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收藏!全民必备的世界杯足球规则图解版来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5:11:24 铲史官 newdu 参加讨论
编后语 蹴鞠是中国古代一种以脚踢球的运动,根据西汉刘向的《别录》记载,相传最早是黄帝为训练士兵而发明。 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一件帛书,其中有一段内容涉及了蹴鞠起源的传说,其大意是说,黄帝擒杀了蚩尤后,为了发泄余恨,便将蚩尤的胃塞满毛发,做成球让士兵们踢。 中国最早记录蹴鞠的文献是《战国策》。《战国策·齐策》记载:齐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史记·苏秦列传》也同样印证了当时齐国的“蹴鞠热”:临淄城有七万户,民生殷富,人民无不以“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为乐。 由于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从事蹴鞠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以适应军事,故而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魏晋小说《西京杂记》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刘邦做了皇帝以后,他父亲刘太公当了太上皇,但却终日闷闷不乐。于是刘邦派人打听,才知刘太公以前在家乡丰邑的市井中混日子时,经常同一些杀猪摆摊的好友们在一起蹴鞠取乐。自从住进宫中后,没有人陪他蹴鞠,因此心中不畅。 于是,刘邦就命人仿照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并将其父亲的一班家乡旧友、屠贩少年迁往这里。从此,刘太公又可以和他的故旧们在一起蹴鞠了。 霍去病在塞外征讨匈奴时,也经常举办蹴鞠比赛。在后勤供应吃紧时,霍去病带头踢球,起到了振奋士气的作用。 西汉武帝、成帝也都热爱蹴鞠,当时西汉皇家设有专门的球场,四周还有围墙和看台,球是实心的。比赛分为两队,双方各有12名队员参加,以破门次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西汉时还有专业的书籍《蹴鞠二十五篇》。 到了三国时期,蹴鞠的开展仍同军事有关。《会稽典录》记载:"汉末三国鼎峙,年兴兵革,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当时,普通人家的男子几乎都要应征从军,在当兵期间,蹴鞠一类活动是经常进行的。军人返乡后,使蹴鞠进一步深入民间。 唐代时,已经有了充气的空心足球。唐代的足球是用八片皮革缝制成的,已经类似于现代足球的制作方法。在用皮缝制成的球壳内,塞进一个动物尿泡并充足气,成为足球的内胆。 到了宋代,足球的制造工艺较之唐代又有提高,缝皮达到了12块,使其更接近圆形,重量为14两,约合现在的430克,与现在足球比赛用球的重量基本相近。 宋代蹴鞠,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叫“风流眼”。衣服颜色不同的左右军(两队)分站两边,每队12或16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 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左军队员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球,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胜。右军得球亦如此。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 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据记载,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在皇宫宴会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里的踢球艺人,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 蹴鞠运动也逐渐传播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东亚国家。现今日本仍保有古典蹴鞠的活动。日语称现代足球为“蹴球”。 2004年初,国际足联(FIFA)公开确认,足球最早的形式出现于中国,亚洲足联秘书长维拉潘还向中国颁发了起源纪念杯和证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