭店或者水师俱乐部观看电影;另一方面,青岛城市化是在农村移民背景下发生的,移民中以山东人,尤其是男性农民为最多,“大都来自临邑,而以胶县平度为最矣”;在电影传入中国之时,像济南、上海、北京等地方的娱乐业如茶馆、酒馆、戏园、妓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发展,而直接从渔村“突变”而来的青岛,也只有天后宫逢节日搭建的戏台、大鲍岛北段演出柳腔、茂腔的戏院或者西镇南村路一带流浪卖场的艺人,所以说,无论从市民观念还是放映场所来说,青岛的华人区在电影传入之时还不具备放映电影的娱乐业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