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千年兴衰史,仗剑朝圣路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2:11:32 最爱肉丸子先生 newdu 参加讨论
历史是什么? 历史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历史事件的叙述,还是现在与过去无休止的对话。 历史学家又做了什么? 司马迁的理想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西蒙•蒙蒂菲奥里则为我们普通读者写最广泛意义上的耶路撒冷历史——《耶路撒冷三千年》。 读完《耶路撒冷三千年》让人唏嘘不已。耶路撒冷,一个“一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的城市;一个《圣经》里声称“流淌着奶和蜜之地”的和平城市;一个上帝与其子孙的立约之地,唯一一个拥有天国和程式两种存在维度的城市;一切一切的美好都在这里,因为她最靠近天堂。 如果你爱他,请带他去耶路撒冷,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很他,请带他去耶路撒冷,因为那是地狱。 最靠近天堂的地方,最接近地狱。除下那些闪耀的光环,耶路撒冷还剩下什么?回首这三千年,她就是一个多苦多难的母亲,辛辛苦苦的养育了土地上的儿女,却又眼睁睁的看着这群儿女堕落、拼杀、掠夺、没落,世间的苦痛她都承受过。 有人说历史是“在屠戮中前进,在毁灭中重生,在胜利中哭泣,在绝望中祈祷”!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的历史,难道真的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么?人类创造了文明,却又毁掉了文明。耶路撒冷起初不过只是个面积很小的渔村,然而却处在了利益的咽喉处,从大卫王建城开始,耶路撒冷只不过是因为某些个人的决定成为“耶路撒冷”。3000年来经历了37次被占领,19次重建,8次被屠城,耶路撒冷从来没有像她名字一样和平过,她是“宗教的屠宰场”( 阿道司·赫胥黎语),是一个“停尸房”( 福楼拜语)。从巴比伦人到罗马人再到奥斯曼人,从犹太教到基督教再到伊斯兰教,哪一次的更迭少得了死亡和屠戮,哪一次的宗教新立少得了希望和绝望。读耶路撒冷的历史就好像读整个西方历史又好像读整个世界的历史。 我泱泱中华,悠悠五千年,在历史前进中迸发这青春和激情,然则盛极则衰,衰极则盛。 细细数来从秦皇一统到文景之治再到王莽篡汉,从光武复汉到三国纷争再到晋朝一统,从五胡乱华到隋唐盛世再到五代乱世,从宋朝一统到靖康之耻再到元朝亡汉,从明朝驱除鞑虏到清朝入住中原再到国父的恢复中华,悠悠千年盛衰史就是人类历程的全部。如今到一处景区总少不了一处古迹或一二名人,其实每一处历史古迹就是一部帙卷浩繁的史书,凝结着历史的烟云,记载着岁月的沧桑,每一座殿宇楼台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每一块基石都蕴含着民族的傲骨,每一块砖瓦都焕发着新的青春。历史是什么,是我们的后事之师,是我们与过去的对话,与未来的接洽。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宗教的神秘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最多的著述居然是对宗教的研究,宗教给了我们信仰,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慰藉,就像电影《冈仁波齐》普通人看似是一次毫无意义的跪拜罢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忍受着风餐露宿,在很多人看了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么?其实不然,当你身处其中,你会发现信仰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让人升华,感动我的不是《冈仁波齐》他们的跪拜,而是那种坚韧不拔和虔诚,这也许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在于平和。 耶路撒冷,作为三大亚伯拉罕系宗教的圣地,她的历史不简简单单的是三千年的兴衰,有的更多是因为她的自身的圣神的争夺。耶路撒冷作为上帝挑选的城市,犹太教认为这里是古犹太王国的发源地,基督教认为这里是耶鲁诞生、受难、死亡、复活的地方,伊斯兰教认为这里是穆罕穆德聆听到上帝启示的地方。千百年来朝圣者络绎不绝,他们坚信能在耶路撒冷得到永生,然后他们用自己躯体死亡来陪伴耶路撒冷。 死亡是人类的永恒伴侣,耶路撒冷却从不凄清。以宗教之名发动的圣战,其实不是一种赎罪,更像是一种不仁。如今的IS不就是打着圣战之名到处残害百姓,其实耶路撒冷是圣战的始作俑者,1095年基督教宗发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从第一次而后第二次直至第八次,宗教获得了什么?获得是兄弟阋墙,获得是宗教的仇视,获得是无法救赎的屠戮……基督教和穆斯林在这道貌岸然的所谓正义圣战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下了如石碑一般千年难解的之仇。如今以宗教的名义的战争不正是应了老子那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嘛! 澳门回归时清楚的记得那句“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很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没有母亲的孩子是野孩子,没有祖国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读《耶路撒冷三千年》之前我对犹太人的认识就是他们富裕而智慧,蛮横而又不友好,修建巴以隔离墙,驱逐巴勒斯坦人,这些我在这里不置一词,谁是谁非留有那些政客去纷争。 其实犹太人是第一个在耶路撒冷这片土地受伤的人,从摩西带领他们来到这一片流淌着奶和蜜之地,他们曾短暂的享受到了大卫王和所罗门王的繁荣鼎盛;而后暴政苛政从未停止过,以使完整的国家一分为二,二又变成了一,因为他族灭亡了一个;公元前587年,巴比伦人入侵,犹太人人第一次被迫离开故土,成为巴比伦人的奴隶,成为寄人篱下的异乡人;而后波斯帝国又解救了犹太人,这样犹太人又第一次回归了故土,这样的朝圣带着多少血泪;耶路撒冷不过是弹丸之地,犹太人在夹缝中生存,不停的轮换做着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属民;公元1世纪,救世主耶稣死后不久,犹太人起义反对罗马人,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攻破,圣殿被拆毁,犹太人才正式开始称为犹太民族,也开始了一千九百多年颠沛流离、受人歧视的“异地”生活。 如果流浪是犹太人的天赋,那么归来则是他们的归宿! 要不是一个战争狂人,可能耶路撒冷永远只是“犹太人随身携带的祖国,随身携带的耶路撒冷”罢了。虽然早在1939年,就有不少犹太人受不了欧洲人的排挤,陆续回到那个离开已经千年的祖宗之地——耶路撒冷。但是也还没有建立国家的狂热,但是战争狂人希特勒疯狂对犹太人进行屠杀和清洗,这也让犹太人认识到了没有自己的祖国就没有保障,1948年犹太人在炮火中成立自己的国家——以色列。事情远远没有结束,犹太人侵占了已经再次定居已久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世世代代的土地,阿以战争一触即发,连本书都是以当全书以1967年六日战争结束的,其实至今巴勒斯坦这块上帝青睐之地扔是流血不止的是非之地。 其实犹太人的回归更像是一次仗剑的朝圣路,他们夺得了耶路撒冷,其实他们也失去了耶路撒冷。他们永远无法和平安宁的生活在这里,除了世界的目光,更多的是宗教朝圣的剑拔弩张。人类的朝圣为了得到解脱和心灵的释放,其实耶路撒冷又何曾释放过? 看完这本书不仅为耶路撒冷唏嘘,更为人类唏嘘,让我们共同祈祷世界和平,最后我想引述村上春树当初去耶路撒冷领奖的那段演讲—— “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对,不管墙有多么正确,蛋有多么错,我都会站在蛋这一边。其他人会不得不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许时间或历史会决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