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世界历史 >

约克公爵|偷孩子,种族灭绝,引核试验——扒一扒澳大利亚黑历史


     
    
     
     


    国家道歉,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词。这个国家行为,一般代表一个主权国家对历史上以国家名义犯下的严重错误做出深刻反思,并向特定受害对象做出道歉。


    上世纪以来,很多发达国家随着文明水平的提高,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也逐渐高了起来。国家道歉也变得越来越“常态化”。


    必须肯定,这是文明的进步,但也从侧面上反映出,有些国家历史上的惭德之事,实在太多。著名的国家级道歉,有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的下跪道歉;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向亚洲邻国表达歉意的村山讲话;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对爱尔兰大饥荒的道歉;加拿大政府为奴役北方民族道歉……


    道歉最多的是美国,该国历史烂账数不胜数:种族隔离、杀害印第安人、贩奴、危地马拉梅毒实验、排华法案、虐囚门……最终搞出了一个吉尼斯纪录,国家道歉最多的国家。


    而要说道歉最郑重其事的国家,恐怕当属澳大利亚,这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设立国家道歉日的国家,时间正是今天:5月26日。而今天也正是这个国家道歉日设立20周年。


     
    
     


    △ 2012年国家道歉日在街上游行的民众


    澳大利亚做过些什么,以至于要设立一个国家道歉日来反思和忏悔呢?让我们走进一段尘封的黑暗往事。


    遥想当年,最早的智人走出非洲,向远方勇敢探索。作为人类中最勇敢,也是走得最远的一支,澳洲土著在四万年前走过大陆桥,划着独木舟,选择了在大洋彼岸繁衍生息。


    如果按圣经那样把人类比喻成上帝的孩子,那最小,也是最能折腾的就是澳洲原住民了。澳洲特化的有袋类动物,一大半被他们打到灭绝。短短的两千年时间,澳洲的巨袋鼠,和非洲象相同吨位的双门齿兽,两吨的巨袋熊和7米长的巨蜥蜴就被刚刚殖民的澳洲原住民歼灭殆尽。


    探险,划水,跳跳舞。吃饭,睡觉,打怪兽。惬意的生活让澳洲人在伊甸园里几乎忘记了时间。


    到1770年以前,澳洲土著和刚登陆时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繁衍出了五百个较大部落,大约七十五万人。


    1770年,大航海时代后期最伟大的船长詹姆斯·库克,在完成了对塔希提、汤加、新西兰等地的探索后,终于在4月19日到达了这块大陆。库克船长认为这里的地形地貌酷似威尔士的格拉摩根,遂将此地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代表英王乔治三世,宣布占领了整个新发现的大陆。


     
    
     


    △ 1770年,库克船长登陆澳大利亚的植物学湾


    1788年,英国政府觉得找到了这片广袤大陆的用处,那就是处理重刑犯。各式各样的凶恶人物从英国本土源源不断地开进悉尼湾,并凭借其凶恶的优势对土著部落大打出手。


    1789年,天花和武装冲突给土著们带来了第一次大规模死亡。


    1791年,第一批犯人开始有人服刑结束。英国政府顺水推舟地将附近土地“分配”给刑满释放人员。从此白人逐渐开枝散叶,土著逐只好背井离乡。一百年功夫,手持飞去来器和石块的土著体会到了当年倒在他们手下巨兽们的感悟——不管怎么努力,打不过,逃不掉,对面还在源源不断地增援……


    1901年,澳洲六区合并为澳大利亚联邦,基本具备了国家的雏形。参考英联邦兄弟南非和新西兰,白人至上的“白澳政策”成为澳洲的基本国策。而本是这片大陆主人的原住民呢?很不幸,澳洲法律将他们定义为“动物群体”。大漠、沼泽、岩洞、滩涂、沙海、荒岛成为了他们最后苟延残喘的容身之地。


    在大英帝国的深仁厚泽下,“动物群体”也很难维持种群规模。二十世纪初,澳洲土著仅剩6万,挣扎在种族灭绝的边缘。


     
    
     


    △ 灌木丛前的澳洲土著,1933年


    1910年,哈雷彗星横扫天际。和扫把星一起光顾澳洲的,还有一项新政。听说土著人死得七七八八,大英帝国觉得他们大小也是性命,起了恻隐之心,宣布要帮助他们改善智力,重回人类大家庭。


    听上去还不错,可执行起来就发现这事不对头。


    首先,要改善的是混血土著儿童生活,具体操作方法是,把他们从父母身边带走。


    其次,如遇反抗,反抗者格杀勿论。孩子也许是人,他们的土著爹或者土著妈就免了,要是不识好歹,随便怎么处理都行。


    最后,把“收集”到的孩子送进保育院。交给纯种白人家庭抚养。


    作为补刀,1937年又有了补充政策。对于混血土著人可以武力同化。


     
    
     


    作为旅游胜地的地球最大单块岩石,白人叫它艾尔斯山,土著叫它乌鲁鲁。每到日出与黄昏,这块周长十公里的大石头都会让你体会什么叫撼人心魄的美。风姿绰约的粉红,热烈明快的鲜红,炽热如燃的橘红,犹如血泪的殷红……


     
    
     


    △ 乌鲁鲁巨石全景


    在当年申奥的过程中,我有幸认识了一些不打不相识的澳洲留学生。其中一位原住民小哥,是位似乎罹患“反击症”的人物。这哥们基本和谁说话都是一副要辩论的态度。


    “你是澳大利亚人?”


    “我才不是,我是阿娜古人!”


    “啥?”


    “我们阿娜古人是大陆的主人,是北领地的守护者,澳洲中心就是我们的领地。南边是努恩古,西南是诺恩加,东北是巴玛,东南是茉莉……”


    “等等,我晕了。……怎么看待奥运?北京和悉尼哪个更适合呢?”


    “白人搞出来的肯定不是好东西。你们中国不要搞这个。我们原住民才不喜欢这个。”


    “等等,我接不上了。……你父母也是原住民么?”


    “不是,我父亲是被偷走的一代。”


    “啥?”


    “被偷走的一代,你不懂,你永远也不会懂!”


     
    
     


    △ “被偷走的一代”


    我自己查了下资料,懂了。


    不过我可能真的永远也不会懂。那种痛,那种愤怒,那种逮着谁都要发泄一下的不甘和委屈,我没经历过,我真的不懂。


    但他的愤怒,传染了我。持续百年的屠杀,驱逐,奴役,抢掠,夺取后代……作为一个本应中立的外人,了解他的身世也要怒发冲冠。


     
    
     


    从1910年到1970年,六十年间有数以十万计的土著儿童成为前述“文明开化”政策的牺牲品。20世纪初的澳洲,有着不可思议的发展。一面是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公路连接全国,铁路贯通四方;另一面,鸸鹋、兔子、野犬、袋鼠相继成灾。在一战和二战的大背景下,澳洲军队还发动过鸸鹋战争、兔子战争,结果搞笑地一一战败。但修建万里公路铁路、千里防兔篱笆的过程中,无数白人男女和土著配偶生下后代……


    这些孩子,一旦被发现,等待他们的就是亲人分离,终生不得相见的悲剧。有的家族,甚至三代人经历如此不幸。


    父母分离,营养不良,性虐待,社会歧视,无法谋生,犯罪乃至自杀,这些黑色的光圈如诅咒一样萦绕在这些孩子的成长道路上……


    正如著名电影《防兔篱笆》的最后拷问一样。悲剧无限轮回延伸,根本无处诉冤。当政府绑架了你的孩子,你能做些什么?


    被告是谁?澳洲政府?英国政府?它们都是。但当时的地球上,奥斯曼对斯拉夫人做过,对亚美尼亚人做过。日本人对朝鲜人做过,对中国人做过。德国人对布须曼人做过,对东非人做过,对犹太人更是大做特做。美国人对印第安人做过。苏联人对高加索民族做过,对政治异己做过。法国,对阿尔及利亚做过,对印支地区做过。大英帝国,对所有殖民地做过,对大半个地球做过。


    只要不拿人当人,很多政府就敢于做出世间第一等的恶事,还敢冠冕堂皇地以国家名义执行。文明灭族,然后对幸存者来一声道歉。很多时候,受害者在漫长的等待中死去,后代们一代代白了头,一代代地也走进坟墓,都等不来一声道歉……


     
    
     


    黑暗年代,正义的力量也始终没有缺席。


    随着二战结束,法西斯灭亡和殖民帝国纷纷解体。澳大利亚人也在反思“白澳政策”的种种弊端。种族歧视逐渐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  “白澳政策”徽章
    1958年,革命性的“土著进步委员会”在白人殖民统治开始的地方新南威尔士州成立。该组织以修改宪法歧视性条款为己任,为争取全大陆土著人合法权益而展开了不懈斗争。这个委员会的领导者,四分之三是纯种白人。


    1962年,澳占托管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种族歧视问题遭到联合国严厉批评。


    1967年,美国的黑人平权斗争取得重大胜利。而在澳洲进步力量的压力下,澳大利亚联邦废除了歧视土著人的条款,并授予土著人以公民权和投票权。


    1970年,澳大利亚举国欢庆库克船长发现澳洲200周年。土著人则在库克船长登陆地点举办了巨大的悼念仪式。一个个标语牌上,是被种族灭绝的部落们无声的控诉。澳洲政府被迫废除可随意带走土著混血儿童的法令。


    1972年,时任总理马尔科姆·弗雷斯特结束了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


    1997年,反映“被偷走一代”悲惨生活的电影《防兔篱笆》在澳大利亚上映,澳大利亚全国和解进程经过二十年风风雨雨,终于取得重大成果。澳大利亚政府向所有这一政策受害者道歉。


     
    
     


    △ 反映“被偷走一代”的电影《防兔篱笆》


    1998年5月26日,澳大利亚国家道歉日诞生。


    二十年过去了。人的情感,国家的情感,都在成长。


    话说澳大利亚该道歉的事只有这一件吗?那可不对,有些坏事,地球上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更有些邪乎的,绝大部分澳大利亚人自己都不知道。


    和我们领土分布有些类似,澳大利亚东南方向也有个大岛,叫做塔斯马尼亚,和大陆本土隔海相望。这块地方,闻名于世的有三个名词。塔斯马尼亚魔鬼,塔斯马尼亚虎,塔斯马尼亚人。


    塔斯马尼亚魔鬼是欧洲人对袋獾的“污蔑”。它是现存最大的肉食性有袋类动物。欧洲人不喜欢它们大得出奇的声音,也讨厌它们的味道,于是就按他们的习惯把没见过且讨厌的东西冠名魔鬼。


    塔斯马尼亚虎不是老虎,这是一种长着奇异虎皮斑纹的袋狼。袋狼在和澳洲野犬的斗争中渐落下风,最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消失,残余的袋狼则在塔斯马尼亚岛上继续生活。


    库克船长和欧洲殖民者进入后,袋狼也走向了末日。1930年,当地农夫威尔伯蒂将最后一只野生袋狼一枪放倒,结束了这个物种的野外记录。而动物园里的最后一只袋狼本杰明,因为疏于看管,于1936年不幸被活活晒死。


     
    
     


    △ 最后一只袋狼,本杰明


    塔斯马尼亚人按照澳大利亚分类学也不是人而是“动物群体”。1803年英国人登岛以前,大概还有20个部落6000人。英国人在岛上开设监狱后,土著沦为捕杀对象,活得还不如死刑犯。在瘟疫、狱卒、凶犯的联手大屠杀下,不到三十年就死亡95%以上。最后一位塔斯马尼亚人楚格尼尼,悲惨程度远超袋狼本杰明,可以说是一部民族灭亡史的缩影。


    1803年,她出生在酋长之家,这正是英国人登上塔斯马尼亚岛的年份。17岁,她母亲姐姐族人叔父相继被殖民者残杀。她的未婚夫看到她被强奸,勇敢相救时也遭杀害。25岁,两个妹妹被掠卖为奴。26岁,嫁给本岛岛王。27岁,与岛王一起担任原住民保护官罗宾逊的翻译和导游。为了保护他们,保护官将死得只剩一百人的原住民迁往新岛屿,结果好心办错事。一场瘟疫让水土不服的幸存者又损失了一半。39岁,和岛王一起被卷入白人谋杀案,两名同伴被绞死。夫妻十年后获释,岛王死于归途。53岁,再嫁最后一代岛王。残余原住民十年内再未生育后代。68岁,末代岛王去世,尸体被解剖,做成标本。73岁,生病弥留,此时楚格尼尼已是最后一位塔斯马尼亚人,可以说,她的一生完整经历了她民族的灭亡。一生见惯风雨的她对欧洲人了解极为透彻,反复用英语口述遗嘱,不要解剖,不做标本,死后火化,扔进海峡,结果,她的遗体被草草埋葬于废弃的女犯工厂旁。两年后,尸体被掘出解剖,做成标本,陈列于霍巴特市塔斯马尼亚博物馆。


     
    
     


    △ 最后一位塔斯马尼亚人楚格尼尼


    死后71年。楚格尼尼的遗体标本被撤出陈列。死后百年,原住民终于打赢官司,遗骨火化,骨灰撒入海峡。死后121年,大英皇家阿尔伯特纪念馆归还了项链一串。死后125年,大英皇家外科医学院归还皮肤一张……


    塔斯马尼亚,这个被称为世界尽头的地方,只有冷酷,没有仙境。


    塔斯马尼亚的事,地球上绝大部分人不清楚。下面的事,澳洲人自己也不大清楚。


    说起做实验,澳大利亚可是一直有胆大包天的传统。用被灭绝生物搞解剖啦,没事搞个克隆羊啦,拿原住民后代搞社会实验啦……比起下面这件事,以上的都是小case了。


    成立于墨尔本的国际禁止核武器运动,简称ICAN,如果按字面翻译就是“我能”。这个组织的确能量巨大,为了批判至今不肯签署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本国政府。他们查了英国政府和澳洲政府的老帐。


    66年前,澳大利亚政府邀请英国军方以本国为核试验场。其中中南部的马林加,挨了十二次核爆炸。也算当时两国政府还没有太过丧心病狂,核实验基本远离大城市和居住区,主要祸害了一些防护不到位的军方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以及原住民。


    这是什么行为?我无法评论。爆出此料的“我能”组织,因为对全地球的突出贡献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所以,一个国家道歉日能不能让新老债主取下粉板,勾去记忆。


    编者按:本文小标题回目,调寄《贺新郎》


     
    
     


    值班主编 | 曲飞 值班编辑 | 小窗


    这是第 202 篇文章


    - END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