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说“禅”及其反映的王朝更替观(4)

3.背景材料的进一步说明
    除了“禅”“传”通用以外,还有两类重要的背景材料。
    第一,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在“禅”字开始用来表达禅让之义的前后,除了“传”字 ,还有“与”、“让”等字表达同样的意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孟子·万章上》“尧 以天下与舜”[55](P379);《庄子·秋水》“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帝王殊 禅,三代殊继”[37](P256-257);《荀子·正论》“尧舜擅让”;《韩非子·五蠹》“ 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56](P1041) ;《韩非子·八说》“故有揖让而传天下者”[56](P974);等等。“与”即授予;“让 ”乃“攘”之假借字,意即推让,朱骏声曰:“谓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26](P90 1)“与”、“让”义同,此二字与“禅”字虽不能通假,但却表达了相同的观念。
    第二,《庄子》古注对“禅”字的解释也暗示着禅让之义来源于“蝉”字。《庄子· 山木》:“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晋人郭象注:“莫觉其变。”清人郭庆藩云 :“禅,代也。大道通生,万物变化,群方运转不停,新新变易,日用不知,故莫觉其 代谢者也。既无日新而变,何始卒之有耶?”[37](P303)王先谦曰:“天化生万物,日 新不穷,而不知谁为禅代之者。”[63](P127)郭象把“禅”释为“变”;郭庆藩则用“ 代谢”来说明之;王先谦把它解释为“代”。
    《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郭象注:“虽变化相代,原其气 则一。”唐成玄英疏:“禅,代也。夫物云云,亶之造化,受气一种,而形质 不同,运运迁流,而更相代谢。”[37](P409)王先谦云:“宣云,皆有种类,各以其形 禅于无穷”[63](P182)。这里,郭象把“禅”解释成“虽变化相代”而“其气则一”; 成玄英解为“代谢”,形质虽不同,但气却是“一种”;王先谦则未做解释,但从上下 文体会,具有“传”的含义是明确的。是从晋到唐到晚清,学者认为,在战国时期“禅 ”字就有代谢、变化和相连的含义,从这些解释可以清楚地看到“蜕变”和“蝉联”的 影子。
    总之,“禅”字可假借为“传”,还和“与”、“让”一起表达相近的意思。战国中 后期,这些词汇成为关于政权禅代的观念网络上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知识背景上,它的 禅让之义的源头,更可能是“蝉”,而非“”。
    三、结束语:“禅”所反映的王朝更替观
    “禅”的禅让之义来源于“蝉”,因而它的含义中就有了“变蜕”和“相连”的统一 ,也有了“断绝”和“继续”的统一,在统一的两极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tension) ,其中“相连”或“继续”这一头的力量更大些,正如“蝉”字有“续”的训释和“蝉 联”的复合发展一样,这是语义的真实,更是历史的真实,它反映了中国古人对王朝更 替的一种看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假“禅让”之名或被后人名之为“禅让”的王朝更替有很多次, 若从战国算起,就有姜(齐)田(齐)、(西)汉新、(东)汉(曹)魏、魏(西)晋、(东)晋(刘) 宋、宋(南)齐、齐(南)梁、梁陈、(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周隋、隋唐、唐(后) 梁、(后)汉(后)周、周(北)宋,等①(注:从某种意义上说,1912年清室退位,走的也 是“禅让”的老路,这是“禅”所反映的传统的政权更替方式在近代中国的重演。)。 汉以后,不论政治形势如何的有利,一般新兴的最高权力的争夺者,大多要想方设法用 “禅”所指代的方式完成朝代的更替。而通过这种方式夺取政权的新王朝的统治者们, 没有一个不强调他的权力来自前朝的禅让,没有一个不宣扬这种禅让体现着天命的更改 和传承,没有一个不利用五行相生的运转模式来证明这种更改和传承是于天有徵,所有 这些,恰好与“禅”字所反映的王朝更替观相吻合。
    西文中没有与中文“禅”字的这种含义相对应的单词。人们用英文的abdicate来翻译 中文的“禅让”,已经算是最接近的了。这是个动词,它的名词形式是abdication;它 们的德文对应词是abdanken和abdankung;法文是abdiquer和abdication。它们拥有共 同的词源,那就是拉丁文abdicā-re,其词根ab意即“断开”(off)、“脱离”(away) ,dicā-re“宣布”(to proclaim,make known),合起来义即“宣布不再拥有”(to pr oclaimor declare to be no longer one's own),引申到政治上,不及物动词可译为 “退位”,及物动词“废黜”,与中文“禅”字兼有“相连”或“继续”之义不可同日 而语。
    原文参考文献:
    [1]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刘昭。续汉书八志注补[M].韩江书局依汲古阁本刊清刻本。
    [5]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孔颖达。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