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曲欲飞——红山玉龙
http://www.newdu.com 2024/11/13 04:11:36 国家博物馆 newdu 参加讨论
美誉“中华第一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玉龙 这是一条高26厘米,重1000克,周身呈墨绿色的玉龙,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通体琢磨,光洁温润。 玉龙的造型非常耐人寻味:龙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平齐又微微上翘,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细长的眼睛睥(pì)视前方,颈部一道夸张的长鬣(liè)雄健地飘拂上卷,粗壮的龙尾内屈,迎向龙首,整个身体构成一个很有力度的反“C”字,仿佛瞬间就要腾空而起。 龙身大部分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颚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呈规整的小菱形。龙的脊背上有一个小圆孔。经测试,如果用绳子穿过圆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说明小圆孔所在位置应该是整块玉料的重心。 在目前已发现的原始玉雕中,时代较早、工艺最有特色的,首推红山玉雕。已见报道的红山玉雕有百余件之多,被确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红山玉龙已经具备了成熟龙形的诸多元素,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 龙的起源 自古以来,龙便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物,海内外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在古老的神话中,龙的形象随处可见。在商周时期的出土文物中,龙的造型已经相当成熟。 龙是什么?龙的形象究竟起源于何时? 红山龙形玉雕系列的出土,第一次以确凿的考古实物证明,龙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龙的早期形态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特别是那变形的兽首部分,尖利的獠牙,飘扬的长鬣,像猪?似马?如熊?也许是其中一种,也许是多种动物形态的概括和组合。 中华民族的祖先怀着对造物主的虔诚和敬畏,把自然界中自己最熟悉和尊崇的动物形态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形象——龙,并将它刻在通灵的玉石上,作为神徽和图腾。 红山玉龙的传奇 关于红山玉龙,还有一段十分传奇的经历。故事要从内蒙古赤峰讲起…… “塞外明珠”赤峰市的东北隅,矗立着一座海拔高746米的石山,因裸露的岩石呈赭红色,在阳光的映照下,红岩似火,故得名红山。 1955年,中国考古学家尹达在《关于赤峰红山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文中,把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长城地带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命名为红山文化。 美丽的红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学者,他们的研究和学术报告,使红山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红山地区并没有新的考古发现。随着曾侯乙墓、秦始皇兵马俑等重大考古成果的出现,远在塞外的红山显得有点儿冷清了。 1971年的一天下午,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村民张凤祥,在村子后面干农活。一锹下去,一件硬邦邦的东西,让他感到有些奇怪,再挖下去,原来是一个人工砌成的石洞。 张凤祥伸手摸去,竟摸出一个黑乎乎、像钩子一样的东西。张凤祥把它带回了家里,找了一根绳子绑上,送给弟弟当玩具。七、八天之后,张凤祥惊奇地发现,原本难看的钩子,竟然露出了玉的墨绿色。 张凤祥带着这件奇怪的玉器来到翁牛特旗文化馆。工作人员按照惯例办理了入库登记手续,把它锁到了箱子里。就这样,玉龙在箱子里一待就是十几年,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 直到1984年,在牛河梁,考古队员挖开了一座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古墓,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古墓主人的胸部,摆放着两个精美的玉器。考古人员经过仔细辨认和研究后,认为它们是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 牛河梁发现5000年前的玉猪龙的消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消息传到翁牛特旗,文化馆负责人突然想起1971年征集的那件玉器,极有可能是红山文化的文物。在被忽视了十多年以后,三星他拉村村民无意中发现的玉钩子终于得到正式确认: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由当时的红山人精心制作的玉器。它不只是饰件,还有可能是同中国原始宗教密切相关的一种礼器。 1986年,《人民画报》刊登了红山玉龙的图片。这条消息一经报道,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1989的6月,为迎接建国四十周年的到来,红山玉龙被调往北京参加展出,随后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红山玉龙造型独特,雕艺精湛,它身上所负载的龙文化元素,对于研究中国的原始宗教以及总结龙形的发展序列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玉龙身上那种蓄势欲飞的勃勃生气,让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 责编:韩翰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狞厉之美——龙虎纹铜尊
- 下一篇:陈相龙:从骨骼遗存看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