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人口较少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路径探析以东北地区为例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但由于社会历史、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等原因,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底子薄、起点低,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尤其在“转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仍然制约着人口较少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更加关注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积极探索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转型路子,缩小差距、补齐短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现状
    自2005年国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下文简称《规划》)以来,得益于国家民族政策的重点扶持和各级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东北地区的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驶入快车道。
    1、产业发展多业并举,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规划》实施以来,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先后出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牧业、养殖业。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东北地区的人口较少民族已经超越了单一的采集、渔猎、畜牧等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文化形态,逐步转变为农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社会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部分地区,旅游业成为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城镇化进程加速,社会事业协调推进
    根据近3年来本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调研的13个人口较少民族乡村的情况来看,《规划》实施以来,各地通过各种专项经费和项目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修建了文化室、卫生院、休闲娱乐活动场所,有些乡镇还建了博物馆、民族风情园等。村民大多住上了砖瓦房或砖混结构的楼房,自来水、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电视、电脑、网络、手机等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已经走入群众的家庭,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等实现了基本覆盖。尤其民族教育事业不断进步,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仅以鄂伦春族为例,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其文化素质指标大多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大学文化程度指标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3、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成果显著
    十余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组建了各民族社会团体。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尤其是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挖掘、整理和存储,反映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舞台力作和艺术精品相继问世。截至2016年,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赫哲族、俄罗斯族等5个人口较少民族共有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黑龙江省国家级非遗——赫哲族“伊玛堪”项目被正式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黑龙江省世界级非遗项目的空白。不仅如此,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以旅游业拉动文化产业,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活态传承,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双赢。此外,人口较少民族不断将传统艺术文化与民族工艺技艺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拓展增收渠道。
    二、人口较少民族在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历了一系列社会经济转型,在取得显著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1、经济文化类型的转换任重而道远
    其一,产业提升能力与增收后劲不足。当前,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仍是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主要课题。如在赫哲族聚居区,转产以后,种植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仍占地区总收入的90%,二、三产业相对薄弱,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从第一产业的内部构成看,农业比重过大,缺乏特色产业支撑已经成为赫哲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部分地区的农牧民自主发展能力欠缺,政策性收入高于生产性收入。
    其二,生计空间受挤压严重。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实现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外来人口无序涌入、过度商业开发、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尤其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外来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较少民族难以与资本雄厚的外来开发商相抗衡。在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旅游市场中,当地群众作为文化资源的持有者往往只能承担文化展演的角色,在旅游开发的关键环节唱主角的大多是相关部门和外来开发商。
    2、传统社会结构坍塌
    首先,跨越式转型与传统社会组织的解体造成人们的心理失衡。东北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都是“直过民族”,“直过”不单是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层面上的跨越,更体现在文化-心理结构层面上的转型。对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各自传统社会中的民族而言,当社会转型来临时,其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生计模式、经济结构、居住和饮食习俗等发生了剧烈变迁。由于缺乏心理和技术准备,他们徘徊于传统生计惯性与新型生计方式之间,在现代城镇生活中倍感迷茫,其自我认知、价值判断、应变能力都显得无所适从。
    其次,人口整体素质发展的问题凸显。大跨度转型带来的挑战不仅表现在人口较少民族的生计发展方面,还表现在这些民族的身心健康以及整体素质发展方面。本课题组在黑龙江、内蒙古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调研时发现,一些地区普遍存在酗酒和非正常死亡率偏高的现象。
    再次,民族干部队伍后备力量不足。由于受自然、社会因素的制约,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直接影响民族干部的储备,人口较少民族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普遍面临民族干部素质不高,后备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
    3、“跨越式”发展与传统文化中断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人口较少民族普遍面临生计方式的根本性转换与“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在艰难地进行自主调适的过程中,他们也面临剧烈的“文化震荡”。由于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型,传统的狩猎、采集、渔猎等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空间、生计方式和人等载体。以赫哲族的“伊玛堪”为例,在上世纪50年代的调查中,有10多位歌手会唱,到上世纪80年代就只有5位了。
    三、对策与建议
    1、多元推动:实现人口较少民族可持续发展
    1)尊重和保障人口较少民族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笔者认为,在设计和推进人口较少民族进行社会转型时,必须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发展的特殊性与主体地位,一切从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克服以外部价值观盲目改造人口较少民族的行为。如在旅游开发中,要充分尊重并切实保障人口较少民族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体权、选择权和收益权,谨防在“招商引资”和市场化过程中将人口较少民族的群众边缘化。
    2)因地制宜,出台特殊政策,切实加大扶持力度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针对那些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不可逆转性的民族生计方式与文化,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为濒危经济文化类型提供有效法律保护。如鄂温克族的驯鹿经济是我国具有唯一性的经济形态,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丰厚的文化寓意和重要的生物链意义。据一些研究成果显示,自禁猎以来,大兴安岭生态恢复状况良好,可考虑适当恢复狩猎生产。同时,还应对猎民的驯鹿养殖业、旅游业给予倾斜政策,使猎民能够从“狩猎”中获得心理-文化的认同和调适,进而为保护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另外,要充分发挥跨境民族优势,推进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与平台。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多为跨境民族,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文化交流,能够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传统文化注入活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其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整体上拉动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2、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1)进一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文化自觉是社会转型背景下提升人口较少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保障人口较少民族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需要将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保护与人口较少民族的能动参与及其造血功能的培育相结合。由于自然、历史、人文、社会等因素,人口较少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这成为制约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政府加大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力度的同时,要将扶持工作的重点放在增强造血功能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上来,不断提升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及时应对和调适“文化震荡”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其“造血”功能,使其实现从“要我富”向“我要富”的观念转变。
    2)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关键是民族干部。要全面落实民族干部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民族干部成长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高等教育资源,加强对民族干部的学历教育和培训;要积极探索民族干部队伍成长的新途径,尤其要出台特殊政策,鼓舞和奖励人口较少民族的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活力。人口较少民族大多地处边疆和偏远地区,选拔乡镇干部不能单以公务员考试的硬性条件来衡量,而要因地制宜,打破常规。建议在农村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和退役军人中挑选年轻而有能力的“土专家”等“非公”人才,并给予政策倾斜与扶持,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社会发展储备人才。
    3、坚守本真,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新路
    1)打造文化品牌
    多样性、独特性是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由于自然环境与生计方式不同,东北地区的人口较少民族既有乌苏里江沿岸的渔猎文化,也有大兴安岭的狩猎文化、使鹿文化,还有呼伦贝尔草原的游牧、畜牧、农耕文化等。富有个性的经济文化类型、衣食住行文化、礼仪文化、信仰文化、节日文化、制度文化等,无不闪耀着人类文明的光辉。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打造兴安岭狩猎文化、敖鲁古雅驯鹿文化、赫哲族渔猎文化、俄罗斯中俄风情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政策扶持、媒体宣传、项目建设等途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奠定基础。
    2)建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在文化传承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是传统生计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和土壤。各级政府可选取寓意独特且与传统生计和文化紧密相连的林区、河谷,建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政策支持和科学规划,不断完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使活态的传统文化能够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文化生态系统中世代相传。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仅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培植新兴产业的重要措施。
    3)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
    学校是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各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离不开教育。对人口较少民族而言,其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以及民族自身的文化自觉对下一代的文化传承尤为重要。可通过在家庭及村落中使用民族语言、发挥传统文化具有的行为约束机制的作用、定期举办民族节日和民俗活动、整理和出版书籍与影像资料等途径,让青少年一代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作者朴今海系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兼民族研究院院长,王春荣系延边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民委项目“东北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2014-GM-195)、延边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项目“东北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