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文摘】周庆生:论东干语言传承(2)


    四、传承传播径向 
    语言传承的途径也称传承场域或传承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区、报纸、杂志、广播和文学出版等等,大致可以分为纵向传承和横向传播两个大类。 
    纵向传承:家庭纵向传承是语言传承的基础和母体,一个民族的母语主要通过该民族的家庭亲子代代相传,语言活力得以保持,语言传递得以保障,语言传播得以拓展。家庭母语传承是语言传承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东干族实行族内婚,从而保证家庭成员的同质化。家庭成员的母语普遍为东干语。根据我们在吉尔吉斯斯坦东干语区四个调査点的抽样调査,东干族家庭成员母语是东干语的占样本总数的95%以上。 
    横向传播:学校、社区、报纸、杂志、广播和文学出版家庭母语在学校、社区、广播、报纸、杂志、文学出版等领域应用,是母语使用范围的扩展,大体上属于横向、水平的传播,是语言传承传播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学校:20世纪20、30年代,随着东干文的创制,东干语教学开始进入东干乡庄学校。2012年,吉国科学教育部发文批准将东干语等少数民族母语作为民族中学母语课程,从二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 
    社区:大多数东干人并没有因为掌握了俄语,而放弃了母语的使用和传承,他们在学校、在工作单位更多使用国家官方语言——俄语;但回到乡庄社区,或与本族人交谈时,则说母语,即东干语或称回回话。 
    报纸杂志:20世纪30年代,东干人创制使用拉丁字母文字的同时,也创立了首份东干文报纸《东方火星报》(一译《东火星》)。进入1990年代,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成立后,该报成为宣传、传承、传播东干语言文化的重要平台。 
    广播:东干语广播通过电波,将强烈的母语意识植根到东干族听众心中,成为凝聚东干人心、传播东干文化的重要工具,是保持、传承和传播东干语的重要媒介。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乡庄社区普遍办有东干语广播。 
    文学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东干文创制之前,东干族没有书面文学作品,只有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如儿歌、口歌(谚语)、口溜儿(俗语)、猜话(谜语)、倒口话(绕口令)、曲子(民歌)、故今(民间故事)等。东干书面文学是随着东干文字的创制和东干文报刊的发行而繁荣起来的。 
    五、心理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语言传承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形式。一个民族的语言传承既传递着民族的构成要素—共同的群体语言,也通过心理传承传递着民族的深层心理和认同意识:一方面,语意是深层的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民族感情;另一方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个民族心态的反映,每个民族都有反话、都有含蓄表达就是明证。东干族对自己的母语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和尊重,将其称为“父母语言”或“亲娘语言”。东干族家庭坚持在家中和社区使用母语,东干族精英不遗余力创制本民族文字,出版东干文报刊,开设东干语播音节目开展东干语言教学,传承和发展东干语言。 
    六、生态环境 
    居住格局: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语区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北部。在东干语区中,以首都比什凯克为中心,向西60公里到卡拉巴尔塔,向东60公里到托克马克,可看作东干语的核心区。东干语核心区具有东干文化圈的功能。对内,它将大大小小的东干语社区连接成片,成为东干语言传承的大环境大平台;对外,它是维持东干语言传承的坚固堡垒,可以抵御或延缓语言转用或语言濒危的发生。 
    政治环境:1924年,苏联政府经民族识别,确认东干人(陕甘回族)为中亚的一个少数民族。这种民族身份的确立,体现了主流文化群体对东干人的接纳,有利于东干人增强国家认同,积极适应并融入国家主流文化之中;另一方面,东干民族的确认,有力地激发了东干人的民族意识、民族语言意识和民族文化构建意识。民族识别后,苏联官方鼓励并帮助无文字民族创制自己的文字。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宪法和语言法将吉尔吉斯语定为国语,国家实行强化国语政策。东干语课程在东干族学校保留每周1课时,但东干语教师的聘金及教材编印费用一律自筹,国家不再负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