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古代史 >

如果明初的海洋政策延续下去 会有什么结果?


     
    
     


    15世纪初,明朝曾经一反保守的常态,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航海事业。然而,仅仅一代人后,倾全国之力搞起的航海事业就戛然而止。这让很多明朝的粉丝到今天都觉得扼腕叹息。


    很多人不禁想知道,如果当时的海洋政策延续下去,历史的发展会有何不同。如果明成祖的继任者们,继续坚持下西洋,哪怕只是缩减船队规模。是否可以将这项看似伟大的壮举,一直坚持下去。


     
    
     


    15世纪 欧洲绘制世界地图上的明朝船


    
    


    然而,残酷的事实却是,明朝人自己都明白:如果这种海洋政策一直延续下去,整个明朝的朝廷,将会在15世纪中期-16世纪初就彻底崩溃。顺着这个可怕的轨迹发展下去,整个王朝即便是没有立即灭亡,也可能失去对很多地方的控制。


    之所以如此不看好明成祖的海洋政策,主要是基于明朝本身在这项大战略实施后的内部危机。因为成祖制度的海洋战略,并不是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尽管在朝贡口号的温情脉脉之下,包含了多种负责而无序的设想。但皇帝自己却有着一本专属的小黑账。


     
    
     


    明成祖大搞海洋政策的时期,明朝在各地的花销都非常巨大。
    


    a 北京新城与紫禁城建设 b 大运河疏通 c 浏家港的大型造船基地


    d 福州的补给港口 e 广州的补给港口 f 入侵安南的巨额军费


    g 占城的贸易与补给港口 h 建立马六甲基地 扶持当地苏丹


    i 建立巨港宣抚司 扶持当地首领 j 对锡兰用兵 废立君主


    
    


    从郑和历次航海的记录去看,明成祖朱棣的战略谋划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1 在国内市场被封闭垄断,国外市场遭严格禁入的大环境下,进口包括各种香料在内的奢侈消费品,运往国内贩售牟利。由自己和直属太监把持的统销统购模式,可以利用国内的资源稀缺,赚取不菲的差价。同时,官营贸易的部分所得,可以为达官贵人与皇帝自己,采购各类奇珍异宝类与玩物。不仅利于搞排场和消遣,更是皇帝赏赐贵胄的特供渠道。


    2 庞大的船队与采购队伍,也是弘扬大明朝威严的宣传队伍。在明朝已经同陆上边界的大部分邻国建立朝贡体系后,新的海洋政策也是要将这种体制,深度推广到南洋各地。对于篡位者出生的朱棣而言,如此万邦来朝的景象,多少能够帮助自己对内也竖立高大形象,留下不世功勋的美名。


    3 为完成以上两大任务,就需要数目众多的船队来往返运输。还必须有一支庞大的队伍,负责船队的正常运行、涉外交流、记账。国内需要有浏家港这类大型造船基地,沿途的港口有充足的补给。在海外的重要地区,开拓基地。包括收买配合的地方领袖,打压不够顺从的他国统治者。必要时候就诉诸于武力,建立明朝可以直接控制的海外基地。


     
    
     


    郑和在海外可不是一个失足的和平大使


    
    


    如果一切运转正常,那么明朝皇帝自己将享受前无古人的名利双收。


    在当时,明朝境内流通的金属货币严重不足,只在国内具有购买力的铜钱通宝,在国际贸易中不能作为支付手段来使用。但这并不影响皇帝以个人意志,推动对外的以物易物交易。尤其是丝绸、瓷器等出口创汇产品,可以从官营的作坊里,以赋税形式征收获得。然后装船送往南洋各国,成为中央帝国大皇帝对番邦的赏赐与厚爱。


    当船队从南洋返回,搭载的各类香料、玛瑙、珊瑚、药材,又会经过分配后再投放市场。让这些原本因海禁已经难以进口的商品,再次充满国内市场。各级官吏当然就可以参与其中,优先获得贵重物品。朱棣本人也可以从府库中拿出一些,作为日常赏赐。


     
    
     


    明朝的严厉海禁政策 是朱棣海洋战略的基石


    
    


    如此一来,可谓是皆大欢喜。因为国内的市场限制,很多外面的东西进不来,造成了市场萧条。但进口商品的定期输入,很好的活跃了国内市场,填补了消费需求。反过来,输出的的官营作坊产品,也缓解了因为经济形势不佳而容易造成的滞销。更降低了朝廷维系官营经济的成本。


    最后,下西洋的船队本身也拉动了一条新的产业。原本因海禁而已经十分凋敝的造船业与涉外群体,得到了新的出路。无法出海贸易的回回后裔,就可以在船队中担任导航员与翻译。不准出海的沿海居民,可以在船队中谋得一个水手的岗位。


     
    
     


    庞大的船队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只是,要成功运转一切,在根本上还是需要钱!


    庞大的船队运营与船员花销,就是一笔巨额费用。同时,大量采购回国的商品,因数量过多,很快造成了有价无市。为了弥补亏空,朝廷甚至以强行摊派的方式,将这些东西充当官员的俸禄发放。


    而那些在船上服役的士卒,很多人直接抽调自地方卫所,并不享有货币工资。长期的背井离乡,不但不能获得超额的回报,甚至会让自己的家庭失去重要劳动力。到头来自己可能只获得一些滞销的进口商品。


     
    
     


    郑和的风光无限 背后是整个大明朝的资源支持


    
    


    此外,明朝的船队要在海外收买人心,并对不服从的势力用兵,也需要花钱。尤其当船队在马六甲和巨港建立了自己的仓库和基地后,也多了一笔额外的开销。因为一旦经费出了问题,很多海外的基地将在1-2代人之内,视大明为无物。马六甲和巨港两地的统治者,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明朝的扶持。但他们的后继者就没有将频繁的朝贡,进行下去。


    最后,由于朱棣海洋政策的计算失误,明朝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朝廷只能超量发行没有准备金的纸币宝钞。弄得各级官员都怨声载道,而民间承受的压力则更加巨大。


    
    


    所以,如果明成祖制定的海洋大战略,继续执行10-30年,明朝内部的财力将可能被完全耗尽。无论朝廷以多快的速度,发行多少宝钞对货币进行注水,都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压力的零界点被触及后,结局不堪设想。一旦连维持军队和官僚队伍的资产都入不敷出,皇帝的权威就要严重受损。


    当然,有人觉得还有一种折中的方法。就是缩小下西洋的船队规模,从而维持平衡状态。但这样依然只是减少了部分花销,在实际上并无任何变化。至多是崩溃的节奏变慢一点。


     
    
     


    即便明朝努力维持海洋战略 也经不起外部的强力竞争


    
    


    何况,当以葡萄牙人为代表的第一代西方殖民势力到来后,很容易同明朝留在南洋的势力起冲突。这些人要求贸易,而不服朝贡体制,甚至自己还有着一套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倘若遭遇明朝势力维护的旧模式,难免兵戎相见。


    军事技术极度落后的明朝,很难在同西方远洋船队的战斗中获胜。尤其是当战场远在南洋地区,明朝只能派遣有限的兵力应战。根本无法利用巨大的体量,制造一边倒的数量优势。他们的武器劣质,技术水平还停留在14世纪。不可能在数量相当的战斗中,挫败领先自己足有百年的西方舰队。


     
    
     


    明朝的海洋战略与后来的大航海时代的西方势力有严重冲突


    
    


    一旦明军在南洋地区出现大规模的溃败,也会引起可怕的连锁反应。包括南洋众多势力的倒戈,甚至是倒打一耙。国内的民众又必须为不断支出的军费买单,鸭梨山大。至于无法获得多少实际收益的官僚士大夫们,也会认为这个皇帝的“天威”、“正当性”出了偏差。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阶层 文人士大夫们一样损失巨大


    
    


    好在,明朝的官员们再不懂经济,也知道要在15世纪中期断绝这种自杀式的战略。明朝的国力也在之后的半个世纪内,得到了缓慢的恢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