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第三类游人,为各级官员和边镇军将。敦煌在汉唐间一直是西北边防重镇,中央王朝常部署驻军在此屯田戍边。宋元后虽然敦煌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有军队驻扎其周围,因此各级官员、军将到莫高窟游历的情况相当多见,如北宋开宝九年(976)六名官员(23)、乾祐二年(1171)节度押衙张润盈等(24),均属此类。在元代至元、至正年间的游人题记中,出现过“刘郎中省宣使”、“张巡抚”(25)、“征西都元帅”(26)等,都是来莫高窟游历、礼拜的军政要员。明成化年间,曾有数量众多的军将集体来到沙州莫高窟礼佛进香(27)。而因年代较近,清代官员留下的题名、题诗更为多见。 莫高窟的第四类游人,是来自邻近地区的擅长凿石、塑像、绘画的工匠,如清雍正三年,有甘州工匠37人来沙州做工,工讫留下了题记。(28)清嘉庆二年,有甘泉塑工、武威画士李某、吴某等三人的题名。(29)此外,第285窟的窟檐题字,记载了咸丰九年(1859)四月,有“功德主”雇请木工匠4人为佛像染金。(30)这些题记虽然都是清代的,但工匠参与莫高窟佛教艺术创作、石窟的修缮和维护,历代亦应如此。 莫高窟历代游人不仅成分复杂,而且来自众多的地区。据笔者初步统计,自唐迄于清,来自与敦煌毗邻的今属甘肃、新疆、青海、宁夏、陕西等地区的游人最多。(31)其次,元代来自今属山西省域的游人最为多见,伯希和《笔记》中来自元晋宁路太原府的游人题记就有10条,(32)敦研院《题记》也抄录了多条元、清时期山西信众的题名,(33)其中以五台山僧侣题名为多。居于第三位的,是地属今四川省地区的游人题记,如宋合州赤水县、阆州阆中,(34)涪陵、郫县等地游人留下的题记至少有5条。至于距离敦煌最遥远地区的内地游人,则来自元真定路(辖今河北中部地区)。(35)从游人成分的复杂性及其所来自地区的广泛性不难看出,尽管五代以后敦煌的政治军事地位因丝绸之路的衰落而大大降低,但其作为西北地区宗教生活的中心,仍旧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佛教三大圣地之五台山的僧团组织与敦煌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此外,晚近以来西方探险家纷纷来到敦煌,其中,美国探险家华尔纳、日本大谷探险队成员以及白俄兵勇在敦煌的活动,也反映在莫高窟的游人题记中。 二、莫高窟汉文游人题记的史料价值 尽管现存莫高窟汉文游人题记数量有限,且因其多为随意题写而难具系统性,但这些题记文字仍有可供挖掘的文献价值。概言之,历代游人题记有补于五代乃至宋、元、明、清敦煌地区的宗教发展史、莫高窟的兴衰史,对宋、元以来西北地区的边疆政治以及近代以来域外探险家的活动等众多问题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北朝以后,佛教艺术在敦煌不断发展。隋平定吐谷浑后,“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敦煌遂成为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36)隋王室笃信佛教,在莫高窟开窟造像的人逐渐增多,现存492窟中,有隋窟80个。唐代的敦煌,政治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中原与西域以及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活跃,西域僧人、诸国贡使与商旅熙攘于途,敦煌佛教和石窟艺术更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莫高窟隋唐以前的游人题记随岁月磨蚀已荡然无存,伯希和曾于92号洞(敦研院编号第85窟)过道处,刮去石灰层发现一条题有“太上仁庆五年大名(?)三十人张(?)□□来□”的题记。(37)按“太上”为南燕慕容超(405-410)年号,但“仁庆”似无所属朝代,因此无法确定此题记是否为十六国时期的文字。伯希和抄录的唯一一条时间明确为唐代的游人题记全文为: 长安二年六初五日马宀……(38) 长安二年为武则天统治时期,这条题记中的“”为武周新字“月”,“马”后面的字只存一半,因伯希和用删节号表示,不知后面的文字是否残缺难辨。据敦研院《题记》,此窟(敦研院编号第335窟)为初唐建造,有垂拱年间一条发愿文,另一条圣历年间功德记也有武周新字“”(年),(39)时代特征鲜明。武周新字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中已不稀见,只是在这条年代最早的游人题记中出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敦煌学大辞典》之《游人题记》曾提出唐咸通七年(866)石弘载题记为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游人题记(40),但因未明示出处和内容,且伯希和《笔记》和敦研院《题记》均未收录,故无从考察。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后,敦煌为归义军政权所统治,张氏、金山国、曹氏等政权均崇尚佛教,据P.2641文书记载,天福十三年(乾祐元年,948),“三界寺观音院主”道真参与了修缮莫高窟南大像北一座古窟的活动,两年后,他“随台驾”、即时任归义军首领的曹元忠等一行七人“就三危圣王寺”礼拜,并在敦研院编号第108窟留下题诗及序记录此事。(41)道真主持沙州僧政三十余年,敦煌文书中有多个编号涉及他的事迹。这则题记是僧侣游人题记中最为重要的一则,集中反映了敦煌的政治力量与佛教势力相互依托,社会生活所呈现出的政教合一的特点。从现存莫高窟壁画中出现的众多张、曹家族高大的供养人画像以及题记的内容来看,此时佛事活动如出资开窟、修缮等十分频繁,这个阶段虽然仅存7条游人题记,但却十分重要,如敦研院编第108窟“节度押衙张润盈”题记: 润忝事台辈戟佐驱驰登峻岭而骤 谒灵岩下深谷而钦礼圣迹 傍通阁道巡万像如同 佛国 重开石室礼千尊似到蓬 莱遂闻音乐梵响清丽以彻 碧霄香烟满鼻极添幽冥罪 苦更乃游翫祥花谁不割舍 此条题刻时间为乾祜二年(949)六月廿三日,前为骈文,后为古诗,描绘了盛夏时节莫高窟重开石窟,万佛辉耀,梵响彻霄的祥和气氛,题主“愚情从今归真教,世间浊滥誓不归”,(42)似乎为“仙境”所感,顿生皈依之志。总之,该题记既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也不乏一定的史料价值,它反映出了曹氏统治敦煌时期佛教的繁荣以及宗教信仰的力量给予游人的深刻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