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近代国家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真正在国家政治建设上实现人民主权与民众的自由、平等,也是孙中山一直倡行但也是充满迷惘、矛盾的问题。可是由于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尤其是共和政府与以袁世凯为首的大小封建军阀的政治博弈,维护共和政体和民族的和睦、团结就成为当时的第一要义。在这方面,孙中山将维护共和国家与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奋斗目标,并以毕生精力努力践行这一社会理想与价值观,在国家与民族关系上为时代树立了典范。 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将建设一个民主、繁荣、富强、各民族团结的新中国作为奋斗目标,使中国在国家与民族的思想认识上进入新的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作为毕生目标和党的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此后,在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新的社会秩序的构建,并且将恢复民族自信,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团结格局,重建中华文化的价值系统作为努力的方向。此后,“中华民族”成为中国各民族共同的民族符号,国家成为民族认同的政治共同体,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中国独立自主且屹立于世界主权国家的体系中,使民族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更加成熟、更加突出。 综上可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一体化进程与民族一体化进程始终保持一致,尽管时有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交织,但冲突的结果是更为强大的民族共同体的出现。这种由冲突向融合转化的必然性背后,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民族意识中所积淀下来的深层价值结构,即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的一致性,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同一性。进入近代以后,传统“家天下”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受到严峻挑战,其认同观念也面临一个断裂和重新阐释、再塑的问题。面对民族、国家的危亡和近代化建设的重任,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他们在吸取西方近代民族、国家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新的中华民族国家,努力达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一致,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多元一体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间的张力,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基础。孙中山近代化的民族、国家思想及其实践,应该说是这种观念的杰出代表。 注释: ① 对于华夏民族认同问题,以往学术界主要从华夏民族的自我意识,以及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上予以研究,而对于华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较少。目前对该问题研究有所涉及的论著主要见于刘正寅:《试论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田继周:《夏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田继周:《秦汉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汉族人们共同体的发展》(《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陈连开:《论华夏/汉民族的形成》(《烟台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李大龙:《“中国”与“天下”的重合: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轨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于逢春:《华夷衍变与大一统思想框架的构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2期);卢勋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曾文芳:《夏商周民族思想与政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笔者曾专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但亦浅尝辄止。(参见李禹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在本文写作中,为了较完整、清楚地反映笔者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保留了该文的部分观点,特此说明。 ② 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罗林平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导言”,第4页。 ③ 《淮南子》卷6《览冥训》,《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32页。 ④ 《吕氏春秋》卷7《荡兵》,《二十二子》,第648页。 ⑤ 贾谊:《新书》卷2《制不定》,《二十二子》,第736页。 ⑥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4页。 ⑦ 《史记》卷1《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页。 ⑧ 《国语》卷18《楚语下》,鲍思陶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275页。 ⑨ 《史记》卷2《夏本纪》,第51页。 ⑩ 《庄子》卷10《天下》,《二十二子》,第85页。 (11) 《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4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