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八寨:探秘当年明军的屯兵地区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7:11:16 萧家老大 newdu 参加讨论
云峰八寨:探秘当年明军的屯兵地区 云峰八寨之本寨 安顺文庙 安顺地区除了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外,最值得欣赏和探究的莫过于屯堡文化了。上篇己介绍了屯堡的成因,屯堡妇女的服饰及地戏,本篇 着重探究云峰八寨。 所谓云峰八寨,是指安顺七眼桥镇的:本寨、云山屯、章庄、吴屯、竹林、小山、雷屯、九溪。由于出租车的时间关系,我们从天龙屯堡返回后,只去了云山屯和本寨。 我们看到,由当年屯军营砦演变而来的屯堡村寨仍然带着浓厚的军事色彩;村口是城楼状的大门,门内是石头建造的房屋,小巷两侧是高大的石墙,几个院落一组,彼此相连,门洞相通。村寨民居院角还筑有既能了望又能射击的碉楼,本寨就拥有七座碉楼。正如古籍所述:“…兵团聚,春耕秋练,家自为塾,户自为堡,倘贼突犯,各执坚以御之…”。 本寨之寨门 本寨之碉楼 在云山屯里 本寨高大的院墙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明军当年屯兵地区除安顺外,在黔滇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但大部分屯兵和移民己被时间消融得无踪无影了,而地处 贵州交通要冲的安顺地区,却把明朝的风俗保存了下来,这是为什么?看看明代屯兵分布图就能找到答案:由黔入滇的东西通道两侧,密密麻麻分布着各种卫、所、屯、堡,特别是今天的安顺西秀区东部及平坝县,尤为密集。有研究者认为:正是由于他们住得太集中了,就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形成一种主流文化。所以,任何外来的东西,在这里都显得不 合时宜。 可以想象,当年作为中央王朝从京城派来的征服者,这些特殊移民心里一定充满了代表正统的傲气,他们力量强大,有从天子脚下带来的森严等级,有从老家带来的精熟农艺,以及与黔地土人风格迥异的口音,无论是文化、技巧,他们都大大地超过当地人,大大的优越感,使他们无须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于是,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二元社会结构:在布防严密的大小军屯里,人们离乡不改腔,继续用乡音交谈,以既有的方式建房,耕作;而散居在屯外或深山里的当地土人,则在远离屯堡的地方过着自己的日子。 到了满清,情况发生了变化。满清官兵进入贵州后,为了消灭明朝势力,陆续吸引了各省汉族农民移居黔地。与拖着长辫子的新汉人相 比,他们又成了稀罕物,在被歧视和不敬的包围中,在大明子民不甘受奴役的血性中,屯堡人只能趋于自保自闭。时光在无情的流淌着,屯堡人差一点成了被称为“凤头苗”的少数民族。 屯堡文化就是这样在自傲、自保与被歧视的不断转换中保留了下来。 令人感叹的是,我们听到:在文化大革命中,所有屯堡妇女都曾被迫脱掉凤阳汉装,直到解禁后才得以恢复。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屯堡姑娘开始放弃她们母亲、祖母、曾祖母乃至上溯六百年她们祖先穿过的服饰,而换上了时髦的新装。贴满瓷砖的“新式”楼房正在挤占着古老的石板房的地基。 有人预言:再过五十年,这里的一切将消失得干干净净。这是危言耸听吗?但愿真是危言耸听! 石板路上的中国结 石墙石瓦石板房 长着青苔的院墙 大户人家 上图在安顺市场卖菜的屯堡人 下图 渐行渐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复杂的宋代宗室政策,开创宗室泛滥时代
- 下一篇:采石之战:一场被过度渲染的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