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鞭”塑造最大不公:有权有钱避税、百姓无银缴税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1:11:21 李连利坐古谈今 newdu 参加讨论
当晚明成为白银帝国之后,当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在全国施行后,虽然,对财政收入很好,然而,却造成大明提前灭亡。 (1)白银拥有量贫富不同 各种皇亲国戚、太监、官员、官商、吏役的存在,既让政府不敢收也收不到应有的税银。各类人只能从市民、农民身上敲骨吸髓。这种现象不仅仅在张居正死去的事情,而是人类社会普遍现象。张居正的生与死改变不了人性问题。 张居正人生的最后岁月开始,之前隐藏的各种问题再次涌现。特别是他死后万历中后期,白银在市面上不充裕了,这很奇怪。因为,按照今天估算,晚明时期的中国大约有7亿两的存量。 其实,原因很简单。 白银短缺的一个很大原因就在:白银被少数人拥有,而且这些人对其中一大部分白银进行了窖藏。 “藏钱”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农村地区的老人,还经常把钱放于罐中埋于地下。偶尔还会听到一些藏起来的钱烂掉的新闻。用钱、用银时代,这种事情更普遍了。皇族、官僚、富商们窖藏大量白银使得市面上流通的白银并不多。 (2)税收谁最老实?普通老百姓 缴税需要白银。对政府税收精英阶层可以用各种手段来避税,可老百姓不行呀。所以,每到缴税的时候,百姓们卖儿卖女、卖田卖地去凑白银。 有人说,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咋不出现这种情况?很显然张居正死后人们对他的改革的阉割。 不能不说这种原因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南方人多银、北方人用银量少,西部人最缺银。但是,南方、北方、西部的税收比重也不同,西部相对更轻一些(但税与收入相比并不清楚,只是南北西三个方向白银缴税的数量相对少),但总的来说,人们总会有积淀。 逃荒是无奈的选择 张居正幸运之处就在于人们的存银,以及借银凑数等人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但这些可承受范围内总要有时间,最终,随着张居正去世,因为无法用白银缴税,农村地区大量百姓逃户、土地荒芜、村庄败落。自1551年到1600年徽州的地价跌幅达40%,请注意,这是在土地市场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现象。 (3)从当时的法律案件处理看白银使用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存量 与此同时,各类关于白银的民事、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例如,万历年间浙江的张应俞编纂的《杜骗新书》中的90%记载,都是白银交易以及欺诈案例。 天启、崇祯年间的河北王肯堂县令也统计了他任知县时审理的304件案例,涉及货币、财产的就有165件,其中涉银案件就有89件,占全部案件的29%、占此类案件的54%;涉铜钱案件为40件,占全部案件的13%、占此类案件的24%。 荒凉之上,总有这些鸟儿出现——乌鸦食腐 北方铜钱的使用比南方要广泛,北方银铜比例大约是1:2;同期的南方地区,则在 1:3~1:4。 未完待续 美日大量输入白银换回大明畸形经济:谁有钱?谁缺钱 复杂的宋代宗室政策,开创宗室泛滥时代 两宋经济为啥发达?宗室政策下皇子驸马的商业垄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