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古代史 >

历史里最“毒”的宦官,不但逼死太子还一年内连杀两帝一王


    正平二年二月初五日(452年3月11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驾崩了。他的死,并非自然死亡,而是人为谋杀。一代英主的故去,是北魏的不幸。然而作为皇室,拓跋家族的悲剧并未结束,拓跋焘的继任者拓跋余继位才八个月,同样死于非命。两位君王的离奇死亡,居然都与一位宦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说到底,宦官是皇室的家奴。这群生理残缺的奴仆,一旦与权力产生交集,就会迷失心智,徇私舞弊,甚至反噬主人。北魏权臣、宦官宗爱就是这样一位卑劣无耻的恶奴。


    


    


    北魏(386年—534年)_图


    宗爱(401年―452年),因做事周到,头脑灵活,被太武帝拓跋焘安排在身边,成为亲信近侍。表面上宗爱为人谦恭,小心谨慎,背地里却阴狠毒辣、邪恶残暴。戳穿宗爱伪善画皮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拓跋焘的太子拓跋晃。


    宗爱成为阄人进宫后,起初在拓跋晃的东宫当差。在两人相处过程中,拓跋晃讨厌宗爱的为人,逐将他贬出东宫,罚做苦活。然而,宗爱凭借其出色的能力,以及伪善的面具,赢得了拓跋焘的欣赏和信任,提拔他做了中常侍,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


    仰仗着拓跋焘的宠信,宗爱大肆受贿,结党营私,为非作歹。此时,身负监国重任的太子拓跋晃“每事精察”,对宗爱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而拓跋晃的亲信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在辅佐拓跋晃的过程中,也与宗爱不和。“太子党”的出现,使宗爱感到了巨大的危机感。将来拓跋晃继位,必定会对宗爱一伙连根拔除。因此,宗爱和拓跋晃的矛盾,成了北魏宫廷悲剧的导火索。


    


    


    北魏 皇帝礼佛图_图


    趁太武帝拓跋焘南征途中,宗爱罗织罪状,诽谤仇尼道盛、任平城等人。拓跋焘听闻,十分气愤,下令将仇尼道盛、任平城等人,绑赴街市斩首。很多东宫官员受到株连,遭遇杀身之祸。正平元年(451年)六月十五日,太子拓跋晃忧虑过度在东宫逝世,时年二十四岁。可以说,宗爱的诬陷,间接造成了拓跋晃的死。


    北魏父子相残的人伦悲剧,产生了接二连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拓跋晃的死后,拓跋焘慢慢得知自己冤杀了太子,后悔不已,整天喜怒无常,借酒浇愁。宗爱见状,内心十分忧惧。他是构陷太子的始作俑者,万一拓跋焘怪罪下来,宗爱必定难逃一死。于是,宗爱决定铤而走险,忤逆犯上。


    这个心狠手辣的家奴,纠集亲信,趁拓跋焘外出打猎,饮酒烂醉之时,用枕头闷死了自己的主人。事后,胁迫收买太医,以“劳累过度,酒后暴亡”为由,蒙混过关。这位“聪明雄断,威灵杰立”的北魏雄主拓跋焘享年45岁,正值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年龄,可惜死于亲近小人之手。


    


    


    北魏平城一号建筑遗址文字瓦当_图


    北魏第二块“多米诺骨牌”的倒下,使国家出现了权力真空。国不可一日无君,到底由谁来继承皇位,引起了各方浓厚兴趣。以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侍中薛提等三人为首的“治丧委员会”,决定暂且隐瞒死讯,秘不发丧。三人在拥立新君的人选的问题上,分成两派意见,一派是兰延和和疋提出的“废幼立长”,他们认为太子拓跋晃之子拓跋濬年幼,打算立拓跋焘第三子东平王拓跋翰为帝,并征召拓跋翰入宫,将他安置在一个秘室中。另一派是薛提据理力争,提出“嫡孙继承”。他认为拓跋濬是嫡亲皇孙,不应该废黜,应当选为继位人。兰延等人过分看重各自利益,导致新君人选久议不决。


    宗爱密切关注着“治丧委员会”的动向。拓跋翰的出现,让宗爱大呼不妙。他与拓跋翰一向不睦,此人继位相当于宗爱的“富贵终结者”。而拓跋濬更不是皇位的最佳人选,宗爱逼死了他爹,拓跋濬继位后,自然要秋后算账。宗爱的野心再度膨胀,他决定自己拥立一位皇帝。凭借拥立之功,他能继续在权力中枢干那些狼狈苟且之事。


    


    


    太和五铢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铸造_图


    “治丧委员会”的犹豫不决,给了宗爱行动的时间。他一边将与自己密切的南安王拓跋余秘密迎入宫中,准备拥立他为皇帝。另一边宗爱假借赫连皇后的旨意,召“治丧委员会”成员进宫议事。兰延、和疋和薛提等三人素来瞧不起宗爱,毫无防备,只身进宫。宗爱事先在宫门内埋伏了三十多个手持武器的太监,兰延、和疋和薛提等人刚进宫门,就被这伙“武装太监”捆绑起来,在大殿上当场斩杀。与此同时,宗爱又在秘室中搜出并杀死了拓跋翰。群臣的死,以及拓跋翰的被杀,成为“多米诺游戏”中倒下的第三块和第四块骨牌。


    宗爱杀完政敌,血迹未干,急忙迎立拓跋余为新一任皇帝,尊赫连皇后为太后,改元永平,大赦天下。作为回报,拓跋余封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兼任中秘书,封为冯翊王。由此,宗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王的太监。


    这位“身残志坚”的太监,承担着宰相的重任,总管三省政务,负责皇家的安全事务,成为北魏政坛举足轻重的权臣。随着权力的集中,宗爱日益跋扈,一手遮天。他的行为,挑战了北魏皇权,引起许多大臣的不满。有大臣向拓跋余控告宗爱的罪行。拓跋余害怕宗爱会成为赵高那样的危险分子,心中十分不安,计划谋夺宗爱的权力。


    


    


    拓跋余(?―452年)(北魏皇帝)_图


    然而拓跋余还未来得及下手,宗爱再次抢先动手。永平二年(452年)十月初一日夜,拓跋余祭祀东庙。宗爱指使小黄门贾周等人趁夜杀死了拓跋余。宗爱封锁消息,除当事人外,只有羽林中郎刘尼知晓内幕。宗爱自以为刘尼是自己的亲信,不会泄露机密。


    宗爱推倒了第五块骨牌,却砸向了自己。刘尼成为宗爱覆灭的掘墓人。他将宗爱秘密弑杀拓跋余的消息,偷偷告诉了好友源贺。身为殿中尚书的源贺,敏锐地意识到事关重大,两人联合南部尚书陆丽,决定发动政变,推翻宗爱集团,拥立拓跋晃之子拓跋濬为继任北魏皇帝。


    三人分成二路,分头行事。陆丽负责找到拓跋濬,以拥立新君的名义,一同赶往皇宫。源贺和刘尼来到禁军驻地,宣布新君拓跋濬已经继位,宗爱弑杀皇帝的罪状。禁军山呼万岁,愿效死力。禁军在两人的带领下,冲进皇宫,逮捕了宗爱、贾周等人。


    


    


    魏书_图


    贾周等宗爱死党被迅速诛杀,而宗爱脸上被刺字,割去鼻子,再砍掉双腿,接着活活杖毙,随后砍头示众,最终剁成肉酱,同时,夷其三族。《魏书》称宗爱“天性险暴,行多非法”。


    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纪录,间接害死一位太子,杀死两位皇帝和一位皇位候选人。宗爱最终受五刑而死,是其咎由自取,罪有应得,这正好应验了那句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文:计白当黑


    参考文献:《魏书》《资治通鉴》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