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汉宋《春秋》学的异同(7)

(24) 章群:《啖、赵、陆三家〈春秋〉之说》,《钱穆先生八十岁纪念论文集》,香港:新亚研究所,1974年。
    (25)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八十一朱长文"《春秋通志》"条,第933页。
    (26) 王应麟:《玉海》卷四十,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第759页。
    (27)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七,中华书局,2004年,第3566页。
    (28) 这一弊端,已为学者所指正,如陈澧认为"汉儒说经,释训诂明义理,无所偏尚。宋儒讥汉儒讲训诂而不及义理,非也"(氏著《汉儒通义·序》,番禺陈氏东塾丛书本),辑录汉儒义理之说为《汉儒通义》;而张君劢《中国学术史上汉宋两派之长短得失》则强调了包括朱熹在内的宋儒对训诂的重视和成就。
    (29) 即使认为汉学中有义理之学者,也多将此义理之学归于今文学,而视古文学专擅训诂。其实不然,如《汉书·楚元王传》载刘歆"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后汉书·贾逵传》载逵上章帝奏云:"《左氏》崇君父,卑臣子,强干弱枝,劝善戒恶";近人钱玄同辨之尤力,认为以"微言大义"指称《左传》"五十凡",当更为切合,见氏著《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附录,中华书局,1956年,第458-459页。
    (30) 关于何休"三科九旨"说与董仲舒《春秋繁露》间的关系问题,可参见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日]小岛佑马《公羊三科九旨说考》,见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1) 该书见载于《隋书·经籍志》,已佚,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有所引,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之。
    (32) 参见皮锡瑞:《经学通论》卷四《春秋》。
    (33) 《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何休解诂,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印本。
    (34) 《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何休解诂。
    (35) 小岛佑马云:"一言以蔽之,则以《春秋》示革命之理想者,是公羊家'存三统'之义也。"氏著《公羊三科九旨说考》,见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影印本),第298页。
    (36) 陈振孙撰、徐小蛮等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1页。
    (37) 参见皮锡瑞:《经学通论》卷四《春秋》,第11页。
    (38) 胡安国:《春秋传序》,见氏著《春秋传》书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八十一刘易"《春秋经解》"条引韩琦赠诗。
    (40) 牟润孙:《两宋春秋学之主流》,氏著《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第147页。
    (41) 章太炎:《经学略说》,《国学略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95页。
    (42) 继周的秦被"踢出了三统之外",故如此说。参见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顾颉刚古史论文集》三,中华书局,1996年,第294页。
    (43) 可参见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
    (44) 《汉书》卷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载眭弘上昭帝书云:"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眭弘是嬴公的弟子,嬴公是董仲舒的弟子,由此可认定西汉公羊家已有此说。但"《公羊传》及《春秋繁露》等书,都毫没有这件事的痕迹。"(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顾颉刚古史论文集》三,第349页)。
    (45)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第596页。
    (46) 《后汉书》卷三十六《郑范陈贾张列传》。
    (47) 王皙:《孔子修〈春秋〉》,《春秋皇纲论》卷一,《通志堂经解》本。
    (48) 程颐:《春秋传序》,《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086页。
    (49)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十二,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条,《通志堂经解》本。
    (50)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八十四许翰"《襄陵春秋集传》"条引王祎语,第950页。
    (51) 如牟润孙认为"发明尊王攘夷之义为宋人春秋学之主流,余事皆其枝叶耳。"见氏著《两宋春秋学之主流》。
    (52) 杨向奎:《宋代理学家的〈春秋〉学》,《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1期。
    (53) 刘家和:《〈春秋〉三传的灾异观》,《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2期。
    (54) 徐复观:《西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37页。
    (55) 尹更始:《春秋谷梁传章句》,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自《大戴礼记》卢辩注引《春秋谷梁说》。
    (56) 《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十八。
    (57) 颖容:《春秋释例》,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自萧吉《五行大义》卷一。
    (58) 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卷一,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影印版,第94页。
    
    

(责任编辑:admin)