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秦汉左邑、闻喜县地望考论 ——兼论闻喜县的沿革和治所变迁


    [提要]左邑县是秦因晋都曲沃而置,故址即今山西闻喜县所在;闻喜县则是汉武帝升左邑之桐乡而设,其地望在今闻喜县东北、涑水南岸的东王村附近;东汉时并左邑入闻喜,县治则由桐乡迁到左邑故址。北魏时,闻喜县改属正平郡所辖,县治由汉晋故址迁于甘谷口,即今闻喜县东北之东镇稍东;北周武帝时,闻喜县与州、郡一并移治柏壁城,在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处;隋开皇十年(590年),县治又迁回甘谷口;唐元和十年(815年),再西南迁于桐乡故城,亦即西汉闻喜县故址;五代时,闻喜县又移还左邑故城,历宋、元、明、清至今未变。
    [关键词]左邑;闻喜;沿革;地望;考论
    据文献记载,左邑县是秦因晋都曲沃而置,西汉时一直存在;闻喜县则是汉武帝升左邑之桐乡所设,东汉时并左邑入闻喜,县治则由桐乡迁到左邑故址。关于两县治的地望,早期文献中有比较明确的说法,由于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乱,使县治几度迁移,再经隋唐时期的调整,以至唐宋以来的文献对秦汉时期左邑、闻喜县故址存在不同的说法和混淆,令人颇为费解。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认真梳理和分析,在弄清两县沿革变化的基础上,明晰二者的准确位置,为进一步探索晋国故邑曲沃、桐乡及相关问题奠定有利的基础。
    一 秦汉左邑、闻喜县的建置和地望
    《汉书》卷28《地理志(上)》河东郡“闻喜”县下班固原注“故曲沃”,颜师古注引应劭曰:
    今曲沃也。秦改为左邑。武帝于此闻南越破,改曰闻喜。【1】今按,班固和应劭此言不太确切,据《汉书》卷6《武帝纪》记载,元鼎六年(前111年)冬: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颜师古注:“左邑,河东之县也。桐乡,其乡名也。”闻喜县为汉武帝析左邑县之桐乡所设,则西汉后期左邑与闻喜两县并存。又据《水经注》和《太平寰宇记》所载,东汉时并左邑入闻喜,而闻喜县治则从古桐乡迁到原左邑县故址(说详下),班固曰闻喜县为“故曲沃”,是以东汉形势解释西汉地理,明显有误。王先谦《汉书补注》说“‘故曲沃’三字当注在左邑下矣”【1】是正确的。应劭之言亦令人迷惑,一是“今曲沃”之“今”,或应作“故”或“本”,如班固、司马彪所言;二是“改曰闻喜”亦不确切,应是改左邑县之桐乡曰闻喜。
    《续汉书·郡国一》河东郡“闻喜邑”下司马彪原注:“本曲沃。”刘昭补注:“曲沃在县东北数里。”虽然司马彪与刘昭注关于曲沃具体位置的看法略有区别,但都将东汉闻喜县与晋都曲沃相互关联,说明他们对并左邑入闻喜后,闻喜县治由桐乡迁到左邑故址的情况是非常清楚的。
    据《水经注》卷6《涑水篇》载:
    [经]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西过周阳邑南,又西南过其县南,又西南过安邑县西。[注]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涑水西迳董池陂南,即古董泽……涑水又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又西迳桐乡城北。……《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者也。涑水又西,与沙渠水合,水出东南近川,西北流注于涑水。涑水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故曲沃也,晋武公自晋阳徙此,秦改为左邑县。【2】
    从这段记载可见,涑水先西经董泽南,又经桐乡城北,西与沙渠水合,再西南经左邑县故城南,然后西南经安邑县西。古涑水即发源于山西垣曲西北,流经闻喜、临猗等县东,于永济县西南注入黄河之涑水,今称涑水河【3】。董泽,在明清闻喜县(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四十里的涑水北岸【4】,约今闻喜县东北的裴村以东。沙渠水即源于闻喜县东南,西北流,在闻喜县东北之吕庄注入涑水,明清时仍称沙渠水【5】,现叫沙渠河,并于沙、涑汇流处建有吕庄水库【6】。安邑,原为战国时魏都,后由此徙大梁,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余里【7】。若《水经注》的记载不误,则位于董泽近旁之涑水下游、涑水汇沙渠上游左(南)岸的古桐乡、西汉闻喜县应在今闻喜县东北,涑水南岸的伯里合不花墓至东王村一线。而位于涑水汇沙渠下游右(西)岸、安邑城以北或东北的西汉左邑县,当在今山西闻喜县城及其附近地带。《大清一统志》言左邑故城为“今闻喜县治,春秋晋曲沃邑”【8】,即可说明。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西汉左邑县定于今闻喜县城一带,将闻喜定于其东北不远的涑水左岸【9】,是正确的。
    《水经注》之经文(反映汉魏时地理)言“(涑水)西南过其(闻喜)县南”,注文(反映北魏时地理)说“(涑水)西南迳左邑县故城”,从政区沿革而言,东汉及曹魏闻喜县与西汉左邑县治一脉相承,两说实相一致。
    唐、宋以来,文献记载中关于秦汉左邑、闻喜县的位置出现了诸多不同的说法。《元和郡县图志》卷12绛州“闻喜县”条曰:本汉左邑县之桐乡也,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此闻南越破,大喜,因立闻喜县,属河东郡。同时又于“桐乡故城”条言:“汉闻喜县也,在县西南八里。”然不言左邑之所在。《太平寰宇记》卷46解州“闻喜县”下亦曰:
    本汉左邑县之桐乡也,武帝元鼎六年……因立闻喜县……按汉闻喜县在今县西南八里桐乡故城是也。后汉废左邑县,移闻喜县理之。
    另于“桐乡故城”条说:“汉闻喜县也,在县西南八里。”其后《大明一统志》的记载与《元和志》和《寰宇记》相近【10】。乾隆和民国《闻喜县志》又都说桐乡故城“即今县治”,左邑城“在县东三十里”【11】。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则引《一统志》说西汉左邑城即清闻喜县治,又说“(桐乡)故城,今闻喜县西南”【12】。杨守敬的《水经注疏》亦言左邑县故城“即今闻喜县治也”,然又说桐乡“在今闻喜县东南十余里”【13】。互不一致,出入颇大,令人费解。
    今按,宋代以来的闻喜县即今山西省闻喜县,传世文献中有比较明确的记载【14】,若以《寰宇记》等所言桐乡在宋闻喜县西南八里,则当在今闻喜县西南数里处,即涑水下游右岸。若以《闻喜县志》等的记载桐乡即明清闻喜县治,即今山西闻喜县所在,左邑在县东三十里,则必位于涑水左岸以东较远处,与《水经注·涑水篇》所载秦汉左邑县和古桐乡、西汉闻喜县的相对位置正好相反,其中必然有误。
    据《太平寰宇记》所述闻喜县之沿革曰:
    按汉闻喜县在今县西南八里桐乡故城是也。后汉废左邑县,移闻喜县理之。……周武帝移于柏壁,在今正平县西南二十里。隋开皇三年,罢郡属绛州,十年自柏壁移于甘谷口,唐武德以来,县属不改。元和三年,河中节度使杜黄裳奏移神策镇军于县宇,官吏权止桐乡佛寺,至十年,刺史李宪奏复置县于桐乡故城,即今理也。【15】
    又《读史方舆纪要》卷41解州“闻喜县”下言:“春秋时晋之曲沃地,秦改为左邑。”同时又于“左邑城”条载:
    在县东,春秋时之曲沃也。……汉元鼎六年,分左邑县地置闻喜县。东汉罢左邑,移闻喜县治焉。……后周移县治今绛州之柏壁,隋移治甘谷。……唐复移治桐乡故城,五代时移今治。
    《方舆纪要》在《寰宇记》的基础上,增加了“五代时移今治”一说。按所言左邑城在明清闻喜县东,当指县城近东【16】。《大清一统志》卷155绛州古迹“闻喜故城”条亦曰:
    按五代时县治又移还左邑故城,而《寰宇记》不载,后人遂疑今治即故桐乡城,误。
    综合以上记载可见,闻喜县于北魏时改属正平郡所辖,北周武帝时又与州、郡一并移治于柏壁【17】,隋开皇十年(590年),由柏壁移治甘谷口,元和十年(815年),“复置”(当是迁治)于桐乡故城,五代时又移还左邑故城,即今治。柏壁,即今山西新绛县西南二十里之古柏壁城【18】。“甘谷口”,后来文献没有明确的说法,《大明一统志》载闻喜县东二十里有“甘泉”,南流入涑水【19】,《大清一统志》卷155绛州山川“甘泉”条说:
    在闻喜县东三十里东镇北,其流为黑龙沟,南入涑水。
    按清东镇即今闻喜县东北近三十里、位于涑水北岸的东镇村,甘泉当在其近旁。乾隆《闻喜县志》推测隋开皇十年所移治的甘谷口“疑即甘泉谷”【20】。民国《闻喜县志》卷2“沿革”中有进一步的说明:
    闻喜诸通志,甘泉在县东三十里东镇北,水甘,南流入涑,隋移县治于甘谷。
    同时又据所见碑文推论:“甘谷即东镇,开元时犹治此。”结合其他相关材料来看,这一说法大致可信。首先,据《元和郡县图志》,闻喜县“西北至州六十里”,时闻喜县治甘谷口【21】,属绛州,州治正平县,即今新绛县【22】,若甘谷口在东镇稍东一带,由此地至新绛正好六十里左右。若甘谷口在东镇以东或以南的其他地方,则至绛州的距离均在“六十里”以上,如从今闻喜县治至新绛约九十里。其次,《元和志》说桐乡故城“在县西南八里”,据《水经注》和上文所论,桐乡故城约在今闻喜县东北、涑水南岸的伯里合不花墓至东王村附近,这里正位于东镇以南或西南不远,两地隔涑水南北相望,亦可互证。其三,《元和志》说董泽“在县东北十四里”,古董泽约在涑水上游北岸的今裴村以东,正在东镇东北十余里处。《大清一统志》载董泽在县“东北四十里”,从今闻喜县城及东镇至裴村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分析,甘谷口应在今东镇稍东地带。
    古闻喜县的沿革和治所变化基本明确,由此再来分析、检验其他不同说法,问题就比较清楚了。北宋初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关于闻喜县的沿革记载虽比较清楚,但忽视了五代时县治迁还左邑故城、即今治的变化,同时《寰宇记》大多转抄《元和志》的记载,而这些材料均是以县治甘谷口为基点形成的,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无疑是正确的,然经过元和十年和五代时期两次县治的迁移之后,到北宋初年,闻喜县治已回到左邑故址,即今闻喜县治,但《寰宇记》仍沿用《元和志》的材料为解,则与当时的地理形势不符,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矛盾,如说元和十年“复置县于桐乡故城,即今理也”,同时又说桐乡故城“在县西南八里”;如北宋时董泽应在当时闻喜县治东北四十里,然其仍沿用《元和志》之说在县东北十四里等,皆属此类。关于这一现象,王仲荦先生在《北周地理志》中有明确的分析【23】,颇有见地。
    由于《太平寰宇记》是一部古代地理名著,其有关说法或被后世学者所传抄,或具有重要的影响。《大明一统志》基本承袭了《寰宇记》的观点。乾隆和民国《闻喜县志》皆认为当时闻喜县治为桐乡故城,亦是如此。《大清一统志》对闻喜县的沿革变化言之甚明,一方面说清闻喜县治即左邑故城,是正确的;同时又说“闻喜故城在闻喜县西南,本古桐乡,汉置闻喜县”。最终还是回到了《寰宇记》的错误基点。《汉书补注》多以《一统志》为据,情形大致相同。《水经注疏》言清闻喜县治即左邑故址,可信,然又说桐乡故城“在今闻喜县东南十余里”,不知以何为据,“东南”或是“西南”之误,若此,亦未能跳出《寰宇记》的局限。
    三 北魏、北周闻喜县地望蠡测
    《晋书》卷14《地理上》河东郡“闻喜”县下原注“故曲沃”【24】,说明西晋闻喜县的郡属和县治沿两汉故制未变。又《魏书》卷106《地形志上》记载,北魏闻喜县为东雍州正平郡所辖【25】,可见经过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社会动乱,闻喜县的行政归属发生了变化。
    上引《太平寰宇记》解州“闻喜县”条说:“后魏改属正平郡……,周武帝移于柏壁……,在今正平县西南二十里。隋开皇三年,罢郡属绛州,十年自柏壁移于甘谷口。”言闻喜于后魏(即北魏)改属正平郡,与《魏书》所载基本一致;言北周武帝时移闻喜县于柏壁,然此前一段时间,闻喜县治是在汉晋故地还是有所变化,则情况不明。
    据《太平寰宇记》卷47绛州前序曰:
    周明帝武成二年,改东雍州为绛州,仍移于闻喜县东北二十里龙头城,正平郡亦与州俱迁,武帝又移于今正平县西南二十里柏壁……【26】
    说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为绛州,并与正平郡一道“移于闻喜县东北二十里龙头城”。龙头城,又称龙头堡,《元和志》未载,《肈域志》山西平阳府闻喜县“龙头堡”条载:
    在县东北(四)[五]十里,后周明帝尝徙绛州治于此。【27】
    《大清一统志》卷155绛州古迹“龙头城”条亦曰:
    在闻喜县东北五十里,亦曰龙头堡……后周绛州及正平郡所理也。
    关于龙头城的位置,《寰宇记》言在北周闻喜县“东北二十里”,而《肈域志》和《大清一统志》说在明清闻喜县“东北五十里”,方位一致距离却相差三十里,也就是说北周闻喜县治应在明清闻喜县东北约三十里处。以此道里推算,《寰宇记》所载周明帝武成二年移绛州和正平郡于“闻喜县东北二十里”之“县”,当非汉晋旧址,而在汉晋闻喜县东北三十里处,即甘谷口一带。结合上述相关文献记载,龙头堡在明清闻喜县(即今闻喜县、汉晋闻喜县故址)东北五十里,甘谷口位于明清闻喜县东北三十里,则龙头堡正好在甘谷口东北二十里,其方位、道里与《寰宇记》“闻喜县东北龙头城”的记载完全相符。
    如果这一推测不误,说明闻喜县治在周明帝武成二年之前即由汉晋故址东北迁于甘谷口了,其变化可能与北魏时将闻喜县改属正平郡的背景有关。《水经注·涑水篇》在描述涑水流经左邑故城时说:“涑水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故曲沃也……秦改为左邑县。”仅言“左邑县故城”而不及闻喜县,如果当时的闻喜县仍治于此,郦道元在详述这一带政区沿革和地理形势时不会只字不提,合理的解释就是闻喜县治已迁往它处。《水经注》的记载可为北魏时闻喜县治已由汉晋故址东北迁于甘谷口的有力旁证。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北魏闻喜县定于汉晋旧址【28】,恐不确实。
    结 语
    综上所考,使我们认识到:1.秦汉左邑县故址即今山西闻喜县所在,是秦在晋都曲沃的基础上改置而来;2.西汉闻喜县乃汉武帝因左邑之桐乡而设,其地望在今闻喜县东北、涑水南岸的伯里合不花墓至东王村附近;3.东汉并左邑入闻喜,然县治则由桐乡故城迁到左邑县故址,至西晋未变;4.北魏时,闻喜县改属正平郡所辖,县治可能由汉晋故址迁于甘谷口,即今闻喜县东北之东镇稍东地带;5.北周武帝时,闻喜县与州、郡一并移治柏壁城,在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处;6.隋开皇十年(590年),县治又迁回甘谷口;7.元和十年(815年),闻喜县再西南迁于桐乡故城,亦即西汉闻喜县故址;8.五代时,闻喜县治又移还左邑故城,历宋、元、明、清至今未变(参见图1)。
    古闻喜县沿革和地望的这一系列变化,当与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乱和隋唐时期的政区调整密切相关。由于频繁的移动,以致唐以后文献对此过程出现诸多矛盾的说法,令人迷惑不解,但通过认真梳理和辨析,其间的变化脉络和地理位置还是基本可寻的。
    
                                                   图1 古闻喜县治变迁示意图(马剑博士协助编绘)
    参考文献
    【1】《汉书》卷28《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51页。文下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下同。
    【2】王先谦:《汉书补注》卷28《地理志(上)》河东郡“闻喜”县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77页。
    【3】郦道元著、陈桥驿点校:《水经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30-131页。
    【4】《嘉庆重修一统志》(以下简称《大清一统志》)卷155,绛州山川“涑水”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294-7295页。
    【5】《大清一统志》卷155,绛州山川“董泽”条,第7298页。
    【6】《读史方舆纪要》卷41,解州闻喜县“沙渠”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910页;《大清一统志》卷155,绛州山川“沙渠水”条,第7295页。
    【7】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省实用地图册》“闻喜县”幅,(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8】《元和郡县图志》卷6《河南道二》,陕州夏县“安邑故城”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9页;
    【9】《大清一统志》卷154,解州古迹“安邑故城”条,第7218页。《大清一统志》卷155,绛州古迹“左邑故城”条,第7303页。
    【10】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西汉“司隶部”,(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15-16页。
    【11】《大明一统志》卷20,平阳府建置沿革“闻喜县”和古迹“桐乡城”条,(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305页。
    【12】乾隆《闻喜县志》卷9,古迹之“桐乡故城”与“左邑城”条;民国《闻喜县志》卷23,古迹“桐乡故城”和“左邑城”条。
    【13】王先谦:《汉书补注》卷28《地理志(上)》,河东郡“左邑”与“闻喜”县条,第677页。
    【14】《水经注疏》卷6《涑水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78页。
    【15】《大明一统志》卷20,平阳府建置沿革“闻喜县”条,第305页;《大清一统志》卷155,绛州建置沿革“闻喜县”条,第7280页。
    【16】《太平寰宇记》卷46,解州“闻喜县”条,第969页。按明清闻喜县治东近涑水,若《方舆纪要》之“县东”不是指县治近东,则左邑城只能在涑水以东地带,与《水经注》的记载不合,会引起新的矛盾。
    【17】据《太平寰宇记》卷47绛州前序说:“周明帝武成二年,改东雍州为绛州,仍移于闻喜县东北二十里龙头城,正平郡亦与州俱迁,武帝又移于今正平县西南二十里柏壁……”则北周武帝时闻喜县与州、郡一并迁于柏壁城。【18】《读史方舆纪要》卷41,绛州“柏壁城”条,第1915页。
    【19】《大明一统志》卷20,平阳府山川“甘泉”条,第309页。
    【20】乾隆《闻喜县志》卷1,沿革。
    【21】据《太平寰宇记》和《读史方舆纪要》,闻喜县治于元和十年(815年)由甘谷口移治桐乡故城,而《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所用材料基本上是元和八年以前的,时闻喜县仍治于甘谷口。
    【22】《元和郡县图志》卷12,“绛州”和“正平县”条,第329-330页;《读史方舆纪要》卷41,“绛州”及“正平废县”条,第1914-1915页。
    【23】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9《河北上》,正平郡“闻喜”县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96-798页。
    【24】《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17页。
    【25】《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85页。
    【26】《太平寰宇记》,第982-983页。
    【27】《肈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40页。
    【28】《中国历史地图集》第4册,北朝·魏“司、豫、荆、洛等州”幅,第46-47页。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2卷第3期(201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