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风俗舞蹈文化——铜鼓舞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9:11: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 2006年5月20日,铜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鼓舞--(苗族称“究略高”)是用一头有面、中空无底、呈平面曲腰状称为铜鼓的打击乐器伴奏的舞蹈。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一种有代表性的、源远流长的舞蹈文化,据考古学方面的发现,早在公元四世纪之前(春秋末期),铜鼓就出现在乐舞场面之中了。虽然苗族是在进入封建社会的初期才开始接触铜鼓这一礼器(后来主要用作乐器)的,但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铜鼓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至今,苗族还保存着较完整的演奏形式和舞蹈形式。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欢度传统节日和喜庆之日仍常跳铜鼓舞。在击铜鼓时“以绳耳悬之,一人执木槌力击、一人以木桶合之,一击一合,使其声洪而应远”(贵州《八寨县志稿》)。苗族铜鼓舞的活动形式,现在常见的是将铜鼓悬于庭前或场坝之中,由击鼓者一手执木槌敲鼓腰,另一手持皮头槌击鼓面伴奏。舞者则围成圆圈、踏着顿抑分明、铿锵有力的鼓声,时里时外,且进且退地舞蹈着。至兴高采烈时,还击掌呼号、喊出“嗨哧哧”之声以助兴。其动作主要是来源于狩猎生活、农业生产劳动和对动物形态动作的模拟,如“骑马”“赶鸭”“捕鱼”“捞虾”等。苗族铜鼓舞动作以胯部的扭动和上身的摆动为主要特点。 古代岭南西部的广西盛产铜,《旧唐书·地理志》说:铜陵县汉属合浦郡,"界内有铜山"。《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八记载:"铜山,昔越王赵佗于此山铸铜。"东汉马援南征时曾获得大量的"骆越铜鼓"。由此可见,壮族先民是较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壮族地区铜鼓的纹饰特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粤桂式的铜鼓,其纹饰是中原地区商、周时代习见的云纹、雷纹、席纹等,另一类为滇桂式型的铜鼓,有翔鹭纹、舞蹈纹、划船纹等,民族特点较为浓厚。晋朝人裴渊《广州记》(转引自郑师许《铜鼓考略》有:"俚僚铸铜为鼓,鼓为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镲,执以叩敲,叩竟,留遗主人也。"铜鼓纹饰上的舞蹈人象和史书上的记载,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在铜鼓铸成时招致亲朋,欢乐舞蹈的习俗。 古代铜鼓是部落统治权力的象征,到明、清两代时,广西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部落首领地位衰落,铜鼓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只作为一种乐器流传于民间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